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成药和中药材添加化学物质补充检验分析

唐瑜

关键词:中成药, 中药材, 添加化学物质, 补充检验
摘要:文章针对中成药和中药材添加化学物质补充检验展开分析,介绍了中成药与中药材种类与其中添加的化学物质,中成药与中药材添加化学物质合法认定方法,并提出相关补充检验建议,以期能够改善中成药与中药材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现象.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病案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病案室感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直接影响了整体医院医疗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为了控制基层医院病案室医院感染情况,该文以病案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随访的方式,对病案室工作流程、卫生消毒措施实施情况及基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进行了调查分析.该次调查随访回馈率为100%.通过区域内7所医疗机构病案室工作人员的随访调查,发现该区域病案室医院感染现状,随之提出了适当改进措施,终确定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剑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C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见习带教中的临床实践应用

    目的 探讨CBL教学法对神经病学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选取于该院神经内科见习的40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作为CBL教学法研究对象,对比CBL教学方法学习前后学生的临床测试成绩,并进行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CBL教学法后,传统组临床实际、病例分析及综合成绩上均低于C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教学法得到实习生广泛认可(82.85%),其中对病例分析认可程度高86.36%.结论 C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实习生临床操作和病例分析能力,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娟;张艳蕉;于广娜;赵亮;李莉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常熟市2017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常熟市2017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为科学制定视力不良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常熟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实施方案》要求,组织专业医务人员培训后对全市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将被检对象分为视力正常和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检查结果 录入数据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熟市2017年初中及小学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56.88%;按年级分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小学1~3年级35.39%、4~6年级61.31%、 初中1~2年级83.74%,初中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小学组;按性别分组,小学1~3年级、4~6年级、初中1~2年级的视力不良检出率男生分别为33.72%、58.46%、80.71%;女生分别为37.35%、64.64%、87.11%.各年级组的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男生;按地区分组,城区小学、初中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3.52%、86.55%;乡区小学、初中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4.70%、81.91%.城区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乡区.结论 常熟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不容乐观,卫生部门应与学校配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和提高认识,积极防治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发生.

    作者:沈明珠;王冬月;孙颖妮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FNAB对甲状腺局部免疫治疗细胞学基础研究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FNAB(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B)对甲状腺局部免疫治疗细胞学基础研究的教学效果,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期间在该院实习生22名,将22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用药指导模式进行教学,观察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实习生成绩:观察组平均分为(93.75±4.22)分,对照组平均分为(72.35±4.01)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实习过程中对于教学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3.25%与32.76%.结论 FNAB对甲状腺局部免疫治疗细胞学基础研究的教学,选择用药指导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得实习生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巧丹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浅谈某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集中配置的标准化操作规程

    为防止抗肿瘤药物对配置人员的危害,提高医嘱合理性,保证成品输液质量,该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集中配置抗肿瘤药物,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显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抗肿瘤药物配置人员未发生与其相关的职业危害;审方药师拦截不合理用药,确保了用药安全.

    作者:钱珊;刘建军;季文军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探究输血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颁布,输血管理备受关注与重视,并逐渐朝着安全、科学且合理的方向不断发展与进步.但是因为受到主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在输血管理中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导致各类问题不断,该文主要从理论角度出发,对当前输血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此完善输血管理.

    作者:张凤兴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该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55例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患纠纷与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2%、3.64%,对照组护患纠纷与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91%、12.73%,两组护患纠纷与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2、5.498,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45±1.46)分、(75.44±1.05)分、(93.16±2.7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85.77±1.03)分、(66.98±0.94)分、(84.35±2.03)分,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6、44.520、19.251,P<0.05).结论 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护患纠纷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管理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管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出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焦虑情绪评分.结果 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高于关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管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出院患者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盼;王红霞;何莹莹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种疫苗的4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规范化护理管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接种前后的各种信息,如身体状况、注射反应等,比对预防接种率、不良反应率和儿童满意度等.结果 对照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是83.5%,不良反应率是21.0%,儿童满意度是86.5%;实验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是95.5%,不良反应率是12.0%,儿童满意度是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的疫苗接种效果更好.结论 规范化护理管理能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徐福玲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情景教学法在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全面提升助产专业教学综合质量,需要结合现代化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发展要求,加强培养助产士护生能力.情景教学法在应用当中主要是创建真实的岗位情境,学生在相应情境当中完成相关教学任务,能够有效提升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该文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情景教学法在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促使助产专业学生全面提升学习自信心、应变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有效增强学生岗位胜任力.

