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武;宋米娜;王世英;杨声涛
目的:调查新疆福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并提出建议。方法:对福海县2005~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补偿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2.963万人,参合率为99.92%,筹资金额为1558.63万元;门诊统筹补偿88183人次,住院补偿5386人次,特殊病种大额门诊(慢性病)补偿1187人次。结论:完善筹资途径,增加出资比例,可减轻参合农牧民看病就医的个人医疗费用,享受安全、便捷、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
作者:贺湘焱;杨玉清;刘爱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及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入院后24h内用NCIS进行危重评分,分成轻度细菌感染组(n=30)和重度细菌感染组(n=30),另选择同时段40名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排除感染因素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三组均给予动态血乳酸及PCT监测,并对比分析三组治疗前、后的血乳酸水平和PCT水平。结果:治疗前,三组血乳酸水平、PCT水平差异均显著,P<0.05;治疗后,三组的血乳酸及PC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及PCT水平可及时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黄洁玲;郑雪媚;邓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0例行CSP的孕妇分为研究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β-HCG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周β-HCG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孕妇予以宫腔镜手术治疗,能有效终止妊娠,创伤较小,可快速恢复身体。
作者:刘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清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口服中药复方自拟清肝方,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两组疗程均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彩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血清ALT,AST的水平都发生了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彩超检查提示肝组织学病变程度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治疗组的血清TGF-β1降低十分显著,血清SOD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肝方对NAFLD患者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可改善NAFLD的肝脏组织学病变程度。
作者:汪火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和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严重程度关联性,及对心力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4例CHF患者。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尿肌酐(Cr)、MA、UACR等指标间差异以及与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间相关性。比较UACR增高患者和正常患者18个月后各项预后指标差异。结果:MA,UACR等指标在不同心功能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UACR增高组和正常组在各项终点事件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MA、UACR能够作为评估CHF患者心功能水平的有效指标,对CHF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分析存在重要意义。
作者:赵汉君;葛智儒;杜安通;王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个体化治疗与护理方式与方法。方法:通过1例老年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复杂治疗与护理过程,总结护理此类患者的经验和方法,制定个体化临床护理措施。结果:该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循证护理,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大面积疮面结痂愈合,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采取个体化的治疗与护理对老年重症患者的有效缓解和治愈疾病是必要手段。
作者:刘伟萍;刘敬伟;崔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恶性肿瘤患者的离院方式、治疗及总费用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1203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患者编号、主要诊断结果、手术名称及时间、操作名称及时间、离院方式、治疗方式及总费用等输入数据库,用Excel数据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3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离院方式以医嘱离院人次为主;治疗方式多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死亡率为10.2%;治疗费用多为5万以下,治疗费用10万以上死亡率高,为8.2%;手术可使治疗总费用增多。结论:医院应加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费用的监督和控制,并对恶性肿瘤患者疾病的早期控制。
作者:刘辰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男性出租车司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29名男性出租车司机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分析血清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其病史、工作和生活情况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防治方法。结果:229名男性出租车司机,年龄30~40岁,体重指数(BMI)越大患病率较高,伴有血脂、血糖紊乱的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危险因素的出租车司机需经常锻炼身体、注意饮食、休息,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坚持每年1次的体检,早发现疾病和积极治疗。
作者:斯琴;古艳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托里透脓汤加减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难治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托里透脓汤加减口服联合VSD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SSI、清创次数、体温恢复时间、治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7d、14d观察组SSI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平均清创次数、平均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60例,对照组治愈53例。结论:托里透脓汤联合VSD治疗难治性褥疮能够快速祛腐生新,疗效较明显。
作者:马太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013~2014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宽城满族自治县医院2013~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项目。结果:中药注射剂销售额2014年较2013年有所上升,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应用的品种及销售额上均居于首位,构成比均>50%;单品种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占前10位的也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为主。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应加强安全性、有效性的监测,合理使用。
作者:王淑香;任杰;刘红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智能硬件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结合使可穿戴设备市场空前繁荣。普华永道对美国市场的调研报告显示有21%的消费者拥有可穿戴设备[1],其中的可穿戴医疗器械无疑是需求确定、市场潜力大的应用。拥有可穿戴技术特征、具有生命体征监测、疾病治疗等某项医疗相关功能的设备均可称为可穿戴医疗器械。本文将首先介绍欧美可穿戴医疗器械技术目前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EMA)对可穿戴医疗器械监管的动态变化。文章的后总结了美国和欧盟可穿戴医疗器械技术发展和政府监管的经验,以及给中国相关产业发展和法规制定的启示。
