学术投稿

医保数据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文光慧

关键词:医保管理, 数据统计, 绩效管理, 合理控费
摘要:医保数据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医保数据统计应用于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和医院的绩效管理中,规划落实医院医保数据统计管理,确定医保数据统计人员,确定统计时间和统计内容.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应用于医院的合理控费中,为医务人员的诊疗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数据.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授权教育的饮食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授权教育的饮食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12月该院接诊的96例患者纳入该研究.利用随机号码表抽取样本,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饮食教育指导.观察组:基于授权教育的饮食管理.观察营养状况、饮食依从态度、行为、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依从态度、行为、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授权教育的饮食管理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依从态度、行为、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管理效果较好.

    作者:王晓健;张文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讨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各科护理人员60名,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对照组中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差错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准确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院中的护理管理使用人性化管理,能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临床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研究精细化管理在医院临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按照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进行精细化管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每组100例患者.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在医院临床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管理过程中差错事件、医院感染率,以及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临床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降低患者投诉率以及医院感染率,减少管理过程中差错事件发生,对有效预防医患纠纷发生有着很大帮助,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夏佳翔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绿色分析新技术在药物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研究

    大量有机溶剂用于药物分析的色谱和光谱等分析法中易产生大量挥发性废弃物,对环境有害.减少或消除有机溶剂消耗而又无损分析效果的绿色分析技术日益受到重视.该文就色谱、光谱及其他分析技术等进行了综述,并简单介绍气相色谱法、生物分析技术、光谱法及其他分析技术等,同时对绿色分析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黄礼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某公司热电厂扩建燃气锅炉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某公司热电厂扩建燃气锅炉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了解该扩建燃气锅炉场所职业危害现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于2013年1月—2015年3月对热电厂扩建燃气锅炉场所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其生产性有害因素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酸、噪声7种主要有害因素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噪声污染是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如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酸、等毒物的危害性较小.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共检测了6种,7个作业点,测定结果均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以内,合格率为100%;噪声共计4个监测场所,8 h等效声级值为75.2~87.4 dB(A),场所合格率为80%.结论 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该项目的 总体布局、生产用室及辅助用室的设置、应急救援机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备、职业卫生管理中规章、制度建立全面,基本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该厂防尘、毒、噪设施齐全,总体评价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在部分岗位仍有噪声监测结果超标情况,佩戴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后,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范围之内.该热电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作者:王晓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岗位管理技术在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运用

    医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医院的效益,对于医院管理人员而言,应深层次挖掘其潜能,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工作的效率,这正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该研究以岗位管理技术为理论技术,基于现阶段医院岗位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岗位管理技术在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运用,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作者:乔书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院感管理中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及原因分析

    目的 对医院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提高整体防控水平和自觉监督意识,控制和降低院感的发生.方法 依从性调查釆用操作跟踪、隐蔽观察考核.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作为评判金标准.依从性原因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结果 洗手依从性从高到底依次为:护士(86.80%)>医生(62.08%)>清洁工(53.97%)>实习生(22.12%).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和伤口敷料等之后以及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洗手依从性超过90%,而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和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洗手依从性低.工作量大,设施配备不合理,洗手不方便,降低了洗手的依从性.结论 医院感染科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定相关培训后效果的监督机制,与人事管理部门协调,尽力保障岗位中医务人员的定编数量,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供多种消毒设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卓智;卓慧;郑永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神经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怎样使用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动力和思维力,也一直是当前需要研究改进的重点.当前神经内科医学生临床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医学生在考研、就业压力以及临床实习选择的矛盾,部分患者对于实习生诊疗的接受程度不是非常高,医患关系紧张,神经内科实习带教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神经内科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主要改进措施策略是高度重视学生神经科的基本操作规范和操作技能的重点培养,并加强重视医学生病历书写的基本功培训,为将来执业创造条件,同时要科学带教,运用PBL教学法来充分调动以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

    作者:余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医护融合情境模拟结合翻转课堂教学在外科手术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基于翻转课堂应用医护融合情境模拟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该校2013级临床学院60名本科临床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0名)、对照组(30名).实验组采取医护融合情境模拟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使用传统常规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在外科手术学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分别为(84.30±8.35)分、(76.10±7.55)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分别(94.10±3.10)分、(89.10±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得出医护融合情景模拟结合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自主能力、提高医护合作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意识等.结论 医护融合情境模拟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促进医学生对外科手术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握,使学生明确岗位职责,培养临床应变能力、临床整体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在实践教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怡然;魏兵;岳欣欣;徐凌菱;郝崴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分析与管理

    目的 对中西药联用处方进行管理,并对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进行分析,看处方用药管理后对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60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这600张处方开出的科室分别为儿科、外科、内科及妇产科,另外60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源于该院进行中西药联用处方用药管理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这600张处方开出的科室也分别为儿科、外科、内科及妇产科,对两次选取的处方进行配伍合理性比较分析.结果 管理前6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理化性配伍禁忌、重复用药、药理配伍禁忌等处方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均比管理后600张处方中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用处方中常见的不合理性有不合理用药、理化性配伍禁忌、重复用药、药理配伍禁忌等,对中西药联用处方进行管理后,不合理情况发生率降低.