    作者:赵维维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激励式干预在康复科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对其学习积极性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激励式干预在康复科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对其学习积极性的价值.方法 以该院2016年6月与2017年6月接受的康复科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2017年6月接收的康复科护生32名设置为观察组,实施激励式护理带教干预,2016年6月接收的康复科护生30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实习带教干预,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出科考核结果 及综合学习积极性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与学习积极性评分[(88.47±3.70)分、(8.43±0.97)分]均高于对照组[(83.90±3.47)分、(7.43±1.17)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康复科护理实习生护理实习带教期间实施激励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优化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护生的学习质量.

    作者:唐蓉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也正渐渐应用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该文就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作者:梁天珍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对120名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

    通过对该院120名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培训方法 、考核评价等方面综述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通过护理部集中培训和科室轮转相结合.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完成率达到94.1%;规培护士能力稳步提高.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创新老年痴呆家庭护理指导干预模式探索

    该文选取老年痴呆这一常见老年病,探索创新老年痴呆家庭护理形式.从创新模式总体介绍、各方职责界定、益处及挑战4个方面来探索这一指导干预模式,并希望有类似模式能应用到老年痴呆疾病治疗当中.

    作者:魏铭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细节护理管理对妇产科护理风险及护患纠纷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管理的加强在妇产科护理中对风险及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在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1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前80例患者)和强化组(后8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妇产科护理干预,在常规妇产科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强化组患者加强细节护理管理.结果 强化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3.75%、3.75%,常规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17.65%、16.25%,强化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强化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25%、93.75%.强化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管理的加强在妇产科护理中对减少护理风险及护患纠纷具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蔡珊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浅谈新时代下医院职代会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医院实行民主管理、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的基本形式和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当前职代会制度存在的必然性,以该单位为例,就如何在新时代下进一步规范职代会制度,推进院务公开,鼓励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促进现代化医院进程作了简要论述.

    作者:杨薇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呈贡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呈贡区人民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8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碳14-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感染情况,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消化系统疾病患者Hp感染率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消化系统疾病类型等相关性.结果 87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602例呈Hp阳性,Hp感染率69.2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83.56%高,食管癌0.00%低;602例Hp感染患者中男性Hp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患者Hp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有烟酒史者及相关病史Hp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烟酒史者和无相关病史者,且居住地在农村的患者Hp阳性率显著高于城市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呈贡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HP感染率相对较高,其与患者性别、年龄、饮酒史、相关疾病史及居住地区等均具有一定相关性,临床应根据患者Hp检测结果积极采取对应措施,以避免和减少消化系统疾病发生.

    作者:李艳玲;张继美;顾丽娟;尹春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骨科病房疼痛管理研究现状

    骨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强度大,持续的时间长,属于伤害性刺激.伤害性刺激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或者抑郁造成患者睡眠不足等障碍,会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甚至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疼痛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对其进行量化评价、处理等监测的结果与其他生命体征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很有必要.规范化管理主要是政策与临床工作相结合细化、落实疼痛管理工作.但目前的医疗管理模式尚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该文针对骨科病房疼痛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作者:严林;黄颖;张海霞;王丽敏;刘兰兰;李建杰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南通市通州区医疗废弃物专项监督检查的主要问题及管理策略

    医疗废物是属于第一类别的HWO1废物,它具有毒性,能够产生间接或是直接感染等危害,所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该文针对该区医疗卫生机构处理医疗废弃物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徐立新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刘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例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类型、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及有效预防对策,为提高社区儿童疫苗接种服务质量、保证疫苗接种效果及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刘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计划免疫接种并发生不良反应的23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入选儿童临床资料,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归纳总结防治对策.结果 23例儿童疫苗接种后共计发生不良反应24例次.局部症状24例次,包括红肿浸润17例次,过敏性皮疹7例次;全身症状3例次,均为发热.局部症状主要发生于疫苗接种后30 min内,发热见于接种后48 h内;红肿浸润不良反应均为单一疫苗接种,过敏性皮疹中5例次同日接种2种疫苗;后经观察及对症处理,全部儿童不良反应症状均消退.结论 受疫苗固有特性等因素影响,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类型多样,但绝大多数症状轻微,经积极观察及对症处理可有效消退.不过,为进一步保证疫苗接种安全,临床仍需严格排除禁忌证,认真遵照规范流程操作,积极做好防治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马顺虹 刊期: 2018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