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栀黄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15例

孔庆青;蒋跃强

关键词:茵栀黄注射液, 肝炎综合征, 新生儿
摘要:目的 探讨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普通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治疗,观察治疗后转氨酶及黄疸变化情况.结果 治愈10例,显效4例,好转l例,总有效率100%.用药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能缩短疗程.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65例胎头高直后位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头高直后位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对65例胎头高直后位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中有63例发生临产后胎头不入盆,占96.9%.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46例,占70.8%.潜伏期延长56例,占86.2%;57例进入活跃期者27例活跃期延缓,30例活跃期停滞.胎膜早破16例(24.6%).63例剖宫产(96.9%),2例行徒手旋转胎头转为枕后位后,再继续转为枕前位经阴道分娩.无1例发生产后出血和子宫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胎头高直后位是分娩难度很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胎位异常,应早期诊断,积极处理.

    作者:王丽新;方雅卿;张计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如何提高门诊护士综合素质

    门诊是医院的对外窗口,护士是重要角色,提高门诊护士综合素质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当务之急,重要举措.本文针对现代医院的管理模式及服务理念,培养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作者:冯宪凌;刘秀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恙虫病致精神失常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1岁,农民.因发热头痛5d加重并神情呆滞1d入院.既往无精神病史及脑病史.查体:BP 105/60mmHg(1mmHg=0.133kPa),HR 98次/min,T 39.5℃,R 22次/min.发育营养好,精神萎靡,急性病容,扶入病房,表情淡漠,呆板机械.全身散在暗红色粟粒疹,躯干较密集,压之退色,左腘窝0.75cm×1cm焦痂,其周有红晕.左腹股沟淋巴结如蚕豆大,光滑移动,轻压痛.

    作者:姚嘉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患者维权意识增强,护理安全成为医患双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护理实践中,为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使护理行为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和监督,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安全的护理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保证.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是亟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浸润性膀胱癌行膀胱全切除加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除加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以及指导术后代膀胱功能训练技巧.方法 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6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6岁,均为男性.术前护理着重于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术中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和无瘤技术;术后重点加强各引流管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时注重代膀胱功能的训练.结果 6例手术患者于4~6周后均恢复控尿功能,无排尿困难及尿失禁.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以及恢复期代膀胱功能的训练,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钱明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彩超下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注意事项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在急腹症中亦占较大比例,该病发病急,症状重.以往确诊经常依靠X线片或静脉肾盂造影,但前者有相当部分显影不明确,后者时间长,有创伤.目前应用彩超检查,不仅简单方便,直观性强,而且无痛苦及副作用,目前已成为临床确诊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段.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以期对提高该病的确诊率有一定的帮助.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国欣;韩宪静;信天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诊治的病历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针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正确有效的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可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解除诱因,预防并发症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整体护理 ,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赵桂清;纪明莲;白腊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茵栀黄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15例

    目的 探讨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普通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治疗,观察治疗后转氨酶及黄疸变化情况.结果 治愈10例,显效4例,好转l例,总有效率100%.用药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能缩短疗程.

    作者:孔庆青;蒋跃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肺炎性假瘤X线、体层、CT的表现及其特征.方法 分析研究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炎性假瘤患者的胸部X线、体层及C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多数肿块包膜完整,边界光滑,肿块与胸膜紧贴或粘连,有粗长毛刺索条影等征象,对假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X线及CT检查对炎性假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梅希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

