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析新医改形势下如何做好职工思想工作

范爽斐

关键词:新医改, 职工, 思想工作
摘要:我国新医改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新医改对医疗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作为医改主力军的医务人员同样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承担着较大的压力.思想工作作为职工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的培养途径,在新医改形势下,要发挥有效的作用,建立长效的工作与领导机制,转变思想工作理念,深入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创新思想工作形式,培养职工正确的价值观,服务于新医改的工作大局.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科室院感防控状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 了解针灸科室院感防控现状,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和考核方式了解和掌握针灸科院内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结果 针灸科从业人员院感防控意识淡薄,院感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院感防控工作亟待加强.结论 针灸技术是将针灸针等植入体内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属于侵入性的有创操作.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针灸从业人员对针灸操作不规范,在认识上对预防医院感染存在缺失,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薄,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极易出现大规模的交叉感染.强化针灸从业人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加强对针灸科室院感工作的管理亟待解决.

    作者:陈群;陈崇平;张芳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综述层级护理概念为基础分析外科护理管理的现状总结其现存问题,就提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要点进行深入探究.结果 外科护理管理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意外发生率.结论 外科护理管理应用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机体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邱贵昀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预胶化淀粉在解决卡马西平片质量问题上的创新应用

    目的 研究预胶化淀粉作为黏合剂在解决卡马西平片原料工艺变更后生产过程中出现溶出度不合格、裂片等问题.方法 根据预胶化淀粉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研究并与原研产品进行比较.结果 预胶化淀粉作为黏合剂与HPMC联合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卡马西平片溶出度低、裂片等问题,产品工艺稳定,质量达到原研水平.结论 预胶化淀粉具有的黏合和崩解的双重性质,可有效解决压片过程中的裂片问题及溶出度检测过程中的崩解促溶问题.

    作者:王金库;杨家柱;杨晶晶;刘华;钟凯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大学生医保工作开展研究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对大学生的医疗健康问题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目前大学生医疗保险开展工作存在着参保人数少,参保积极性差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广大学生医保,保证大学生在医疗方面能够获得更多的福利与帮助,该研究对大学生医保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

    作者:石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利用品管圈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的实践与体会

    伴随着医疗改革项目的发展,为了进一步降低门诊药房内调剂内差件数,从根本上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医院要积极应用PDCA循环,该院自2016年7-12月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借助品管圈实现统计学管理方法和措施,从根本上改善活动的完整性.该文结合材料分析和方法分析,对结果进行了全面阐释,以供参考.

    作者:梁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品管圈实施在呼吸内科防跌管理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在呼吸内科患者住院过程中使用品管圈进行防跌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45例对照组与45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法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管理前,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84.44%,对照组为86.67%,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跌到发生率为8.89%,显著低于管理前的相应指标(P>0.05);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为28.89%,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品管圈管理,对于进一步防止其跌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保护患者的住院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应用效果较佳,可推广.

    作者:周红霞;徐爱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高危药品实施分级管理,提升用药安全管理水平

    目的 探讨高危药品实施分级管理,对用药安全管理水平正面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接诊患者200例作为实验组,另从2015年1-12月该院接诊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前后的药品错用情况、不良反应以及管理出错情况.结果 对照组错用率为5.50%,不良反应率为8.00%,实验组错用率为0.00%,不良反应率为2.00%(P<0.05)实验组放置不规范、高危药品过期现象、使用后补充不及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可有效控制错用率、不良反应及管理错误情况.

    作者:崔力;王伟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管理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筛选该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0例,依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划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24.44%、护理满意度为82.22%;试验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4.44%、护理满意度为97.78%,即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控制中,能够显著控制低血压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故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探究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该院产科中30名护理人员做为该次实验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讨论每组15名.对照组15名护理人员开展常规护理管理工作,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实验结束后,比较产妇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满意度,产科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期间发生事故的概率.结果 实验结束后,产妇和产科医师对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期间发生危险事故的概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科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能有效提升产妇和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护理期间发生事故的概率,提升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艳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某企业接触苯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某企业中工作接触苯工人健康状况,进而提出具体的保护个人健康的方案.方法 选取2012-2014年该企业中工人进行分析,将工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所有工人都参与健康检查,进而可以有效知晓工人的健康状况.结果 企业中女性工人的血常规状况异常情况比男性工作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所有工人的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比较,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系物质对人体的造血系统带来较大的危害,企业通过组织健康检查而更好地掌握工人的健康状况,并能够及时发现疾病,早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谭惠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针灸科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在针灸科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为该院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2例针灸科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41例)与实验组(n=41例),将实行常规护理管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针灸科患者经不同护理管理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针灸科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抑郁感、焦虑感、预后质量、护理管理满意度等指标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在针灸科患者中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管理质量.

