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肖尚领;张同华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术, 空心加压螺钉
摘要: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患者在经过治疗随访后,优42例,良17例,优良率为95.2%,3例骨折不愈合患者中1例予以带血管蒂骨瓣植入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2例行全髋置换术.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简便、耗时短,术中出血少,效果满意,费用较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45例老年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5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手术知识宣教及完善的出院指导.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痊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42例和35例健康体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免疫指标变化.并比较应用CIK细胞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表达.结果 治疗前后CD4、CD19、CD3/CD16+CD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消化系肿瘤,能够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新途径.

    作者:韩笑元;赵和泰;杜平;张效北;李江涛;李伟;杨淑青;李丁;何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鱼精蛋白延迟性毒性反应1例

    鱼精蛋白是心脏手术必用的肝素中和剂,使肝素化后的血液恢复正常凝血状态.但鱼精蛋白是一种异体蛋白,部分患者可发生毒性或过敏反应.现将笔者所在医院冠状动脉手术中鱼精蛋白延迟性毒性反应1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峰;崔峰鹤;于松扬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小剂量甲地孕酮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相关性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甲地孕酮(MA)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相关性呕吐的作用.方法 将应用含顺铂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甲地孕酮口服,对照组服安慰剂,观察两组的呕吐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之间呕吐发生率、食欲下降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甲地孕酮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呕吐和食欲下降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作者:吴洋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超声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一侧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0)传统异感法阻滞,Ⅱ组(n=30)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Ⅰ组寻找到神经异感后注入局麻药,Ⅱ组应用超声定位找到神经注入局麻药.局麻药均为0.5%罗哌卡因,剂量25 ml.观察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完善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结果 Ⅰ组、Ⅱ组在操作时间、不良反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仪是神经定位的辅助工具,超声定位神经阻滞进一步提高了阻滞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作者:宋传民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121例新生儿气管冲洗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气管冲洗治疗在新生儿复苏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7月本院121例气管冲洗治疗的病例资料.结果 气管冲洗治疗可减轻新生儿窒息并发症,防止胎粪吸入综合征,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结论 羊水Ⅲ度胎粪污染,出生活力差的新生儿实施气管冲洗治疗能有效减轻窒息并发症,降低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生率,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蔡文英;陈浪环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老年人结肠癌并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58例60岁以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58例中Ⅰ期切除38例,Ⅱ期切除12例,捷径手术8例;58例中有伴发病者44例(75.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3%.手术死亡率6.9%.结论 手术切除是高龄结肠癌患者好治疗方法,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和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赵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不同病情观察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的18例CSP病例,其中2例因误诊早孕、刮宫后出血不止急行宫腔镜检查+妊娠病灶清除术;4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12例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加肌注甲氨蝶呤药物治疗.结果 18例患者无一例因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均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 根据CSP病情及不同处理方法,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并发症,减少子宫切除率,提高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莹莹;龚桂芳;谢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新型藏药吉堪明目滴眼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藏成药吉堪明目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诃子、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吉堪(小檗膏)的成分盐酸小檗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可鉴别诃子、红花,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盐酸小檗碱在0.0722~0.433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6)为98.3%,RSD为1.7%.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杜连平;马文俊;孙跃宁;孙楠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急诊科全科医师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全科医师培训是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临床教学和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学习是全科医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急诊科是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要基地,全科医师的培训对急诊科乃至急诊医学的发展都非常重要.本文旨在加强全科医师的筛选,保证生源质量;注意因材施教,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拓展培养空间,注重综合能力提高;建立考评机制,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使用与关爱结合,提供良好的后续发展支持等方面,对于提高综合性教学医院急诊科全科医师培训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急诊科全科医师临床实际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临床诊疗思维和职业道德素质均有了新的提高,为其今后的终生教育和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急诊科医师奠定良好基础.本文总结了急诊科全科医师培训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陈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PBL与L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课中的综合应用

    临床见习课是妇产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把学生初步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临床医疗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师,在妇产科临床见习课中可综合运用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开展教学.本文就PBL、LBL教学法的优劣势以及在妇产科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平片无张力、疝环充填式及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平片无张力疝修补组、疝环充填式疝修补组和传统疝修补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住院费.结果 无张力疝修补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疝修补组,疝环充填式修补组住院时间长,传统疝修补组术后疼痛发病率高13.75%,平片无张力修补组复发率为1.3%,疝环充填式修补为2%,传统疝修补组为3.75%为高,传统疝修补组住院费为3组中低.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复发少,平片无张力疝修补能满足大多数疝修补的需要.

