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菲
目的探讨Survivin 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ELISA 法检测2015年6~10月在我院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切除的患者40例,对子宫肌瘤组织及其周边肌肉组织中Survivin 蛋白含量进行监测对比。结果 Survivin 在子宫肌瘤瘤体组织中的含量是(310.78±25.93)ng/L,在瘤旁肌肉组织含量是(186.09±23.31)n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56,P <0.01);Survivin 在单发子宫肌瘤瘤体组织含量是(312.54±28.78)ng/L,多发子宫肌瘤瘤体组织中含量(309.60±24.42)ng/L,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t=1.0213,P >0.05)。结论凋亡调节因子Survivin 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徐国荣;叶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IGF-Ⅱ水平变化与子宫肌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我院妇科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IGF-Ⅰ、IGF-Ⅱ和ER、PR水平,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变化与子宫肌瘤组织中ER、EP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IGF-Ⅰ和IGF-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298±98)μg/L vs.(463±44)μg/L,(798±23)μg/L vs.(221±34)μg/L,P<0.05]。子宫肌瘤ER阳性患者外周IGF-Ⅰ和IGF-Ⅱ水平均高于子宫肌瘤ER阴性患者[(1464±89)μg/L vs.(1107±70)μg/L,(875±21)μg/L vs.(553±20)μg/L,P<0.05]。子宫肌瘤PR阳性患者IGF-Ⅰ和IGF-Ⅱ水平均高于子宫肌瘤PR阴性患者[(1593±88)μg/L vs.(1201±70)μg/L,(878±23)μg/L vs.(612±20)μg/L, P<0.05]。结论外周血IGF水平升高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与子宫肌瘤ER、PR呈正相关性。
作者:龚宇;艾战秀;黎锐勤;罗虹;徐晓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对照组(30例,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HIC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凌兴飞;马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本项目通过测定BEGO种植体不同种植深度的骨吸收的长度,探讨BEGO种植体不同种植深度的骨吸收的程度。方法选取于医院就诊并植入BEGO种植体的120例患者,于术前拍口腔曲面断层片,测定颌骨高度,确定种植的深度,按骨面上1mm、骨面平齐、骨下1mm分为a、b、c三组,术后立即、3个月、6个月、1年、1.5年拍曲面断层片,测定种植体尖部到牙槽骨平面的距离并记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研究表明种植体的种植深度为骨面上1mm骨吸收程度较小、骨面平齐骨吸收程度小、骨下1mm骨吸收程度较大。结论 BEGO种植体不同种植深度的骨吸收的程度不同,种植深度与骨面平齐骨吸收程度小,其次是骨面上1mm,程度较大的是骨面下1mm。
作者:冯建国;李慧;张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和格华止口服,共24周,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和格华止口服,共24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GP)、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用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用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结果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MI、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除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外,还可改善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薛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锁定髓内针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35例采用锁定髓内针系统治疗为A组,33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VAS评分,随访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髓内针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树伟;崔光辉;赵幸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对《热带医学与热带病》课程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现状。方法2015年9月~12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选取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2013级、2014级各专业选修热带医学的本科生共120例作为学习组,随机抽取同年级各专业未选修热带医学本科生共109例,作为对照组,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热带医学这门课程的知识掌握情况之间没有差异( P>0.05),学生在对热带病的处理态度和行为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查对象的热带医学知识需要加强,学生应该主动了解更多的热带医学知识,开设《热带医学与热带病》有实用性及必要性。
作者:罗夙医;严敏;李冰雪;宝福凯;柳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观察朴硝治疗儿童冻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2016年2月,选择我院入院治疗冻疮的儿童患者50例进行研究。以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朴硝实施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肝素冻疮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之前,生活质量的各项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实施干预之后,两组水平均得到上升,并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评分在实施治疗之后,均得到恢复,然而观察组的减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效果为优者以及优良率分别为72.00%(18/25),96.00%(24/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0%(11/25),76.00%(1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冻疮的儿童使用朴硝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有效,并且有效提升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作者:周全安;谢镇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DTI技术用于观察不同Mantyla分级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皮质脊髓束变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脑白质疏松患者的DTI影像,测量不同Mantyla分级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FA值、ADC值、CSF纤维数量及纤维长度。结果不同分级患者的FA值、ADC值、CSF纤维数量及左CSF纤维长度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磁共振DTI技术对观察不同Mantyla分级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皮质脊髓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定量分析皮质脊髓束在脑白质疏松症不同分级间的变化。
作者:张晖;柴瑞新;窦瑞芳;伊生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115例非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将这些患者根据不同负荷分为三组,即A组低负荷(<10%),B组中负荷(10%~20%),C组高负荷(>20%)。对比3组间SDNN,SDANN,rMMSD, PNN50%等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高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时域指标SDANN明显低于低负荷及中负荷组的患者;3组之间HRV时域指标比较,SDNN,rMM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DAN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DANN与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存在负相关(r=-0.361, P=0.000)。结论随着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增加,SDANN数值显著降低,主要与自主神经受损有关。高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交感神经增强更明显,如不及时治疗,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将会增加。
