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的应用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疗价值

杨秀萍;朱启风;曹亚军;洪玉花

关键词:宫腔镜, 异常子宫出血, 诊疗价值
摘要:妇科传统的开腹手术,破坏了妇女机体的完整性,对今后的生活质量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为了避免开腹,保留子宫,仅破坏并摧毁病灶的手术,在近代妇科学领域里,宫腔镜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观念的转变,宫腔镜技术现已在妇科临床诊疗过程中广泛应用,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管理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为了探讨护理管理所面临的问题,确立符合国情的护理管理发展目标提供依据.笔者从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护理管理缺乏激励机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研究发现,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改善护理梯队建设,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建立良性激励机制,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思考和改进的.

    作者:聂吉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健康体检的护理管理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中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确定体检套餐,对573例体检对象进行健康体检.结果 573例体检者中,99.5%的体检者对体检服务质量满意,前四位阳性病症98%的体检者希望到健康指导.结论 通过对健康体检的护理管理,提高体检服务质量.

    作者:杨志琳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羊水栓塞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目的 总结与探讨羊水栓塞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05年4月~2010年4月确诊为羊水栓塞患者11例,分析出现羊水栓塞的病因,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 羊水栓塞的病因有羊膜腔内压力过高,宫颈局部的损伤,胎膜破裂.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11例患者中8例均抢救存活.结论 羊水栓塞的病因较多,有时甚至很难预防,但若能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有望减少其发生.

    作者:王凯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原因及正确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0例小儿慢性咳嗽病例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30例中咳嗽变异性哮喘16例,鼻后滴漏综合征7例,支气管扩张3例,胃食道反流2例,有2例原因未明.结论 对慢性咳嗽病儿要针对不同病因进行诊断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叶青;张丽敏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对67例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一日3次,口服8周一疗程,观察其对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心电图的影响. 结果 6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后心律失常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或消失,治疗组对心率有双向调节作用,可稳定心率,对Q-T无明显影响.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寿勋;赵小慧;李超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AFP、AFU、GGT、FER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对原发性肝癌(PHC)与肝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4例原发性肝癌、48例肝良性肿瘤和52例健康对照者,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AFP和FER浓度;用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测定血清AFU和GGT.结果 PHC组血清AFP、AFU、GGT和FER水平与肝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FP、AFU、GGT和FER联合检测PHC敏感度和特异性增高,检测阳性率达94.4%与四项单独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AFP、AFU、GGT、FER联合检测能提高PHC的诊断阳性率,在临床应用中可以采用联合检测作为PHC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陈晓香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脑脓肿1例误诊启示

    由于隐源性脑脓肿现在临床较少见,故较易造成误诊,现在将笔者所在科室近期误诊的1例分析如下.

    作者:焦绪章;张美玉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阴囊Paget病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2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患者先行患处活检,后手术治疗.切除肉眼所见病变区域,切缘距病灶边缘2 cm,深度达深筋膜,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肿瘤细胞累及切缘者8例予于扩大切除范围.5例病理证实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行单侧或者双侧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22例患者病理检查均见Paget病的典型特征;19例肿瘤局限于表皮,5例侵犯真皮;5例淋巴结肿大者,2例活检证实为淋巴结转移;15例获随访0.5~5年,均未复发.结论 阴囊Paget病应尽早活检确诊,病变部位局部广泛切除是本病首选治疗方法,愈后尚满意.

    作者:刘涛;裴卓昕;王余广;毛芳;陈辉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急诊血气标本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血气分析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急救医疗中尤其重要.由于影响血气分析因素较多,特别是标本采集时误差和质控的不严密,往往会直接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作者:何亦龙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浅谈社区护士工作的压力源及心理调适

    目的 进一步做好社区护理工作,更好的完成社区护理目标.方法 找出压力源,进一步完善护士自身素质,实现由医院护士向社区护士的过渡.结果 使社区护士在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及人际交往能力上都大幅度的提高,使社区护理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开展.结论 社区护士工作压力解除,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全身心立足于社区护理工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促进、健康保护做出了贡献.

