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害预防和控制的信息需求问题

邹立君;欧阳兆明

关键词:意外伤害, 情报需求, 预防和控制
摘要:从预防医学角度出发,以交通事故为例探讨了意外伤害发生、预防和控制中情报需求问题.意外伤害是一个值得高层卫生决策者重视的问题,在它的发生过程中蕴含了许多情报信息,特别是在其预防和控制中,情报的干预作用很大.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我们收治开放性骨折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宝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茂名市6371名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现况调查

    目的为研究中小学生的伤害发生程度,发生原因及其流行分布特征,以期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控制与降低伤害发生率.方法 1999年5月对茂名市的五所中小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做伤害调查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茂名市中小学生伤害总发生率为51.17%,前五位伤害依次为:跌伤(30.87%)、刀或锐器伤(24.12%)、碰伤(17.23%)、交通伤(14.10%)及烧烫伤(11.05%);以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为65.60%,其次是高中生为50.86%,小学生较低;伤害发生率与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是否独生子女及学生性别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应针对中小学生的高伤害率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加强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卢玉海;张贵云;宁凌峰;张彦广;谭宇兰;蔡乾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影响香港地区意外伤害儿童就诊时间及紧急救护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香港地区意外伤害儿童事故发生后的就诊时间、受伤后紧急救护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416例意外伤害儿童的家长接受了问卷调查.结果意外伤害儿童中就诊时间短者为5分钟,长近24小时,近50%的意外伤害儿童能在2小时内到医院就诊.意外伤害儿童的就诊时间与意外伤害类型为烧烫伤、开放性外伤、父亲的文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发生时间是夜晚11点至清晨6点、父母关系亲密呈显著正相关.43.0%的意外伤害儿童接受过紧急救护处理,绝大多数由母亲完成.同其它类型意外伤害相比,烧烫伤、开放性外伤接受紧急救护措施可能性较大,OR分别为7.53和2.11.与<1岁组意外伤害儿童相比,1~、2~、4~、6~、>8岁组接受紧急救护的比例较高,OR依次为2.73、2.69、2.49、8.82和2.45.结论对父母及看护人进行有关儿童意外伤害方面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

    作者:黄子惠;陈维清;陈清海;吕炳强;郑振耀;周镇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儿童少年对伤害认知和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及家长、教师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和行为差别.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学生和家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7.77%的学生听说过意外伤害,70.73%和67.04%的学生在玩耍和运动时会想到可能发生意外伤害,44.5%学生认为骑自行车有必要戴防护帽.不同年级比较发现,某些认知和行为随年龄增长反而变差,尤以中学生为甚.1/3的家长和教师认同意外伤害是不能预知的,因此是无法预防的.分别只有62.77%、62.35%和10.94%的家长和教师把跌伤烧伤、烫伤及自杀与他杀当做是中小学生常见的意外伤害.结论多数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对某些意外伤害认识不足.

    作者:范存欣;郭畅;林汉生;王声湧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洪灾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洪灾区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对洪灾区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评定.结果灾区儿童家庭行为问题检出率15.84%,以神经症性行为问题为主.洪灾期间是否与亲人分离、房屋是否被冲垮、家庭人口数、性别、学习成绩、生活在单亲家庭等为洪灾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及治疗洪灾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作者:王洁如;周价;谭红专;林修寿;汤学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事故倾性与外周血神经递质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事故倾性者易发事故与其体内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对46名事故倾性成人和71名事故倾性儿童分别以1:1配对比较,测定体内的神经递质水平.结果事故组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体内多巴胺水平都较对照组低,事故组成人体内5-羟色胺(5-HT)水平较安全组显著性偏低,事故组儿童较安全组儿童体内5-羟吲哚乙酸(5-HIAA)显著性偏低,各组人群中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差别均无显著性.结论机体内多巴胺水平的差异可能是易发事故的预测指标.

    作者:金会庆;张树林;潘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控制食源性疾病是一项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源性疾病不仅可使感染者发病和造成死亡,而且还可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但人们尚未意识到其对社区健康和发展影响的重要性.因此,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尤为重要.

