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兰
目的 探讨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血管外科住院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血管外科住院患者中后,可减少不安全事件,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
作者:楚丽芬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探讨耳鼻喉患者围手术应用阶段性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耳鼻喉采用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将其根据本次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设置为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掌握耳鼻喉健康知识情况和情绪焦虑情况.结果 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掌握耳鼻喉知识的掌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有效、对症的护理后患者情绪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耳鼻喉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焦虑,且大幅度提升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
作者:刘维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选取该院胸心外科的5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7例应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对科室内常见疾病的治疗与护理进行教学,设置为研究组;另外27例则接受传统教学法,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的综合业务水平及其评价.结果 培训后,研究组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与专科技能水平明显优于培训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胸心外科护士的综合业务水平,在临床教学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与工作积极性,值得推广.
作者:薛小燕;王苏华;姜逾峰;卢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精细化管理在肿瘤患者化疗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分析该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68例肿瘤化疗患者资料,依据采取的管理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36例)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消毒隔离(98.77±1.51)分、基础护理(96.34±2.31)分、急救品管理(98.65±2.34)分、文件书写(96.78±3.64)分、三基考核(98.56±3.27)分、护士长管理(98.76±3.65)分、健康教育知晓(98.68±2.14)分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43.75%相比,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8.33%更低(P<0.05).结论 于肿瘤患者化疗护理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取得满意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孙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新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新的定义,不仅仅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传统的教学中,学科与学科之间是有着明确的界限的,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也造成一定的限制,通过优化整合的提出,可以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文章从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的意义入手,对于目前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刻分析,使人们明确整合优化的重要性,然后对于构建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内容优化整合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对于方案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该方案的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了整合方案在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教育中的意义,希望能帮助各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作者:杨雪;于庆;董静;陈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对门诊西药房儿童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调查,以此为依据提出合理的儿童用药建议.方法 选择该院门诊西药房在2016年7—8月期间所开具的20000张儿童处方用药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00张儿童用药处方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总结原因,针对性提出合理选择与使用抗生素、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职业培训教育等控制策略.结果 对门诊西药房20000张儿童处方用药存在1800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药方数量的9.00%,集中表现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指导建议不合理以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等方面,终无法发挥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其中,临床抗生素选用不合理占据大比例,为37.78%.结论 对门诊西药房儿童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必要的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在提高儿童合理用药质量以及儿童用药处方水平.
作者:许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前来看,我国康复治疗专业高素质人才还有所欠缺,这就要求相关院校加强对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构建新型教学体系,为各大医疗机构输送高素质人才,使我国整体医疗水平得到提升,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该文从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并针对当前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型教育体系的对策,并评价其效果.
作者:于庆;杨雪;董静;陈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风险管理既是护理管理方面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确保护理效果的根本.在开展的护理服务中,不利于患者顺利康复的所有因素均归属于风险因素,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不但包括医疗仪器与设备因素、以及医院内外环境和卫生因素、管理因素,而且还包括药物方面因素、护理人员本身因素和患者本身因素、其它因素等方面.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是强化护理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训练护理技能、加强护理专业学习,并落实护理风险制度、控制护理风险,同时还要监控神经外科护理的重点环节.
作者:于鸿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安全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每组8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护理投诉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1.3%vs 10.0%;护理投诉率2.5%vs 11.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45例非常满意、21例满意、12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对照组患者24例非常满意、12例满意、19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满意度(97.5%vs 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有利于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患者投诉率,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张爱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PDCA循环在静脉化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该院收治的静脉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均选自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经过患者同意后使用单双号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占60例.一组静脉化疗患者仅使用常规管理—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辅以PDCA循环管理—观察组.经过不同管理后,将两组患者的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坏死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药物外渗发生率(3.33%)、静脉炎发生率(6.67%)、局部坏死发生率(5.00%)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91.67%)(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合格率为95.00%,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采用PDCA循环管理干预可降低静脉化疗患者静脉炎、药物外渗以及局部坏死等风险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卢皓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为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应找出影响血液检验质量的因素,对血液检验过程采取针对性的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检验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按照规范步骤采集血液标本,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规范步骤进行血液检验,确保血液检验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血液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任何一项操作的疏忽或大意或遗漏均可增加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风险,因此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检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重视生物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生物安全管理,保证检验人员身心健康.
作者:周莉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高职高专病理学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纵横向知识的联系以及对知识点的整体掌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CBL、PBL等教学模式发展迅猛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鉴于此,该文将积极探究CBL联合PBL综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一线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刘起胜;黄娟;黄旭;曹寅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麻醉机是给病患提供氧气、控制呼吸或者全身麻醉的一种装置,它对吸入麻药、吸入氧气的量应稳定、精确.因而,麻醉机的日常维护、保养、排除其故障,是保证麻醉机正常运转和顺利开展临床麻醉工作的重要前提.该文主要依据麻醉机的部分故障,探究麻醉机的日常故障排除与维护方法.
作者:商百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合理地运用实践教学的模式,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当今医学教学领域中的重点方法.必须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多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疼痛科病例教学法带教方法是讲课前老师要有针对性地选取病例,在开始带教讲课时,老师要先拿出选取好的病例,让学生提前相互进行思考,然后按照选取好的病例进行详细地讲解和分析.医院疼痛科病例教学法的主要优势是更有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并且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疼痛科患者较为特殊,就要求授课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且对临床实践方面也要有着丰富的经验.并要求授课老师不仅在短短的课堂中,让学生们互动起来,有利于实现相互交流与学习.
作者:宫小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3月和2016年4—9月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同时调查比较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察组满意率达99.0%,显著高于对照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质量管理对提高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湘岚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通过评估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行为,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力度以及业务技能培养力度,显著提高其防护意识,终实现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事件发生.通过分析核医学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行为,有效减少了电离辐射及血源性暴露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作者:温淑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妇科内镜技术,分为宫腔镜技术和腹腔镜技术,为微创技术,是目前临床妇科较为成熟的诊治技术之一,与传统的开腹以及经阴道的诊治方法相比,不仅对患者的伤害显著降低,且提升了多种以往难以确诊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在妇产科的影响应用越来越广泛.妇科内镜技术具有特殊性,操作人员操作的规范化至关重要.该文就采取阶梯化分层教学进行妇科内镜诊治技术的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为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王秀丽;王丽;邵旭;王红英;邹秀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对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妇产科住院的15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妇产科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时的出错率,并调查患者对两组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生针头脱出1例,发生滴注流速异常2例,发生遗漏护理项目0例,其他0例,总出错率为5.3%.对照组发生针头脱41例,发生滴注流速异常6例,发生遗漏护理项目3例,其他9例,总出错率为29.3%.观察组护理工作者的出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者,两组护理工作者出错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75例总满意度为98.7%;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66.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护理工作者的出错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吴慧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老年人的高血压病知、信、行的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在社区推进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教育和防治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16年随机选取吉林市某社区204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该社区老年人高血压KAP总得分的及格率为52.0%,平均分为(19.62±5.958)分;其中知识知晓率较差(25.5%),平均分为(3.42±1.498)分;态度持有率较低(49.5%),平均得分为(4.81±3.572)分;行为持有率较好(77.0%),平均得分为(11.39±4.007)分.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影响该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病相关知信行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和文化程度.结论 该社区老年人的高血压相关知信行水平还有待提高,可以针对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采取不同的宣传和教育方式,从而减少其患病风险.
作者:范超;董旭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该文对比2014—2015年间单病种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前后的管理状况.分析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现状,并探讨了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应用临床路径模式的实际效果,临床应用效果.显示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应用于在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中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作者:黄嵘;周雷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