    作者:谈震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PICC置管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与管理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与管理.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6月~2010年12月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PICC置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3天置管,术前完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置管期间通过提供管道维护、严防并发症的发生及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本组45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管,置管时间21~42 d,平均(35.2±10.1) d,无1例发生导管脱出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在做好PICC置管护理与管理的基础上,PICC置管可作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一种安全可行的给药途径.

    作者:朱爱菊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特尔立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后口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特尔立含漱液对鼻咽癌患者口腔溃疡的防治作用.方法 随机将70例放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5例以特尔立300 μg+生理盐水250 ml+贯新克25 ml混合液每日多次含服,对照组35例生理盐水250 ml+贯新克25 ml联合多次含服进行口腔护理,并作正确的饮食指导.结果 同程度口腔炎,试验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2~3 d.结论 特尔立含漱液治疗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疗效明显.

    作者:唐菊花;朱艳仪;范丽莉;刘炽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脑脊液LDH、Ca2+浓度测定在儿童颅内感染中的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LDH、Ca2+浓度的变化,探讨LDH、Ca2+浓度在颅内感染早期诊断、及判断愈后的意义.方法 检测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中LDH、Ca2+浓度变化.分析LDH、Ca2+浓度变化与颅内感染类型的关系.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LDH的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脑炎和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Ca2+浓度明显低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结论 LDH、Ca2+浓度对不同的病原体的颅内感染的诊断、治疗及监测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桂兰;雷明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体表超声检查输尿管上段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体表超声对输尿管上段检查的佳方法.方法 对患有肾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的62例患者,分别进行平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及俯卧位腹下垫枕检查,测量几种体位方法所能显示出扩张的输尿管上段的长度.结果 经以上几种体位方法检查,对输尿管上段显示出的平均长度分别为:平卧位(2.77±3.04) cm;侧卧位(4.28±5.35) cm;俯卧位(4.43±1.05) cm;俯卧位腹下垫枕(7.05±2.97) cm.俯卧位腹下垫枕与其他体位方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几种体位方法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俯卧位腹下垫枕经背部探查是体表超声对扩张的输尿管上段检查的佳方法.此法简单,易于操作,有实用价值.

    作者:徐介民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影响外伤性视神经损伤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85例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3例实施手术治疗为观察组,32例采用保守治疗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间视力变化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是手术治疗、外伤后手术时期、伤后有无光感(P<0.05),而年龄、性别、受伤机制、视神经管骨折、昏迷史、脑脊液漏等因素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余杰情;王敏;谭国林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扁桃体周围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探索总结扁桃体周围脓肿一次性根治的临床治疗经验,评价其疗效,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61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于脓肿期先行穿刺排脓或切开排脓,3~4 d后行扁桃体切除术.结果 61例中全部一次手术成功,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手术风险无明显增大,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 扁桃体围周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安全可行,能迅速解除患者痛苦,脓肿切开引流和扁桃体切除两次手术一次完成,病程短,费用低,疗效好,一次性根治,无复发,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董建良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病案管理人员在临床路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临床路径工作的实施对于每一个从事病案管理工作人员而言,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从思维方式到管理方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种新的医疗管理模式,临床路径不仅是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参与的工作,同时也离不开病案管理人员的服务和保障工作.因此,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病案管理知识,不断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医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提供可及性的病案管理服务项目,保证临床路径工作的科学实施.

    作者:张爱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3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采用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雷尼替丁+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良好.

    作者:徐康林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