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部外伤致休克的临床研究

魏东

关键词:胸部外伤, 休克, 血气胸, 肺挫伤, 骨折, ARDS
摘要:目的 总结笔者所在医院胸部外伤致休克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 年2 月-2010 年2 月收治的25 例胸部外伤致休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治愈24 例,死亡1 例,治愈率96.00%,其中死亡患者因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引发.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胸部外伤致休克救治成功的关键.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滑脱钉棒系统在腰椎滑脱、不稳伴继发性椎管狭窄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不稳伴继发性椎管狭窄的手术要点及滑脱钉棒系统在术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2002 年8月-2011年7月采用滑脱钉棒系统治疗腰椎滑脱、不稳伴继发性椎管狭窄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3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 例随访6~24 月,平均12.5月.术后跛行改善者32 例(100%),下肢肌力障碍恢复22 例(68.75%),10 例肌萎缩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6 例感觉障碍术后均有恢复,6 例完全恢复,10 例部分恢复.结论 在腰椎滑脱患者中,滑脱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术对腰椎滑脱的患者可起到使滑脱椎体复位或部分复位,相邻椎体间稳定的作用,并可使摘除椎间盘后的相关间隙高度得到维持,减少残余或变性的组织向椎管内脱出.

    作者:潘杰;王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孕期营养干预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按照自愿原则,将2011 年1-11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定期产检并愿意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孕妇200 例设为干预组,同期200 例进行定期产检但未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孕妇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孕期营养教育,个体化膳食指导,制定个体化食谱,进行营养干预和随访,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结果 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6.5%,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无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母婴健康状况良好.结论 孕期营养干预可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

    作者:张连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

    随着人们健康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外科护理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也在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而这种情况的存在也给从事外科护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为了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对于外科护理方面的更高要求,本文就目前状况下外科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潜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总结.

    作者:张小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产科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的产科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4 例HIE 的产科临床资料.结果 高危妊娠、异常产程、异常分娩方式、羊水过少、羊水污染和脐带因素与HIE 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胎儿监护技术,正确处理高危妊娠、胎儿窘迫及异常产程,适时选择合适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应用有效的新生儿复苏技术是预防HIE 的关键.

    作者:娜仁高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2010 年12 月神经内科的90 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介入,分阶段进行规范化运动训练,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 和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对比,治疗前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康复组评分提高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张宪军;慕会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 对20 例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淡漠型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老年人多见,不具备典型甲亢的临床表现,血糖波动较大,二病综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甲功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医生应对特殊类型甲亢有足够的认识,以减少误诊,特别与糖尿病并存时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余玲;吴毓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 例采用双侧子宫动脉和( 或) 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例有效止血,5 例失败:其中3 例行B-Lynch 子宫缝扎术,其中1 例仍无效而行子宫切除术,另有2 例直接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可保留子宫等特点,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而在介入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应果断地实行手术治疗甚至切除子宫.

    作者:郭雪箐;郭跃文;蒋丽江;莫慧芬;周琼;侯桂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 对82 例诊断明确的血小板减少患儿的外周血做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HCMV-IgM) 检测.结果 82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HCMV-IgM 阳性31 例(37.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儿接受地塞米松(DEX) 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 常规治疗,其中20 例HCMV 感染患儿加用更昔洛韦(GCV) 治疗,疗程14 d,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患儿病程明显缩短,且无复发.结论 新生儿HCMV 感染与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对HCMV 感染的患儿加用更昔洛韦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璋;赵瑞;王江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老年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费用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 年1月-2010 年12 月住院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老年患者126 例,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介入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与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红素下降超过50% 的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5).结论 介入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能够取得与开腹引流同样的显著疗效,还能够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时间与费用,应当掌握好治疗指征广泛推广.