    作者:凌文华;朱惠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某边境地区旅行意外死亡9例报告

    随着中越关系的不断正常化,两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近年来东兴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迅猛,但由于种种原因,中越边境地区旅行意外死亡屡有发生,现将1991~1998年中越边境地区旅行意外死亡9例的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黄克竣;兰庆金;包国君;廖元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0~14岁儿童因伤害入院的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解伤害导致儿童入院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儿童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1 828例0~14岁住院儿童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鲁红;姚宇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交通伤致胫腓骨开放骨折创面感染的控制

    探讨交通伤所致胫腓骨开放骨折创面感染的有效控制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52例,女16例.年龄12~81岁,60岁以上14例,全部为交通伤所致.1.2 感染创面分类根据创面感染程度结合Gustilo's分级将其分为Ⅳ类;Ⅰ类13例;Ⅱ类16例;Ⅲ类31例;Ⅳ类8例.

    作者:岳维民;刘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旅行伤害与安全教育

    旅行伤害威胁着旅行者的健康和生命,旅行相关伤害及其预防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伤害不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而且旅行安全教育是预防伤害投资少、收益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就旅行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阐述如下.

    作者:翁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徐州市0~9岁儿童伤害死亡的潜在寿命损失年分析

    非故意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y)可导致受伤害者暂时或永久性残疾甚至死亡.现将除州市区1989~1998年10岁以下儿童非故意死亡对寿命损失年的影响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鹏展;李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人群伤害专题调查中的若干方法学研究

    目的探讨人群伤害调查的方法.方法从调查总体的同质范围、调查方法、样本例数估计、搜集原始资料的方式和半封闭式选择答案问卷调查表的应用等方面来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本方法有助于减少由于人群中伤害的高发生率、发生的多因性和资料来源的多途径给资料搜集和整理带来的困难.结论用这几种方法搜集人群伤害的详细情况是可行的.

    作者:林汉生;王声湧;范存欣;郭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102例腕部软组织损伤的原因分析

    分析1996~1998年我院门诊手术室急诊处治的102例腕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损伤原因,为预防腕部损伤提供依据.

    作者:张彩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厦门市同安区损伤和中毒的死亡情况分析

    了解厦门市同安区1987~1997年损伤和中毒死亡的分布特点、流行规律,为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范意外死亡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钟文玲;薛常镐;陈铁晖;康天尝;洪作艺;陈上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淡水淹溺后心肺脑复苏15例分析

    淹溺是一种意外伤害.淡水淹溺后,往往因呼吸道阻塞出现窒息和死亡.现场的心肺复苏和初期生命支持及送院后脑复苏是减少死亡的关键.本文回顾了1986~1998年我院急诊科15例淡水淹溺病例,分析院前急救以及院内抢救等问题.

    作者:朱明辉;黄国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趋势分析

    在我国,儿童期伤害死亡已成为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据江苏省1991~1998年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结果表明:伤害死亡自1992年起已上升为我省5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因,除1995年以外,一直处于死亡分类的第一位,而新生儿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下降为第二、三位死因(图1).与全国资料相比,199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全国为42.29‰,江苏省为24.63‰,低于全国水平;而伤害死亡率高于全国,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在死因顺位中全国排第三位,而我省一直排在第一位.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卫生医疗条件的提高及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我省出现了与发达国家相似的死因构成的变化,也说明伤害死亡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3].

    作者:张佩斌;邓静云;徐柏荣;胡幼芳;池霞;巴凌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伤害儿童的父母其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在儿童伤害发生中父母的有关因素所起的作用,以便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969名伤害儿童及1 584名对照儿童的父母亲调查,项目包括配偶有无、吸烟、饮酒与职业方面的情况.结果母亲配偶有无、父母亲吸烟、饮酒与职业方面的情况与儿童伤害的发生有关系,父母亲饮酒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担任单位干部、商业工作人员、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及其他职业对儿童伤害的发生是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儿童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丽萍;黄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预防对策

    近年来,随着健康保健措施更大程度的发展和完善,加上环境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韦湘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375例犬咬伤流行病学分析

    近年来,居民养犬日益增多,被犬咬伤的人数也随着增多,为了解居民被犬咬伤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给预防犬咬伤提供依据,现将375例犬咬伤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惠忠;葛奎元;王军;张惠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