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

高静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 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降低风险的措施分析.方法 总结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近年来的护理工作,分析危险因素,总结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 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众多,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的事先防范,降低事故发生率.结论 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可减少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25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72例,(13.71%),死亡8例(11.1%).G-致病菌占69.66%.高龄、脑出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明显高于年龄轻、脑梗死、未行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及死亡率高,致病菌以G-为主.高龄、脑出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是其常见的危险因素.

    作者:谢淑芳;杨期明;陈益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能调节雄性激素,对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效果.方法 重度痤疮42例,化验其睾酮水平均升高,按疗程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注射1%利多卡因10 ml,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观察痤疮的变化及阻滞时的并发症.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为97.6%(41/42),显效率为71.4%(30/42),有效率为26.2%(11/42),无效率为2.4%(1/42).星状神经节注射时有35例(83.3%)肩胛区疼痛,3例阻滞后咽喉有梗阻感,5例有一过性声音嘶哑.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寻常性痤疮有肯定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副作用小、且安全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连浩;杨立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给予贝那普利(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0 mg+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辉瑞制药)2.5 mg,1次/d;对照组(48例)给予贝那普利10mg,1次/d.治疗4周后降压疗效判定为无效者,将剂量加倍,在8周观察期内不联用其它降压药.比较两组血压、生化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收缩压(132.3±12.2) 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137.1±10.8) mm Hg,研究组舒张压(86.12±9.3) 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91.4±10.7) mm Hg,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 vs 54.1%,P <0.01);治疗8周后,研究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显著则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因不良反应停药者.结论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贝那普利,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作者:于华;李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探讨

    探讨建设现代化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明确建设思路,结合工作实际,从功能模块和业务模块两个层面提出建设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整体构想.

    作者:李慧博;谭风玲;丁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降低风险的措施分析.方法 总结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近年来的护理工作,分析危险因素,总结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 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众多,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的事先防范,降低事故发生率.结论 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可减少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

    作者:高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黄莲素联合康体多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目的 观察黄莲素联合康体多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应用黄莲素口服,康体多保留灌肠,对照组29例,应用柳氮磺胺嘧啶和醋酸泼尼松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黄莲素联合康体多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安胜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方法 与临床情况.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0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54例(开腹手术),对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发热、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以作为治疗宫外孕的首选方法.

    作者:林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miR-24对胃癌细胞株BGC-803及SGC-7901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两株胃癌细胞株BGC-823及SGC-7901中抑制内源性miR-24的表达后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方法 使用INTERFERin转染试剂将锁核苷酸标记的反义核酸miR-24-ASO转染进入胃癌细胞株,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变化,流式细胞计检测细胞凋亡的比例,然后使用CCK-8试剂盒对细胞增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转染miR-24-ASO的BGC-803细胞和SGC-7901细胞相对于转染内参的凋亡水平分别增加了约25倍和21倍左右.转染了miR-24-ASO抑制内源性miR-24的表达之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相对于转染阴性对照的细胞株的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结论 抑制内源性miR-24的表达可以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并导致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降低.miR-24调控了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过程.揭示了miRNA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并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金立;秦文明;金由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患纠纷的危机防范及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护理工作必须规范各项护理行为.当不良的护理行为使健康人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侵害时,护患纠纷就很容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居安思危,严格遵照护理行为,以患者为中心,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如何避免和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已成为临床面临的新课题.1 引起护患纠纷的危机因素1.1 社会因素新形势下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及医疗法规的相继颁布,使医护人员的工作受到社会环境的强制性约束,而医疗事业又有高科技、高风险、医疗后果不可测和医学进展的局限性等特性,很难完全满足广大患者、家属的需要,二者之间的些许差异,常常使危机事件在医护人员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触即发.尤其是近年来,新闻媒体对医疗行业医患纠纷的大量曝光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这也成为护患关系紧张的一大因素.

    作者:劳丹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0~2010年间施行保脾手术治疗脾破裂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保脾手术治疗后62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例因保脾失败而改为全脾切除;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脾脏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保脾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是可行的.

    作者:郭东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做好实习带教工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实习护士带教质量.方法 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培养.结果 通过系统有效的带教方法,提高了实习护士的工作能力.结论 科学的带教方法 能尽快培养出一支高素质、实践能力强和思想品德好的护士队伍.

    作者:张炳丽;杨美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颅多普勒分析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探讨糖尿病对颅内动脉的影响及损害程度.方法 对150例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TCD常规检测,观察其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对脑动脉损害明显,且不同年龄、不同病程、血糖水平其结果 也不尽相同.结论 TCD检测有助于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动脉功能状态进行观察与评价,有助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作者:郭云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替吉奥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1例手术后复发的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60 mg/m2,第1天静脉输注1小时;替吉奥40 mg/m2,口服,2次/d,连用14天,21天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1例患者均可评价,2例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6例进展(PD).总有效率(RR)为47.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个月;其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腹泻、口腔黏膜炎、皮肤色素沉着等.结论 替吉奥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作者:苏春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囊肿患者应激代谢的影响

    目的 评估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卵巢囊肿患者机体应激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分别检测术前24 h、术后24 h和术后72 h血清中肝酶及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的改变.比较二组变化.结果 (1)手术后血皮质醇升高,但是手术后24 h皮质醇腹腔镜组较开腹手术组变化不显著,两组术后72 h都回复到术前水平.(2)腹腔镜组手术前后甲状腺相关激素反应轻、恢复快,在术后72 h又恢复术前水平.激素水平在开腹组变化较大,FT3术后72 h未达到术前水平.(3)肝酶对二组影响不大.(4)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基本相似.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机体的应激及代谢的影响小,腹腔镜手术是卵巢囊肿患者有效安全损伤少的治疗方法.

    作者:卢奕霞;乐爱文;王中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两种术式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价值.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子宫肌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全身麻醉后腹腔镜肌瘤剔除手术,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常规术.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少,术后镇痛及术后病率比例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P<0.05).观察组除5例出现双肩酸痛及季肋部胀痛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率100.0%;对照组有2例切口硬结红肿反应.结论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具有对腹盆腔干扰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后出血36例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在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痊愈出院34例,子宫切除2例.结论 高度责任心,细致地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及时预防治疗,是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关键.

    作者:欧培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采用硫酸镁进行辅助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安排进行分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注射治疗.治疗组除进行此常规治疗外,还予辅助性硫酸镁的注射,常规用量为25%的硫酸镁0.2~0.4 ml/(kg·d),连续3~5 d,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一个疗程后,治疗组达到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则达到了73.3%.从效果来看,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要效果好(P<0.01).结论 对于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治疗,硫酸镁可以给予很好的辅助治疗,有效提高治疗的效率,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作者:夏俪衔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游泳与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近期影响

    目的 探讨游泳与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近期影响.方法 120名婴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婴儿游泳与抚触,两组婴儿均接受常规儿童体检系统管理,对两组婴儿3、6、8月龄的体重、身长及发育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3、6、8月龄的体重、身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月龄的大运动、6月龄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和8月龄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能力方面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泳和抚触对婴儿身心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梁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50例卵巢早衰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早衰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卵巢早衰的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50例卵巢早衰患者和50例正常绝经妇女从病史、生活习惯、性格、哺乳时间、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0例卵巢早衰患者中,月经初潮年龄≤13岁的发生率为68%,有家族遗传史的为18%,哺乳时间≤6个月的为48%,夜间11点以后入睡的为52%,性格内向的为70%,接触有毒物质的为42%,均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哺乳喂养可预防卵巢早衰.(2)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态、开朗的性格以及少接触有毒物质对预防卵巢早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小英;易江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1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仙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