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胡金树;刘颖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小鼠肺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百草枯40mg/kg染毒对照组(PQ组)、百草枯40mg/kg染毒+FTY720 0.5mg/kg/d干预组(PQ+FTY720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组).PQ组和PQ+FTY720组分别经腹腔注射PQ40mg/kg,PQ+FTY720组于2小时后腹腔注射FTY720 0.5mg/kg,每日一次,连续14天;Control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第3、第28天处死,观察28天生存率,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BCA法测定BALF中总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BALF中IL-6水平.Real-time PCR法测定肺组织中alphasmoothmuscle actin(α-SMA)、type I col1agen、type Ⅲcollagen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果:28天生存率PQ组与PQ+FTY720组分别为50%和70%.HE染色显示FTY720干预后小鼠肺损伤程度较PQ组减轻.PQ+FTY720组在急性期BALF总蛋白含量、IL-6水平明显低于PQ组,慢性期肺组织中α-SMA、type I col1agen、type Ⅲcollagen在mRNA水平上表达较PQ组下调,且均具统计学意义.肺组织α-SMA阳性表达颗粒较PQ组减少.结论:FTY720可抑制部分肺损伤/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有治疗保护作用.
作者:钱洁;吕利雄;陈怡;陈丽;陆晓晔;朱长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以替吉奥单药方案对进展期胃癌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作用.方法:随机把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行替吉奥单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直接行手术治疗.观察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术后病理分期与术前临床分期差异.结果:观察组中22例完成根治性切除,对照组中19例完成根治性切除;观察组中8例术后病理分期低于术前临床分期,对照组中1例术后病理分期低于术前临床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吉奥单药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方便,毒副反应低,可降低进展期胃癌的病理分期,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未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颖;杨大明;邵俊;杨希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热湿敷对经PICC化疗引起静脉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32例经PICC化疗的患者按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16例,用如意金黄散温水调匀后给予热湿敷,每日3次,5 天为一疗程,同时给予局部理疗护理;对照组16例给予50%硫酸镁湿敷,其余护理方法同观察组.观察干预后3d、7d两组静脉炎的护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消退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如意金黄散热湿敷干预经PICC化疗引起静脉炎的疗效确切,安全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彭文;王慧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妊高征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患者可伴有蛋白尿或水肿,病情严重者会产生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若没有适当治疗,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本文观察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滕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收集164例我院明确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1例患者给予常规禁食、抑酸、抑制胰酶分泌等西医对症疗法治疗,观察组83例患者除给予上述西医疗法外,还给予中医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3例,好转22例,有效4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20例,有效27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65.4%;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对症治疗(P<0.05);并且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症状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及白细胞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人数上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时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顺产分娩的产妇 1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宫口开大10公分时静脉滴注10%葡萄糖100毫升加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对照组不用药.两组均常规在胎儿娩出后宫颈注射缩宫素20单位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个单位.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平均出血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口开全时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对防止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长华;王华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疗效及炎症因子(IFN-γ)和抗炎因子(IL-10)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UC模型组和甘草酸二铵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自由饮用蒸馏水;UC模型组大鼠采用自由饮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造模;甘草酸二铵治疗组大鼠在造模7d后给予甘草酸二铵灌肠治疗7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症状(腹泻和肉眼血便症状)和疾病活动度(DAI积分);光学镜下观察大肠黏膜组织学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IFN-γ和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UC模型组大鼠出现腹泻及肉眼血便;甘草酸二铵治疗组大鼠仅出现不同程度腹泻,未出现明显肉眼血便;正常对照组大鼠未出现腹泻及肉眼血便情况.各组大鼠之间的DAI积分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F1=287.50,F2=125.68,P<0.05),UC模型组大鼠DAI积分和组织学损伤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甘草酸二铵治疗组大鼠DAI积分和组织学损伤评分明显低于UC模型组(P<0.05).病理组织学发现甘草酸二铵治疗组大鼠病理改变明显轻于UC模型组大鼠,正常对照组大鼠肠黏膜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模型组和甘草酸二铵治疗组的结肠黏膜固有层IFN-γ和IL-10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UC模型组相比,甘草酸二铵治疗组IFN-γ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IL-10表达显著增多(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能够有效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症状(腹泻和肉眼血便)及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其机制与调节肠黏膜炎症因子(IFN-γ)和抗炎因子(IL-10)有关.
