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研究

殷熹倩

关键词:耳鼻喉科, 门诊患者, 护理管理措施, 医患矛盾
摘要: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部收治的耳鼻喉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管理措施,观察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耳鼻喉科门诊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医患矛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护理管理措施在耳鼻喉门诊患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患者营造更好的就医环境.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潜在的问题和对策

    针对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培养目标模糊、师生交流有限、人文培养不足、考评制度欠妥等问题.提出护理带教分层次,丰富带教手段、注重人文能力培养、考评多样化、建立微信平台、PDCA监控等对策,旨在提高神经外科护理带教的实效性,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为护生日后顺利工作,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莹;任艳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院的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临床医学是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健康的学科,其稳定的运行离不开护士的高等级专业素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是我国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的,使其能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管理模式.这种分层管理模式能够照顾到不同患者的需求,提升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该文在理解了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含义基础上,以具体的案例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框架、分工、培训以及排班等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在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水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护士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方面与传统的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联合PACS典型案例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品管圈联合PACS系统典型案例教学法对神经内科实习护士生进行带教,探讨其对护理学教学质量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护士生10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实验组采用品管圈联合PACS典型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工作.结果 实验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87.0±1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75.0±10.7)分,实验组对教学方法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联合PACS典型案例教学法具有很高实用性,可以提高神经内科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王欣平;高峰;王红颜;白连杰;陈冰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观察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该院体检中心体检者75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实验组采取精细化管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质量评分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体检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95.00%、 护理质量评分(96.28±2.7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80.00%和护理质量评分(84.65±2.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应用可提高体检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当前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药品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使药品在采购、验收、调配、使用及保管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制度化与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医院的药品管理不仅对患者的安全用药有重要意义,还关系到医院自身服务水平的高低.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医院对药品的管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规范医院医药管理,提高医院综合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对我国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分析,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为医院妥善解决当前医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作者:曾聪慧;于丹丹;黄虎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患者安全目标活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4—6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住院手术患者254例,通过对手术部位标识现场核查及病历内的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所抽取的254例患者中,手术标识率平均为62.47%;在254份患者病历中,共存有手术安全核查表249份,其余存在缺陷病历136份,占54.62%.同时存在填写不完整的问题.结论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患者安全目标活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令人满意,但仍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作者:姜辛;陈宏;庄雪梅;郑志涛;姜旭坤;唐慧;庞舒遥;关晨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议医学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

    一直以来,图书馆采访工作都是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高等院校藏书众多,在图书管理工作中,若是存在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正常开放.为了对图书馆管理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学校常常采用图书馆采访的方式,掌握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情况.但是,目前,我国医学高校在图书馆采访工作中,存在有些问题影响到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该文对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提高医学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

    作者: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县级医院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的体会

    为更好地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给县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带来的挑战,该院积极转变用人模式,加大对合同制护士的聘用力度,以其规范人性化的管理和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了合同制护士的工作热情,使之成为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了个体、单位、社会的共同发展.该文分享了经验做法.

    作者:刘建文;张彩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究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对医患纠纷的影响

    医疗活动具有高危险性,这就给医护工作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急切需要一种医疗风险转移机制,可以分担医疗风险带来的损失.然而自愿投保模式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由于我国的医疗机构大多是非盈利性的,这就导致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因为一些原因而弃保,医疗责任保险市场需求不足,这也使保险公司对此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此看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已经势在必行.

    作者:刘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一种以儒学教育为主要手段的新疗法在改善高中生抑郁状况的初探

    目的 抑郁症作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精神疾病一直是医学界致力解决的一大难题.该研究旨在通过探究一种以儒学文化熏染式教育为主要手段的新疗法在改善齐齐哈尔市某高中高二学生抑郁状况的有效性,为抑郁症预防提供新手段.方法 该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实验,采用CES-D和HAMD17筛选纳入齐齐哈尔市某高中高二学生268名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男生121名(45.15%),女生147名(54.85%).干预组接受儒学文化熏染式干预,对照组接受无实质内容的假性干预,于干预后2、4、6、8、10周后分别使用HAMD17进行测量和一般情况访查.结果 数据分析发现,干预组有效率(90.30%)较对照组有效率(76.12%)高(P<0.05),两组在第4、6、8周的测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儒学文化熏染式教育可有效改善学生抑郁状况,相关部门应积极推进高中儒学课程的开展.

