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高建娜

关键词:剖腹手术,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剖腹术后并发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4例阑尾切除后并发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是腹部炎症或手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常出现横结肠梗阻、胃肠道功能紊乱和腹膜牵拉症状,确诊后手术可治愈.结论 对剖腹术后远期发生腹痛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多方排除,确诊后手术治疗以解除症状,实施腹部手术时应细心操作,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丹参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100例脑梗死(研究组),并设相应的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90.0%,对照组7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也有相应的变化.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林启兴;梁君;吴海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

    髋关节置换的目的是为患者缓解疼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由于手术创伤较大,而患者多为高龄,一旦手术不能平稳度过,后果不堪设想.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帮助患者解决生理心理危机,而且通过康复指导使其重建生活,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智慧;程艳;朱润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救医学新模式新技术的研究与影视录像制作

    目的 探索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行的有效模式,创作急救医学影视教材,提高急救医疗质量和水平.方法 (1)对国内外急救医疗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调研、分析,总结特点,积累资料;(2)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创建急救医学运行模式;(3)制作现代急救医学影视教材;(4)运用实践.结果 按新模式运行后各急救医疗指标均明显提高.结论 该项目成果能规范急救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急救效能,提高对危重患者救治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害事故的应对能力和水平,具有可推广性.

    作者:孙华;司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晚期胃癌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中药服用,对照组单纯西医化疗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疗法能改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军;张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效果.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饮食宣教,调整饮食,控制血糖.同时完善术前的相关检查,术后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结果 皮下积液1例,伤口感染2例,经及时发现和处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糖尿病患者全身情况差,伤口愈合慢,易感染.术前积极控制血糖,做好健康教育,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顺利恢复.

    作者:李长凤;刘翠云;李义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合成致死原理及其研究进展

    合成致死研究起源于果蝇.1922年Bridges[1]首次观察到具有pd和Pdr双突变的果蝇不能存活.陆续报道的pd-pdr、fu-cv、K-pn-pn和Hnr3-ry6等系统均为影响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

    作者:冯韵霖;李利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化疗药物渗漏局部封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渗漏局部封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化疗药物渗漏处局部封闭,对照组给予化疗药物渗漏处持续24 h冷敷(冰块敲碎放在冰袋内).结果 观察组化疗药物渗漏局部封闭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疗药物渗漏处使用局部封闭可有效预防周围组织糜烂、坏死,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敬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12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三组病例具有可比性,治疗组43例,给予阿米替林12.5 mg,每晚睡前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0.5 g,每日3次;单用阿米替林组39例,口服阿米替林12.5 mg,每晚睡前服用;单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组41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0.5,每日3次.治疗4周后三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单用阿米替林组总有效率71.79%,单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组总有效率67.4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阿米替林组总有效率与单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简明、经济,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芳;常廷民;李俊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皮肤瘙痒症

    目的 探讨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中药外用配合内服药,用于治疗局部瘙痒.结果 治愈患者占79.18%,好转占17.84%,无效占2.97%,总有效率为97.03%.结论 本方内服解毒祛湿,祛风清热,局部外用清热止痒祛风,内服与外用药合用,疗效显著.

    作者:隋进德;孙丰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全麻术后呼吸障碍的防治与护理

    全麻术后与苏醒前易发生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护士应仔细观察病情,认真收集临床主观与客观资料,准确估计有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危险性.通过临床实践,笔者所在科于2007~2009年对200例全麻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观察,体会如下.

    作者:饶莉;张碧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2007年笔者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并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复发、残留皮赘,肛门水肿及术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明显减少术后复发,残留皮赘,肛门水肿及术后出血,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石光炳;徐基凯;周仕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泪道阻塞治疗进展

    泪道阻塞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泪溢,泪道冲洗不通,液体从泪小点反流.慢性鼻泪管阻塞或合并慢性泪囊炎为泪道阻塞的常见病因,若治疗不彻底,有潜伏眼内、外感染的危险.其治疗原则是控制泪囊炎症,恢复或建立泪道泪囊至鼻腔引流通道.近年来,随着眼科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创新和努力,目前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逐步更新,疗效也越来越好.

    作者:董晓洁;平秀贤;闫忠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CT在鼻咽癌放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CT评估鼻咽癌放疗疗效,为其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614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CT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肿块614例患者中,完全消失80例,明显缩小345例,缩小179例,肿块无变化或增大10例.邻近组织受侵犯509例,放疗后289例仍呈阳性,其中160例为咽旁间隙受侵犯.256例淋巴结转移,145例消退,107例缩小,4例增大.结论 CT能客观地评估鼻咽癌放疗疗效,为临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起指导作用.

    作者:陈更瑞;陈运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加强社区医院呼吸支持治疗对提高急危重患者治愈率的作用

    社区医院是基层医疗机构,是患者求医早接触的医疗机构,是诊断、处理患者的第一步,也是各种急重症救护及转诊的首诊关键.因此,在社区医院首诊可能决定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高社区医院呼吸支持治疗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治愈率.

    作者:王新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胸部闭合性外伤25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51例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251例患者分别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剖胸探查止血术、肺修补术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对合并伤不同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昆昆;王洪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出血的护理

    脑出血是指脑内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偏瘫和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在脑血管疾病中占1/3,其病死率占脑血管疾病的首位.该病起病急,变化快,发展迅猛,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主要发病年龄.

    作者:付丽萍;吴秋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护理人员的素质与护理质量的关系

    护理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人员素质的提高,只有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才能造就高标准的护理质量,现代护理要求以人为本的服务,就同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分不开.护理队伍的现状及社会的要求,促使我们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要激发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她们保持积极、奋发向上的工作性情.

    作者:刘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元宫药铜365 IUD在临床上使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元宫药铜365 IUD在临床使用12个月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8年1~6月的20~40岁的已婚经产妇女,自愿接受放置IUD且无禁忌证者600例.制定统一表格.按随机方法分为元宫药铜365 IUD和MCu IUD组各300例,分别放置元宫药铜365 IUD和MCu IUD,月经干净3~7 d内放置,由专门的临床医生负责在妇产科B超监视手术仪的监测下放置IUD,观察IUD位置.于放置IUD1、3、6、12个月各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月经出血、疼痛带器妊娠及IUD脱落情况,B超监测IUD在宫腔中的位置.结果 通过观察,统计得出:元宫药铜365 IUD 12个月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明显低于MCu IUD组,月经改变的发生率元宫药铜365 IUD组明显少于MCu IUD组.结论 元宫药铜365 IUD是一种长效、安全可逆、可接受性好的IUD,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国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全麻术后躁动患儿的安全护理

    目的 探讨全麻术后躁动患儿的安全护理.方法 全麻术后加强患儿的安全护理,包括注意约束患儿、气管插管的护理、观察病情、减少疼痛、心理护理.结果 261例手术全麻术后患儿均安全返回病房,无1例事故发生.结论 全麻术后躁动患儿的安全护理,既减少患儿痛苦又提高护士护理安全意识,可以有效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姜燕;米桂菊;张蕾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婴幼儿嵌顿性疝18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81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166例,其中肠坏死6例,右睾丸坏死4例,左卵巢坏死1例,肠坏死和左睾丸坏死1例,均需手术切除,1例肠浆膜修补,1例右睾丸缺血损伤.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小儿腹股沟斜疝发生机制和特点的充分认识,有助于对小儿嵌顿疝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随着微创技术及一日监护外科模式的发展,提倡小儿腹股沟斜疝为限期手术.

    作者:周中成;孙庆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