    作者:刘丽芳;李方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及提升分析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眼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眼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开展的常规管理(n=70),而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观察组(n=80),对比分析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形势下,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运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高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产前超声筛查技术规范化管理与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产前超声筛查技术相关规范化管理方法和其管理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7月该医院开展产前超声筛查技术相关规范化管理之前的20名超声检查工作人员纳入参照组资料,将2016年8月—2017年9月该医院开展产前超声筛查技术相关规范化管理之后的20名超声检查工作人员纳入实验组资料,观察和统计2组超声检查工作人员对胎儿出生缺陷的产前检出率、对胎儿异常图片认读正确率,计算和分析2组超声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合计值、受检者对超声检查工作人员的服务满意合计值.结果 参照组超声检查工作人员对胎儿出生缺陷的产前检出率比较于实验组超声检查工作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超声检查工作人员对胎儿异常图片认读正确率比较于实验组超声检查工作人员相关计算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超声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合计值比较于实验组超声检查工作人员相关计算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受检者对超声检查工作人员的服务满意合计值比较于实验组受检者相关计算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超声检查工作人员实施产前超声筛查技术相关规范化管理呈现较优管理效果,展示推广价值.

    作者:渠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 探究普外科护理工作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将未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结果记录为对照组,而将开展后的结果记录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实验组普外科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明显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应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耿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价值评估及研究

    目的 研究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ICU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60名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考核成绩、护理质量指标评分以及对护理管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指标如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护理措施落实、护理记录、药品和器械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对护理管理满意度为93.33%(28/30)与对照组80.00%(24/30)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效果非常非常显著,即可有效提升ICU护理质量,并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水平,并能使其达到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立晶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的时间(DNT)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200例(2016年4月—2017年3月和2017年4月—2018年3月各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依据时间分线建立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对照组行传统的救护模式进行救治,研究组行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DNT、生活日常活动能力与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DNT为(43.78±12.53)min,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少(P<0.05);Barthel指数(67.33±19.68)分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护理满意度99%(99/100),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 运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治疗中,可有效缩短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并且提高患者康复率.

    作者:赵俊杰;邢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诊室一对一就诊合格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诊室一对一就诊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 该院2016年11月—2017年6月在门诊部护士站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拟定,把握现状,目标设定,分析问题拟定对策与实施,效果评价等环节全面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在该项活动实施前后一对一就诊合格率情况.结果 在一对一就诊当中应用品管圈之后,在较大程度上提升门诊患者就诊率,全面促进患者对就诊流程的了解个掌握程度.结论 通过在门诊护士站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全面优化就诊流程,实现目标的科学管理机制,使医院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等都能够受益,便于患者就诊,缩短患者就诊时间等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孙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急救管理在重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在重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急救管理,探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从该院选取100例重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急救管理.结果 在采用急救管理方法后,重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逐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结论 在重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了与急救管理相关的制度和程序后,不仅提升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同时也提升了社会效益,保障了绿色通道的畅通,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意义.

    作者:石吉媚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规范护理病历书写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探讨实施规范化护理病历书写内容,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以保证患者护理过程和病情的转归记录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提升护理管理质量.通过查找不足、组织培训,护士掌握了护理病历书写标准及质量要求,并概括5点利于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措施.包括建立健全了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管理组织;认真落实学习各种制度及《病历书写规范》等文件;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化检查、监督、质控的管理力度;利用电子信息系统书写护理病历;实施奖惩机制来激发重视程度等举措.

    作者:曲珍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运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分析某医院病区床位设置的合理性

    目的 对某医院各病区床位设置情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为医院各病区床位设置提供参考依据,为医院领导和决策层优化院内卫生资源提供服务.方法 利用病案统计信息系统提取医院2017年度1—9月医院工作情况统计表中相关指标数据,计算各病区开展床位的95%置信区间.应用病床工作效率、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指标分析各病区床位设置的合理性.结果 10个病区中,1—9月有5个病区床位设置不合理,床位设置情况普遍不合理.结论 利用病床效率指标来分析病床设置的合理性是可行的,具有决策参考意义,使医院管理者及时了解各病区床位配置情况,对病区床位进行动态化调整,合理配置院内卫生资源,促进医院科学发展.

    作者:申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 观察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管理对策并评价效果,为临床管理提出借鉴.方法 选择该院内分泌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安全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管理干预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科学的安全管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改善护理满意度以及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文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