    作者:董升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医院卫生管理人性化发展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医疗服务水平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如何提高医疗卫生管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当前医院普遍应该思考的问题.该研究首先分析了医院卫生管理人性化发展的现状,然后对医院实施卫生管理人性化发展的必要性及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陈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跌倒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健康教育需求,为跌倒相关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神经内科患者143例,自行设计问卷进行3个维度10项内容的健康教育需求,并按照专家讨论的权重计算需求评分,换算为百分制.同时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价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迫切需要比重按照从高到底前5位分别为第10、9、4、8、1项,按照积分从高到底前5位分别为第10、9、8、4、3项.患者需求评分在43 ~ 91岁,平均(79.12± 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护能力调查显示,自我护理技能(25.1±4.5)分,健康知识评分(38.0±3.5)分,自我责任感(15.6±3.1)分,自我概念(25.1±4.6)分,总分(103.8±11.4)分.总分与跌倒评分相关性分析显示,存在相关性(r=-0.783,P<0.01).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跌倒健康教育需求较强烈,特别是自护能力不足的患者,需重视老年人跌倒自我预测,自我感知方法,简单的量表自我测评,综合管理,跌倒监测与预防设备选用,动作控制等,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玉竹沐浴露的研制与成品质量的考察

    目的 以中药玉竹为原料制备玉竹沐浴露并进行成品的质量检测.方法 以玉竹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其佳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筛选沐浴露基质并进行单因素试验,优选佳沐浴露制备条件;对沐浴露成品进行外观、气味、稳定性等检测.结果 玉竹多糖佳提取工艺液料比1:20 (g:mL),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次数2次,醇沉浓度85%;沐浴露基质的选择与配比合理.结论 该沐浴露制备工艺完整,质量检测符合相关标准,研制成功.

    作者:张燚曼;冯青;潘永红;马晓萍;于智莘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探讨教学模式以及健康教育在牙周病维护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通过教学模式以及健康教育在牙周病维护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牙周病维护期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8例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68例采用PPT教学与典型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与牙齿护理情况.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88.24%)、正确刷牙方法(91.18%)、刷牙次数≥2次(95.59%)、刷牙时间至少3 min(72.06%),均显著高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患者采用PPT教学与典型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可以增强患者对牙周病知识的掌握,养成牙齿护理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兵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浅谈农村医疗卫生政策落实的困境与对策

    近年来为了有效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提升当地农民生活质量,相关部门针对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医疗卫生政策,但是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这些政策的落实并不彻底,在某些地区甚至未能得到实施.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农村医疗体系相对落后,无法直接对接对应的农村医疗卫生政策;其次是乡村医院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比较匮乏,对于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度达不到实际所需.从本质上讲深层次原因在于乡村医疗体系与乡镇医疗体系的不对等.该文具体分析了导致农村医疗卫生政策落实的困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科学对策.

    作者:周主华;黄树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西藏地区某高校女大学生面部皮肤护理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女大学生面部皮肤护理的现状.方法 以自愿参与的女性在读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19.75±1.32)岁,调查时间为2016年10月-2016年12月.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5例样本的护肤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朋友解说53.66%(110/20).护肤知识比较藏族和汉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52,P<0.05),不同年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39,P<0.01).64.39%(132/205)的青年女大学生有皮肤护理的意识,但藏族护理意识率低于汉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75,P<0.01);高年级学生组的皮肤护理的意识率高于低年级学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999,P<0.01).调查对象中不知道有关的面部护肤步骤的占30.73%(63/205),藏族学生的护肤步骤知晓率低于汉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167,P<0.01).结论 西藏地区女大学生面部皮肤护理意识有待提高,面部护肤步骤知晓率较低.

    作者:李静;次旦扎西;孟阳磊;于泽明;亢素素;赵双;钟铧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某市中心医院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研究

    目的 探索依托城市综合医院实力,通过构建有效支援路径,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终建立分工协作、运行有序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某市中心医院支援社区医疗机构前后进行对比,分析支援效果.结果 居民对社区医疗机构服务知晓度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逐步提升、有效缓解供需矛盾.结论 通过某市中心医院有效支援手段,提高了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促进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方面,保障双向转诊畅通,提升了社区医疗机构公信度.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优质护理管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管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该研究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该院的46名护理人员和102例眼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士则给予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和住院治疗期间的医患关系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率95.65%和满意度评分(9.46±0.57)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患关系为优的比例为56.8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患关系为差的比例为1.9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且明显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眼科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借鉴.

    作者:白娟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基层卫生院妇产科护理存在问题及防范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事业逐渐发展,医疗水平逐渐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增加.紧接而来人们对对医疗工作、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该文当中,为了探究基层卫生院妇产科护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防范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方案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妇产科护理,保持身体健康和妇产卫生.

    作者:郭庆芬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