    作者:肖春风;杨军韦;朱学明;刘博宇;王远;严子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标准化病人在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的教育对于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视,而目前中国的医学教育仍然存在着重理论与技能的培训,轻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除了通过开设医学伦理道德的理论课程外,建立标准化病人的课程能够更直接的通过模拟医患交流达到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目的.在建立标准化病人的课程体系时,在设计病例时注重加入病人特定心理因素、民族文化背景等社会心理因素,更加重视如何帮病人解决自身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医学生在真正进入临床实习时的自信心.并通过培训非医务人员的标准化病人,建立一批固定的标准化病人群,做到1个标准化病人只熟练掌握1个特定病例,做到接近真实病人状态的模拟,使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及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任锦;杨俊玲;刘晶;于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与优越性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并进行优越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行实习的医生120名,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名,研究组运用PBL教学模式,而对照组则运用传统的带教模式,然后对两组在实习医生在该院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 实习结束后,研究组实习生在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成绩比之于对照组实习医生均明显偏高,且研究组实习医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比对照组医生也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带教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在医院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作者:徐丹书;秦虎;汪永新;王增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缺铁性贫血的概况及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范围的威胁群众健康的常见病,缺铁性贫血影响着不同年龄阶层的人民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的认识也逐步提高.该综述就缺铁性贫血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及治疗的有效率及安全性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潘焕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PDCA循环在基层医院检验危急值中的管理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基层医院检验危急值中的管理方法和成效.方法 该院从2015年1—12月在医院检验危急值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了解检验结果的回报时间、医疗干预开始时间、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将相关结果与2014年的10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2015年实施PDCA循环之后,研究组10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医疗干预开始时间均短于实施之前,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更高,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在基层医院检验危急值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医疗干预开始时间等指标,确保危急值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作者:王桂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DCA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析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PDCA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参照组药事管理中施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药事管理中施行PD-CA管理,评比2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药学管理质量评分是(94.2±3.7)分,差错事件发生率是5.7%,对药学服务满意度是94.2%,相较于参照组的(72.6±3.9)分、21.2%、76.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药事管理中施行PDCA管理,可显著提高药学管理质量,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提升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管理模式.

    作者:刘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康中国战略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路径探索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迎来了新的命题和挑战.公立医院是医改的核心,是医改的关键,只有将公立医院的党建工作建设好,才能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龙头和碉堡作用,才能切实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公立医院是医改的主力军,加强和规范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才能更好地把握公立医院公益性,履行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职能,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周文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妇产科医生避免治疗用药错误的方法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妇产科医生避免治疗用药错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两个不同时间段用药错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后,共出现5名妇产科医生治疗用药错误事件,占比0.5%;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前,共出现86名妇产科医生治疗用药错误事件,占比8.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用药错误的发生率,避免和防范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作者:邓慧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口腔医学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口腔医学技术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效果和影响性.方法 在临床口腔医学技术教学的各个方面引入各种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教学指导,借以分析探讨该技术对口腔医学技术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影响性.结果合理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口腔临床的教学水平能起到较明显的提升作用,也有助于保证其较高的教学质量.结论 在口腔医学技术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保证显著的教学意义,其推广应用价值均比较理想.

    作者:朱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孕期妊娠妇女应用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 孕期妊娠患者保健干预应用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孕检女性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60例,甲组采取常规家庭教育,乙组采取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保健效果.结果 乙组干预效果优于甲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期妊娠患者采取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彭兰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原世居藏族和久居汉族健康人群维生素D水平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 了解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和久居汉族健康人群维生素D水平状况.方法 用化学免疫法测定空腹血25-OH-维生素D水平,据此对于维生素D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健康人数为275名,其中藏族205名,汉族70名.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25-OH-维生素D水平.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①高原地区世居藏族和久居汉族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分别为73.7%和72.9%,藏族女性维生素D缺乏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维生素D与年龄呈负相关,表示维生素D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结论 维生素D的水平随年龄而改变,且高原地区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高,该研究发现值得在高原医学研究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思维;郗爱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