    作者:颜芝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CT导向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性肿瘤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对40例椎体转移瘤共50个椎体溶骨性病灶在CT导向下施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观测症状改善、骨水泥渗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手术穿刺全部成功,本组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缓解或消失,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CT定位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镇痛效果好,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山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黛力新的用药注意事项

    黛力新是一类精神类辅助药物.本文通过对黛力新的药理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临床应用黛力新的适应证、注意事项、配伍禁忌、副作用等用药情况,这些资料可以为各科医生在临床应用黛力新时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成强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1].而门诊输液因其工作量大,治疗集中,病情复杂多变,药物品种多,年龄跨度大等特点,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确保输液安全是每个护理管理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4月开始,针对门诊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护理隐患和护理纠纷的多个环节,进行了有效的质量管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赵淑玲;巩越丽;刘春艳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肾癌患者围术期血清TGF-β1、TNF-α及IL-2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肾癌患者血清TGF-β1、TNF-α及IL-2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6年9月~2010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6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的血清TGF-β1、TNF-α及IL-2水平进行检测,后将结果加以研究及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术前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术后即刻,P<0.05,而术后24 h血清IL-2水平较术后即刻有所升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血清TGF-β1、TNF-α呈下降趋势,术前明显高于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P<0.05或P<0.01.结论 肾癌患者围术期血清TGF-β1、TNF-α及IL-2水平变化较大,可进一步研究探讨,以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史斌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65例住院高血压脑病患者应用硝酸甘油降压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应用硝酸甘油治疗30 min后,所有患者血压均开始下降,65例患者显效19例,有效43例,无效3例.结论 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脑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贵珍;罗秀红;李晓琼;杜艳梅;李晓东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血液净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效果,以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6年3月~2009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45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血液净化的方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血肌酐及心率,血氧饱和度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统计发现,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明显,有效22例,显效7例,无效4例,死亡12例,且死亡患者的血肌酐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经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对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情有着积极的意义,效果卓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及推广.

    作者:胡波;王铁萍;李培睿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慢性支气管炎的X线表现分析

    目的 旨在总结慢性支气管炎的X线表现特点,以指导临床.方法 2007年4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放射科用X线影像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对70例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X线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率较高.结论 X线医生在阅读胸片时,要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以便临床医生对症下药,为患者及时解除病痛.

    作者:刘志新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巨大儿79例分娩方式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巨大儿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分娩的巨大儿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阴道试产17例,阴道分娩10例,58.82%,其中顺产8例,占80%;肩难产2例,占20%,试产失败7例,占41.18%.选择性剖宫产62例,产时出血≥500 ml者,阴道分娩组1例,占10%;剖宫产组13例,占18.8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生殖道损伤及孕产妇与围生儿死亡.结论 巨大儿分娩方式:骨盆测量>正常头盆相称者可以试产,但要严密观察产程变化,否则应行剖宫产.

    作者:孙文芳;张亦心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针灸、药物结合的中西医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及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灸、中药汤剂口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药物相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斌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论避孕套与短效口服避孕药

    避孕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育龄夫妇如何选择一种合适有效的避孕方法是关系夫妻感情、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除了宫内节育器,常用的避孕药具即避孕套和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套依靠阻断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达成避孕目的 ,具有操作方便,不受女性月经周期限制,无药具的各种毒副作用,且有一定的防止性传播疾病传播的优点;但其避孕有效率相对较低,易导致女性生殖道感染、过敏等缺点.短效口服药通过抑制排卵达成避孕目的 ,具有避孕有效率高,调整月经同期、减少经量、缓解痛经,降低子宫内膜癌、直肠癌的发病率的优点;但它必须按月经周期周期性服药,有药物的毒副作用,与肝药酶诱导剂或拮抗类药物同用会影响其避孕效果.每位育龄妇女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生活环境合理的选用一种适合的避孕方法.

    作者:陈春燕;蒋珊珊 刊期: 2010年第1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