作者:丁润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240个甲状腺结节CT表现,分析甲状腺结节CT特点.结果:甲状腺腺瘤36例,CT诊断准确率83.3%(30/36);甲状腺癌45例,CT诊断准确率为73.3%(33/45);结节性甲状腺肿69例,CT诊断准确率为69.6%(48/69).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在结节数目、形态、边界、包膜、钙化和密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是诊断甲状腺结节有效可靠的影像学方法,结节数量、密度、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及钙化对甲状腺结节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艳妮;胡建修;秦涛;刘良进;毕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对在护理过程中如何实施心理护理进行探讨.方法:从加强护患间的相互信任与沟通;心理护理的基本方式;心理护理的时间安排等方面入手探讨.结果:心理护理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增强护患沟通,增强与患者(家属)间的亲和力,避免护患间潜在的冲突,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关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治疗肱骨二或三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8例肱骨二或三部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均为肱骨干骨折伴有肱骨近远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微创治疗肱骨二或三部分骨折患者.手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评分标准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4个月愈合,术后均随访1年,患者功能恢复皆良好.其中,1例术前伴桡神经卡压损伤患者,经神经松解、复位后固定,后功能恢复.评价以1年为标准.有15例评分为优,有13例评分为良.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治疗肱骨二或三部分骨折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不损伤神经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作为麻醉前用药对老年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择期骨科和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男性,ASAII~Ⅲ级,年龄(75~89)老年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LP组)、高剂量组(HP组)和东莨菪碱组(S组).静脉开放后莫非氏管滴注盐酸戊乙奎醚:HP组0.01mg/kg,LP组0.002mg/kg;S组:东莨菪碱0.002mg/kg;盐酸戊乙奎醚静脉使用后记录HR、BP及唾液分泌情况;术前一天、术后6h、24h、48h、72h用简易精神状态法(Mini-Mental State,MMS)对患者进行评分;记录各组患者术后6h、24h、48h出现定向力、记忆力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结果:各组盐酸戊乙奎醚或东莨菪碱静脉使用后HR、BP及唾液分泌无明显差异.MMS:三组患者术前MMS无差异,但与术前相比,术后各时点MM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之间比较:HP组6h、24h、48h、72h均显著低于LP组和S组(P<0.05),LP组和S组无差异.HP组POCD发生率显著高于LP组和S组(P<0.05).结论:0.01mg/kg的盐酸戊乙奎醚作为麻醉前用药可增加老年硬膜外麻醉患者POCD的发生,0.002mg/kg的盐酸戊乙奎醚安全、有效.
作者:毕光焰;王世英;杨守衡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地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中药灌肠是通过导滞泻浊达到从肠道清除毒素而改善症状的目的.慢性肾衰常见证型为湿浊内盛、中气虚陷、阴血衰竭,此为本虚标实.大黄因其具有清热解毒祛瘀之功效,故常用于慢肾衰的治疗,但其口服峻猛,必致泻下,虚体难支.
作者:李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7例胃癌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10天的CD3、CD4、CD8、CD4/CD8的检测,手术病例根据手术是否切除分为切除组、剖腹探查组,检测结果用spss13.0作统计分析.结果:切除组CD3、CD4术后10天较术前,术后1天相比有明显升高,术后10天即高于术前水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CD8、CD4/CD8水平,术后10天与术前、术后1天比较,CD8均值下降、CD4/CD8均值上升.探腹组比较围手术期免疫水平变化主要表现为术后10天较术前相比,CD3、CD4、CD4/CD8上升,CD8下降,但CD3、CD4变化幅度远小于根治组,且无统计学意义.分期为IIIa,IIIb两组的CD3、CD4水平术后10天较术后1天,术前相比有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癌患者应力争行根治性切除,对于较晚期患者,也力争大限度地去除或减少肿瘤负荷,大限度地减少免疫抑制因子的释放,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邵俊;陈颖;杨大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结石性脓肾患者在超声定位下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一期手术26例,二期手术6例即一期经皮肾穿刺造瘘,二期超声碎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5例术后体温为(38~39)℃,(3~7)天后恢复正常,其余病例体温<38℃.随访6月~4年患肾功能恢复部分恢复28例(87.5%),患肾萎缩4例(12.5%).结论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治疗结石性脓肾具有安全、高效、微创的优点.
作者:徐兴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肿瘤热疗对肺内VX2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实验新西兰大白兔肺内种植成功VX2肿瘤50只,雌雄不限制作动物模型,应用热疗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高温射频组动物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52.4±59.3)s,治疗过程中发现阻抗缓慢上升,至治疗结束前(2.0±2.1)s时,阻抗陡然上升至999Ω,输出功率迅速下降而自动停机,治疗过程中温度开始上升较慢,测量起始阻抗平均为(81.4±19.7) Ω,平均下降幅度为(10.7±6.4) Ω.结论:肿瘤的热疗与化疗将会逐渐成熟、完善,在肿瘤治疗中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作者:赵仁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近2年脑外科院内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便今后采取更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其感染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林;孟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神经外科痰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的结果,细菌鉴定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结果:痰培养阳性率达到98.6%,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多为混合感染,且耐药率高.结论:神经外科呼吸道感染严重,临床医师应该足够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何素彦;王贵花;刘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胚层细胞可分化成为脂肪、软骨和髓基质等多种间充质组织,这些中胚层前体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分化能力极强.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的非造血干细胞,在不同的条件下能被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1,2].软骨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其增生能力极弱,破坏后难以再生.因此软骨创伤后的修复是医学上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软骨修复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本文对骨髓间充质细胞向软骨组织细胞的分化研究及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余瑞新;杜远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5 605例已婚妇女进行查体,了解宫颈炎的发病情况,提出防治办法.方法:由专门经过培训的妇科医师和病理医师对接受查体者进行检查,保证检查结果的可信度.结果:5 605例已婚妇女,宫颈炎的发生率达25.87%,宫颈糜烂在四种病理类型中居首位,(30~39)岁组发病率高.结论:经常进行妇科查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科学的生育观,是防治宫颈炎发病的主要手段.
作者:郭咏王君;王俊台;董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异位妊娠52例进行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根据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不同,将甲氨蝶呤(MTX)100mg加入40ml生理盐水臀部注射,共(1~3)疗程,24小时后给予亚叶酸钙(CF)解救,10mg隔日肌肉注射1次,共2次,同时联合米非司酮片150mg口服.结果:52例中成功44例,成功率84.6%.结论: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中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苗慧;陈佳权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