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护理工作风险管理计划

齐亚杰;郑蕾蕾;胡桂玲

关键词:护理工作, 风险管理, 计划, 降低, 危害
摘要:目的:医院护理工作风险管理计划目的就是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管理的职责,制定风险管理的措施,确定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活动以及为风险管理提供完整行动纲领的计划。方法笔者运用矩阵的方法和原理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对自己所工作的医院存在的护理工作风险进行识别、量化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来消除或减低风险。结果发生频率高的风险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高,对医院的影像也大。笔者总结出了10类工作的风险因素,患者安全风险发生的频率高,产生的后果程度严重。结论制定医院护理工作风险管理计划,有利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通畅快捷地应对各种风险。能够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各种风险所造成的危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腹泻病120例病原分析

    目的:该文探讨小儿腹泻病120例,探究其病原因素。方法选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20例腹泻患儿设为观察组和120例无腹泻患儿设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学检测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手段,对于诱发小儿腹泻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小儿厌食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多为感染性腹泻,且两组患者发病年龄以7个月~2周岁之间居多,且结果显示发病时间多为11~12月之间。将两组患儿标本进行送检,其中观察组显示致病菌11例。占比例为9.17%,轮状病毒阳性为53例,占比例为44.17%,对照组显示致病菌2例。占比例为1.67%,轮状病毒阳性为15例,占比例为12.50%,观察组在以上相关因素上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小儿腹泻的病因较多,研究显示多以感染性腹泻为主,且轮状病毒阳性感染比例较大,为可以有效防止腹泻病的发生,调查小儿腹泻病相关因素影响对于控制腹泻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利用EAP拓展疾控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

    该文首先对EAP理念进行了探讨,随后从利用EAP拓展疾控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入手,阐述和分析了利用这一新理念去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原则,希望对疾控中心的发展会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作者:周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系统化管理对于预防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对于预防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必要性。方法2014年手术室开始施行系统化管理,以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对2015年1—12月间以及2014年1—12月间实施管理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开展系统化管理前后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质量。结果开展系统化管理前外科手术患者6397例,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患者53例,感染率为0.82%,开展系统化管理后外科手术患者7564例,出现手术部位感染50例,感染率为0.66%,管理后较管理前手术部位感染下降了0.16%,开展系统化管理前外科手消毒、普通洗手、空气、物体表面监测以及环境卫生合格率均明显升高。结论采取手术室系统化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手术室院内感染,减少手术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范舒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绩效管理对员工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绩效管理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1月—2015年12月间对多地区共15所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对医院相关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目标明确、目标参与、工作支持、工作反馈、绩效工资、绩效考核、绩效奖励、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相关内容,根据医院类型、等级状况,对比不同医院绩效管理状况,对医院绩效管理提供相应的建议。结果公立医院员工目标明确度、工作满意度与民营医院相比明显较高,P﹤0.05。民营医院员工工作支持度、工作反馈度、绩效工资、绩效奖励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明显较高,P﹤0.05。三甲医院目标明确度、组织承诺方面与二甲医院相比明显较高,P﹤0.05。三甲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二乙医院相比明显较高,P﹤0.05。二甲医院组织承诺与二乙医院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不同类型医院、不同等级医院绩效管理下员工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可根据医院实际状况提出针对性绩效管理措施。

    作者:刘娜;韩靖;薛淑红;高德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管理

    目的:为有效改善临床抗菌药物过量使用、滥用现状,对医院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特性管理。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开具抗菌药物的处方,并从2015年开始进行抗菌药物耐药性管理,观察管理前后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常用药物耐药性情况。结果管理后常见的头孢菌素、青霉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均有明显减少;管理前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在60%以上,管理后耐药率有降低,大肠埃希菌管理前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有较高敏感性,管理前对其他药物耐药性在75%左右,管理后耐药性明显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较低,但管理后耐药性有出现降低。结论通过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药物过量使用以及滥用情况,使细菌耐药性降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郝雁;纪明;谭海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陪送患者检查过程中应用

    目的:探讨来我院接受检查的患者及其家属在陪送检查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对自2015年1—2015年10月近1年来该院接受检查的患者共5876名作为研究对象,1~5月份共陪检患者3844名设为优质护理组(以下简称优组)实施优质护理;6~10月份共陪检患者2032名设为常规护理组(以下简称常组)实施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检查时间,配合程度,中途中止率以及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优组的满意度为95.7%(3679/3844),常组满意度为83.0%(1687/2032),差异显而易见(Z=0.658,P<0.05)。优组平均检查时间(1.21±0.38)h明显低于常组(2.88±0.75)h,差异显著(t=3.41,P<0.05);优组配合率98.0%(3769/3844)显著高于常组95.07%(1932/2032),差异显著(χ2=40.58,P<0.05);优组中途中止人数(10人)明显低于常组(45人),差异显著(χ2=54.76,P<0.05)。优组健康知识得分达标率为91.57%(261/285),与常组78.95%(105/1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在陪送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满意程度,而且还能够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程度,减少中途中止的情况发生,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

    作者:王祎祎;姚宏燕;陈旭;余军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该院自2015年7月开始在门诊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选择2015年7—12月期间该院产科门诊接诊的48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2015年1—6月)该院产科门诊接诊的4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和孕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期饮食、孕期运动、孕期注意事项、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孕产妇孕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有利于提高门诊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段金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民营医院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对策分析