作者:胥家永;任国成;高志广;许长存;程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的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观察组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2个月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的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24 h ABPVs、24 hABPVd 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SBP、DBP水平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治疗后SBP(120.28±20.22)mm Hg,DBP(83.20±11.23)mm Hg,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24h ABPVs、24h ABPVd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提高,降压效果显著,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有效协助降压,维持血压稳定,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雪玲;邢光;李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药房中药饮片流通中风险因素。方法借助鱼骨图从人(班组长、上药工、调剂员、复核员)、机(机器)、环(配方间、二级库)、法(养护措施)、料(中药饮片)五个方面深入查找引发饮片质量问题的风险因素。结果2012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饮片质量问题212件,其中霉变、虫蛀、含水量大合计占比66.5%;4、12月份季节交替及7月份霉雨季节饮片发生质量问题件数明显增多。通过鱼骨图,归纳要因入下:(1)不了解饮片特性;(2)未做到“先进先出”;(3)温湿度读取不方便;(4)部分品种配备药斗数太多;(5)药斗储药量太大;(6)未采用正确养护方法;(7)未建立梅雨季养护制度;(8)不合格饮片未及时处理;(9)饮片破碎后变质。结论通过控制药房中药饮片流通中风险因素,有助于降低问题饮片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丽;曾白林;黄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疗组(A组,55例)与序贯放化疗组(B组,54例),A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而B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案治疗。统计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利用Pearsonχ2检验和行×列表χ2检验等分析数据。结果A组的有效率、2年生存率和骨髓抑制的总发病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后出现明显变化(P<0.05),其中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构成比由治疗前的32.73%增加到58.18%。结论同步放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NSCLC中的疗效非常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同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冯梓贤;王晓亮;钟美霞;陈广杰;赵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习惯逆转训练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抽动症患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进行习惯逆转训练的行为治疗,对照组使用可乐定透皮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GTSS评分、TESS评分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痊愈率为38.0%,有效率达90.0%,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治疗后的第12、24周末YGTS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典药物可乐定为对照,习惯逆转训练治疗抽动障碍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健萍;袁海超;黄国强;卢燕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口服流产药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晚期妊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11月~2016年5月我院接受的92例中晚期妊娠者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比组(46例),对比组单纯给予依沙吖啶注射液引产,研究组患者在药物引产的基础上增加米非司酮药物引产,进而对用药后两组患者的引产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用药后对比组患者的引产成功例数为36例(78.26%),研究组患者的引产成功例数为44例(95.65%),同时经观察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6±3.4)h、(124±13.2)mL、(4.4±0.3)d,而对比组患者的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9.7±7.8)h、(176±15.8)mL、(7.6±0.9)d,经过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妊娠者在接受依沙吖啶引产的同时,服用米非司酮以及米索前列醇两种药物辅助引产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量,进一步缩短孕妇的住院时间,不仅方便而且安全。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实践提供一种药学监护模式,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本文就临床药师通过对一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治疗进行了监护,并及时跟踪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积极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同时为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建议。因此临床药师可协同临床医师通过对重点案例的分析,优化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提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能力和药学服务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刘二平;章小燕;张克良;钱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5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5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肺叶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及免疫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128例患者痰菌转阴率为75.78%,病灶吸收率91.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47%;对照组128例患者痰菌转阴80例,转阴率62.5%,病灶吸收率79.69%,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免疫指标等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行左氧氟沙星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好,相较于外科手术更能快速改善患者病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嗅觉功能的改变。结果120患者总有效率为95.8%(115/1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11/120);术后1年复发率为5.0%(6/120);治疗前后嗅觉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用于老年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安全可靠,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对患者的嗅觉功能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拉西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拉西地平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拉西地平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偶测与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Fib、HbAC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采用拉西地平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维持了患者血糖的正常水平,且轻微升高了患者的HDL-C,具有抗氧化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冯先义;程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胸腔镜在食管癌手术中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18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先采取左侧卧位,胸腔镜下引导下完成食管的游离和相应淋巴结的清扫,胸部操作完成后,更改为平卧位,利用腹腔镜完成腹部胃的游离,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裂孔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胃造瘘以吸除胃内容物、空肠造瘘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无中转开胸,总手术时间190~395min,平均280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300mL,住院期间1例患者死亡。术后有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乳糜胸,l例于术后第4天发生颈部吻合口漏,1例出现胸腔瘘。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道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戈;张献;李威;刘金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