作者:高放;任轶;李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老年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老年压疮患者分为集束化护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2例。比较两组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Ⅰ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而Ⅲ~Ⅳ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B组,A组压疮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43,P=0.023)。A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Z=-4.423,P<0.001)。结论:对老年压疮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能提高压疮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萌萌;梁陶媛;何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71例T2DM微血管并发症患者,按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两组血Hcy水平、性别、年龄、患者病程、FPG、TCH、TG、LDL-C、HDL-C、C-肽水平、BUN、CRE、HbA1C、SBP、DBP的情况。结果:⑴肥胖组Hcy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⑵BMI、FPG、HbA1C、TG、HDL-C、收缩压、舒张压与Hcy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代谢性指标与T2DM微血管并发症患者的Hcy水平关系密切。
作者:王英南;葛晓春;刘畅;刘晓燕;高宇;宋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佐治化疗性肝损伤恢复期内情况与安全性。方法:87例化疗且出现肝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4)与对照组(n=43)。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加味方佐治,分早晚2次温服,1剂/天,共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同分级肝损伤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轻度肝损伤改善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度、重度肝损伤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佐治化疗性肝损伤恢复期内效果显著,肝损伤得到有效改善与修复,安全性高。
作者:许树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症癌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20例,两组同时接受盐酸吗啡缓释片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疼痛症状缓解率。结果:①依从性对比:观察组疼痛反馈、按时按量用药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药物副作用耐受力更强,共85.0%的患者可接受药物副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②镇痛效果对比:观察组有效镇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免疫功能变化:观察组的患者CD4、CD8、CH4/CD8及NK细胞数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配合盐酸吗啡缓释片可显著提高重症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其疼痛症状。
作者:李侠;张沛;高亚梅;郭璇;宋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IF)对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IF患者分为观察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术式治疗)38例及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42例。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Harris评分,两组随访时间及平均生存期,以及不同时期的生存率,利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计算并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分析生存预后。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36个月的Harri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平均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更长(P<0.05)。观察组的1~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老年IF患者实施DHS内固定术式可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
作者:潘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36例乳腺癌患分为手术治疗组(A组)与保守治疗组(B组),A组84例,B组52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肿瘤进展及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T4期肿瘤、淋巴结转移N3期、HR-阳性、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发生率对应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发生局部进展明显少于B组(P<0.05)。A组平均生存时间、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P<0.01)。A组术前证实转移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与B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除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原发病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与无进展生存时间。
作者:童树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青年型和老年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疗效转归。方法:188例颈椎病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90例,老年组98例,两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比较患者症状、体征、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经治疗后双侧椎动脉,青年组PSV、EDV、FV、RI、PI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老年组PSV、FV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EDV、RI、PI比治疗前均改善(P<0.05)。治疗前后老年组FV、RI与青年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椎动脉可作为颈椎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作者:胡辉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患者“正性暗示”心理干预在小型手术中生理指标及恐惧情绪的影响。方法:93例小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正性暗示”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指脉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生理指标及进入手术室与干预后的恐惧VAS评分。结果:两组T1、T2、T3、T4、T5各时间点SpO2、MAP、HR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性暗示”心理干预在小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不会对患者生理指标造成明显影响,可大幅缓解患者恐惧情绪。
作者:樊连莲;林美芳;韩洋;颜贵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理性起搏与非生理性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8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非生理性起搏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生理性起搏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症状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及左心房内径(LAD)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术后症状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LVEF、LVDd、LAD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理性起搏方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缓解患者的病情效果明显。
作者:刘志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