    作者:苟中华;何明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0 例经剖宫产术后的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声像图特征与彩色血流显像及血流频谱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变化特征.结果 定期随访后,18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患者彩超图示前壁近宫颈处异常回声区均无明显变化,32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患者的彩超图示异常回声均有所增大,CDFI 血流信号增多.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瘢痕及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鉴别诊断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瘢痕和肌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唐元萍;杨喜惠;张斌年;胡峻岭;李玲;黄谨谦;田洪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肝豆状核变性并肝硬化的MR诊断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并肝硬化的MR 表现,以期早期诊断.方法 对20 例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患者的MR 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脾增大者8 例;3 例表现为肝脏多发再生结节,体积萎缩,肝裂增宽;6 例表现为再生结节形成,肝脏体积萎缩,肝裂增宽,同时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3 例表现为再生结节形成,门静脉增宽、脾大同时合并食道下段及胃冠状静脉曲张.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MR 检出率为100%,其MR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早期诊断无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证据.

    作者:杨清华;王穗春;刘爱群;王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急性白血病化疗进入骨髓抑制期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目前重要、常见的治疗手段是联合化疗.但由于化疗药物的药理特性,可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可损害免疫器官,导致口腔、呼吸道、泌尿道、肛周及全身各部位感染和出血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使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金鑫;屈春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6 月-2011 年12 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2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 例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方案治疗,对照组56 例患者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2 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8 例,占32.14%,有效37 例,占66.07%,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显效16 例,有效30 例,总有效率为8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冬梅;杨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右侧闭合性创伤性膈肌破裂诊治

    目的 探讨闭合性创伤性右侧膈肌破裂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本院诊治的17 例闭合性创伤性右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部位、合并伤、诊断经过及手术途径等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急诊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4 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 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均经相应治疗治愈.结论 许多重要的原则,如院前伤员运输、容量复苏、抗休克、伤口的管理、肠道损伤的处理、初步急救措施、损伤控制等,均在抢救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正确选择处理顺序、手术入路和修补方式,能提高救治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广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探讨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并总结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2 月-2011 年9 月期间收治的30 例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30 例无真菌感染但患有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呼吸道分离出的真菌中,25 例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各2 例以及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住院天数、血清白蛋白含量以及抗生素应用天数是支气管扩张并发真菌感染相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住院天数、血清白蛋白含量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是支气管扩张并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程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针灸联合尼莫地平、脑心通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尼莫地平脑心通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针灸联合尼莫地平脑心通治疗,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分别评估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针灸联合尼莫地平脑心通治疗能改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积分.结论 该联合治疗确实能改善认知功能.

    作者:张长巨;员伟强;张建元;张彦芳;李建梅;田红军;谷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经尿道电气化联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TUVP) 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 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气化切割电极和单纯切割电极共行前列腺切除术240 例,随访6~12 月.结果 大尿流率(Qmax) 由术前(7.6±3.6)ml/s上升至术后(18.1±3.1)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由术前(29.6±3.5) 分降至(8.9±2.8) 分;生活质量评分(QOL) 由术前(5.6±0.2) 分降至术后(1.8±0.2) 分.结论 TVVP 联合TURP 治疗BPH,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好,术后恢复快.

    作者:佟爽;杨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白介素-11治疗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IL-11(IL-11) 治疗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 年10 月-2012 年4 月放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患者25 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放射治疗期间给予IL-11 局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1:5000 呋喃西林液漱口,维生素B12 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程度降低,减轻患者疼痛和增进患者食欲等方面的效果显著(P<0.05).结论 IL-11 对预防和治疗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显著疗效,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洪波;徐晓南;赖淑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57例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7 例施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 h 死亡1 例,出现近期并发症9 例,远期并发症7 例.57 例均获随访6~84 个月,平均67个月,5 年生存率58.1%.结论 对于复发性、多发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切除膀胱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疗效确切,更符合人的生理特性,患者更易融入社会,生活质量高,推荐为此类患者的优先选择.

    作者:叶大勇;梁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对脑出血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35 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0 例治愈和好转为有效组,35 治疗无效和死亡为无效组,同时选取本院50 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对象的血脂、血尿酸,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无效组HDL-C 较对照组、有效组明显降低,有效组LDL-C 较无效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象TC及TG 无显著差异.无效组UA 明显高于有效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HDL-C 及高尿酸是引起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不良转归的预测因素,而LDL-C 水平增高对于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可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检测这些生化指标对预测患者出血转归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可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雅斌;彭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