    国内妇女乳腺癌发病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较低,但近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却呈逐年上升趋势[1].乳腺癌手术通常会影响患者的第二性征,加上放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影响了患者的自我形象,增加了自卑心.据调查治疗期间乳腺癌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可表现为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等,而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疾病发展和转归,并且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使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实施心理干预对乳腺病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显重要.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笔者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月云;李新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SA、EA、CSEA三种麻醉法剖宫产中应用麻黄素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硬膜外麻醉(Extradural Anesthesia,EA)、腰麻(Spinal Anesthesia,SA)、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ombinated Extradural Anesthesia and Spinal Anesthesia,CSEA)三种麻醉方法应用麻黄素升压的频率与可能的影响因素,探讨低剂量麻黄素即可升高血压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剖宫产麻醉病例,随机分组,三组患者情况基本相同,使用麻黄素时血压下降幅度基本相同,使用麻黄素的频率SA、EA均略高于CSEA,择期手术使用麻黄素的频率高于急症病例.结论 使用麻黄素的频率:(1)与麻醉方法有关,EA>SA>CSEA;(2)与手术时机有关,择期手术>急症手术;(3)与麻醉药注入前输液量有关;(4)与麻醉者的技术水平和术前血压水平有关.

    作者:王宝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96例,其中单纯无症状心肌缺血68例.结论 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有心前区疼痛、胸闷或类似症状,部分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心肌缺血的改变,但无心绞痛或类似症状.

    作者:闫美云;闫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从1962年Lesher等合成了第1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至今,喹诺酮类药物已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抗感染药物.40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喹诺酮类药物不断进行结构修饰,其抗菌活性、抗菌范围、药代动力学均有了明显改善,但随着临床使用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从而影响了药物的临床疗效.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姜文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鼻内镜下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鼻内镜下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鼻内镜下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2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术腔已上皮化,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鼻内窥镜下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大大降低手术危险性,创伤小,恢复快,但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新业务、新技术的护理知识.

    作者:席卫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腺癌根治术37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37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围术期加强心理护理,积极治疗并发症,做好引流及饮食护理,做好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所选患者预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萍;郭健丽;闫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Livin蛋白和TNF-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肺组织的livin蛋白和TNF-α的表达水平,了解两种蛋白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0例NSCLC患者的病变肺组织(肺癌组)以及12例正常或肺良性疾病患者肺组织(对照组)的livin蛋白和TNF-α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肺癌组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的livin蛋白和TNF-α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NSCLC组中,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组织相比,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组织中livin蛋白较高(73% vs 17%,P<0.01),而TNF-α的阳性表达率较无转移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 vs 56%,P>0.05).肺癌组中不同分化程度肺组织的livin蛋白和TNF-α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ivin蛋白与TNF-α的表达无相关关系.结论 livin蛋白与TNF-α可作为诊断NSCLC的特异性指标,从而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任福成;吴立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闭合性肾损伤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体会,提高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120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血尿100例,B超检查阳性30/39例,CT检查阳性90/96例.手术41例,其中行肾修补术26例,肾部分切除术8例,肾切除术5例,两例行肾动脉栓塞治疗.非手术治疗79例.本组病例中合并颅脑外伤4例,脾破裂5例,肝破裂2例,肋骨骨折6例,脊柱四肢骨折4例.死亡3例,治愈107例.结论 尿常规及B超检查安全快速,CT检查是闭合性肾损伤准确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CT检查同时能了解有无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对于严重的肾损伤,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王和金;王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力丁沙与盐酸洛美沙星对慢性肺心病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力丁沙与盐酸洛美沙星联用在治疗慢性肺心病呼吸道感染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肺心病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80例.A组(治疗组):力丁沙1.2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盐酸洛美沙星针0.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均每天2次,连用7d;B组(对照组):力丁沙针1.2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每天2次,连用7d.结果 治疗组有72例临床症状好转,肺部罗音消失,66例右心功能不全及低氧血症得到改善,52例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均恢复正常;对照组有32例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得到改善,40例肺部罗音减少及右心功能改善,24例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恢复正常.结论 力丁沙和盐酸洛美沙星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阮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各类肝病患者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测定血清中总胆汁酸水平,与常规应用的肝病指标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研究其应用价值.结果 各类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急性肝炎患者中血清总胆汁酸与ALT的检出率相同;慢性迁延性肝炎与肝硬化患者中,血清总胆汁酸的检出率高于ALT的检出率.结论 血清总胆汁酸是一个敏感的肝功能指标,与ALT相比,更能反映肝脏的实质性损伤.

    作者:慕进勇;邢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