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全;陈大刚;任德帅;吴卫东;徐加志;张芸
目的 研究分析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12月期间在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240例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给予风险防范管理;用同样方法抽取另外240例患儿组成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6例(2.5%),低于对照组的20例(8.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0,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3例(1.3%),低于对照组16例(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1,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整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740,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1±1.7)分vs(91.1±1.2)分,t=2.07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5±1.8)分vs(90.1±3.6)分,t=2.138,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风险防范管理,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等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控制评分等,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护理管理模式.
作者:郝秀玲;邢丽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以计算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人们工作的方式并对人们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技术推动,信息化水平同时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资料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信息管理工作更加高效,该文计算机信息化在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作简要阐述.
作者:吴蕾;周群;徐树霞;徐文;佟昕;刘仁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2月高危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给予风险防范措施干预,观察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后(2017年3—8月)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管理情况以及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风险防范措施干预前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医嘱错误、高危药物储存不当、高危药物放置不当,高危药品标识不当、高危药品使用不规范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后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知晓得分由(65.1±2.8)分提升至(85.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给予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干预可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减少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问题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了解.
作者:陈金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随着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人数的激增,目前代谢综合征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由于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生理状态存在动态变化,诊断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在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各组分指标与成人有显著的不同,因此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有与成人不同之处的特点.该文就其流行状况、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和其预测细胞因子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阐述.
作者:刘艺轩;刘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在新媒体语境下医院应如何处理公共关系以及应对舆情事件,值得深入研究.该文分析了当前时期医院所面临的新媒体语境的变化,分析了医院处理公共关系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舆情应对策略,以维护和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医改工作的实施,构建和谐有序的医疗环境.
作者:陈莉;黄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转型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该文针对药学类本科专业课程《药理学》探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环节上的创新,以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其作用.
作者:胡彦武;何晓燕;武子敬;孙仁爽;滕坤;刘雪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6S管理模式是国内外企业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其在现代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是可广泛推行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该文从临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针对6S管理模式的实施步骤及其应用意义展开重点论述.
作者:杨勋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子代大鼠心肌去甲肾上腺素蛋白表达水平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与式教学法,借助免疫荧光法及电子显微镜的显像放大作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定位、定性、定量测定的实践教学目的.方法 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并结合免疫荧光法和放大镜等实验方法及设备.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心肌蛋白表达的特征.结论 参与式教学设计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改进心肌去甲肾上腺素蛋白表达水平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妇产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徐洁欢;李耀军;夏小艳;李新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影像诊断学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2016年影像专业学生.根据不同年份,各抽取55名学生.2015年学生分为常规组,2016年学生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对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方案.观察组:对学生实施PBL教学方案.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考试结果分数比常规组的要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我评价结果优于常规组,并且存在一定差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毕业前到影像科室实习过程中可观察到:应用PBL教学法的学生可以快速适应实习医生变化,学生主观能动性非常强,而且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超强,并且具有独到的见解.结论 PBL教学模式属于高效率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综合能力强的人才.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影像学教学诊断中非常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翟桂娟;蒋高民;赵绘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的教学体会,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理论教学基础.方法 选取2017年在该院中医科实习的学生共计1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式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以及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88.89%,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77.78%,对照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5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观察组学生满意度为88.89%,对照组满意度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教学法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的应用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带教式教学,学生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疗实践技能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对于实习满意度提高,有效提升了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应用的教学质量,值得临床实习带教推广.
作者:杨淳净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者如何能在蒙授护理学本科生中普及运用第二课堂,有效提高开展第二课堂的可行性,不断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基于此,该课题以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2015级护理学(蒙授)本科班学生和没有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2014级护理学蒙授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和课题研究能力的教师作为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作者:包海蓝 刊期: 2017年第34期
新型应用型的药物分析师是当今社会的培养重点,也是各大医院、企业紧缺的人才之一,但在我国目前的药物分析教学模式中仍存在不少弊端,比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等,使得药物分析教学的培养人才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该文将针对目前药物分析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我国培养新型应用型药物分析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高松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呼吸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呼吸科带教的38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9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带教,研究组则采取PBL教学模式带教,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成绩、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科护理的临床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护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掌握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作者:朱晓旭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在近些年,中医药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革,开始向学院教育的方向发展.在变革的过程中,中医药思维人才的培养,中医经典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实践教学当中,怎么有效运用中医经典的模式,从而开展中医药教学,这是教学当中一直比较困惑的.目前,在教学当中会广泛的运用思维导图,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是目前教学领域当中的一种新的尝试,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很多的学科教学工作当中被涉及,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更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肯定和认可,这对中医经典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针对思维导图在中医经典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口腔正畸学属于整个口腔医学中十分关键的分支学科,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愈加体现出社会对于该学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口腔正畸实验带教病例讨论模式由带教教师选出具有牙合畸形的患者作为带教样本,以辅助正畸实验教学.口腔正畸实验带教病例讨论实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们都要亲身接触患者、以及进行临床检查与操作、熟悉正畸的诊断流程与各项检查步骤.同时要求学生在闲暇时间尽量多查找相关资料,为下步的病例讨论分析做必要的准备.口腔正畸实验带教病例讨论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实现带教大纲中确定的目标,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有助于锻炼学生在临床方面的思维技能,还有利于对病例做全面的诊断剖析,确保案例讨论的顺利实施.
作者:郑雷;任运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将2个班分别作为对照班(52名)和实验班(52名),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将2个班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健康教育知识得分、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健康教育知识得分均比对照班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明显是实验班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可使护理专业学生对内科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度提高,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通过两种不同带教方法 的对比探究PBL教学法在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在该院实习的护生5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对于A组护生采用了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而对于B组护生则采用了PBL教学法,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带教实习后,分别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考核,客观评价两组护生的实习成果,此外,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护生对该次实习的感受.结果 B组护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实操能力、团队合作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强于A组护生(P<0.05).结论 PBL教学法与传统的带教方法相比有着比较好的效果,通过PBL教学法,实习护生无论在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实际操作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在以后的带教工作中,可以将这种方法普遍推广.
作者:屈春晓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医学检验人员长期从事高压力、高风险及高强度的工作,极易出现心理性疲劳,从而降低检验结果质量,影响医师的诊断结果.因此医学检验人员心理压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该文对检验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干预对策建议.
作者:杨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免疫规划各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方案.指出苏州工业园区现有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优势,但仍需进一步优化、整合,提高信息利用率.提出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儿童免疫规划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者:黄莹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消融术的护理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来该院实习的实习生1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人性化护理理论教学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实习生的学习效果.结果 试验组平均成绩为(89.5±4.76)分,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3.16±4.40)分,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4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1.43%,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方位人性化护理理论教学方法,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实习生疾病相关知识、护理相关理论的掌握更系统全面,护理技能、护理教学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广发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