    民营医院存在大量的全科医生,根据相关政策他们可以多点执业。但是在实践中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存在一些障碍。民营医院的性质决定了不希望其全科医生多点执业,民营医院的大多数全科医生对多点执业心存顾虑。在目前公立医院大多数医生都不愿意多点执业的情况下,民营医院全科医生多点执业更难实现。因此,政府应该牵头鼓励和促成民营医院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出台一些指导性的利益分配政策,防控民营医院全科医生多点执业中的医疗风险,加强对民营医院全科医生私自多点执业的监管,推动国家多点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

    作者:司庆燕;田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质控管理用于中药药品管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质控管理在中药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方法以2013—2015年度该院中药药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2014年度对中药房采取常规管理方法,作为对照组,2014—2015年度对中药房采取质控管理方法,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方法中药药品的质量维护情况及工作人员对两种管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药品的质量维持明显好于对照组,药品变质变性情况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工作人员对本组管理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药品管理中应用质控管理,药物质量的维持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教学与规范化培训探讨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外科手术治疗逐渐向以腔镜技术为主的微创治疗方向发展。在泌尿外科当中,内镜诊疗是常用的一种诊疗手段,主要包括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腹腔镜等,腹腔镜手术获得快速发展。得益于腹腔镜诊疗技术的优越性,此项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治疗当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泌尿外科技术的诊断和治疗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刘孝东;王耀众;谢波涛;张建华;申吉泓;陈剑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童医院血液科护生临床带教方法及教学目标探析

    培养高水平实用型的护理人才已成为现阶段临床科室进行实习带教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该文的目的,就是对血液科护生在做临床带教时采取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培养出临床方面实用型、专业化的护理人才。实践中,该院所采取的带教措施主要为对带教老师的资格做严格的认定,定期对取得的效果做出评价,且根据血液科护理具有的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并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方法,同时,突出带教的特色,使护生的潜在能力充分显现出来。只有科学带教,才能提高独立运用思维来分析、处理问题的水平,增强临床上的操作能力与综合能力,从而将角色进行成功的转换,使其成为高质量、高水平的的临床护理有用人才。

    作者:李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自2009年深化医改的提出到2012年新的《医院财务制度》的实施,公立医院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制度对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几年来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该文通过对成本核算的现状分析,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夏海萍;张晓斌;郭丽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疗信息系统应用于传染病报告管理中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医疗信息系统应用于传染病报告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一家市级综合医疗机构2015年1—12月作为研究阶段(已将医疗信息系统应用于传染病报告管理中)。选择该院2014年1—12月作为对照阶段(未将医疗信息系统应用于传染病报告管理中)。观察对比两阶段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以及报告卡准确率、完整率。结果研究阶段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与报告及时率分别为100.00%、98.37%,均高于对照阶段的98.36%、92.50%(P<0.01)。研究阶段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准确率与完整率分别为99.67%、95.92%,均高于对照阶段的95.42%、85.00%(P<0.01)。结论医疗信息系统应用于传染病报告管理中显著提高了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完整性、时效性与准确性,强化传染病管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康锴;李凤丽;吴琼;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PDCA管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研究PDCA管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放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管理与路径化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行为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显著要高。结论 PDCA管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记南;张建;李修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呼吸内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管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管理策略。方法选取该院呼吸内科的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对患者的护理安全。结果安全隐患主要有:操作不到位、意外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护理失误等。结论完善护理常规、制定监控体系、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制定应急方案等。以上措施均是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管理策略,且取得了一定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互联网医疗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影响

    互联网医疗在颠覆传统医疗的同时,已经对线下的医患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文简述了基于互联网医疗技术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现实需求,就其在丰富医患社会角色,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以及改善医患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变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蔡博宇;徐志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对策

    目的:了解血透室常见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针对其给予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方法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选取该院的血透室作为研究基地,30名护理人员和90例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护理风险管理未干预前的统计结果作为对照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的临床统计结果作为观察组。每3个月对护理质量和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分析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和如何加强风险管理。结果接受调查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风险管理的满意程度(97.31%)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66.5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力度后,观察组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透析患者;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大护理风险管理力度显著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风险管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方方;彭红艳;钟惠琴;叶红;沈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医院西药库药品管理的方法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医院西药库药品管理的方法,为提高医院西药库药品管理质量提供借鉴依据。方法于2014年1—12月,该阶段内该院西药库药品管理过程中采用ABC分类管理法进行管理;2015年1月起,该院西药库药品管理方面对ABC分类管理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引入了CVA分类管理法,采取CVA分类管理法对西药库药品进行管理,收集2015年1—12月的数据。对比两个阶段的年采购药品种类、安全库存周期、年采购金额、年采购次数、采购周期、盘点工作量、库存周转率、库存均值、断货率。结果与2014年1—12月相比,2015年1—12月的年采购药品种类明显增多(P<0.05),安全库存周期、采购周期均明显缩短(P<0.05),年采购金额、年采购次数、盘点工作量、库存均值均明显减少(P<0.05),库存周转率明显提高,断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医院西药库药品管理中,可采取CVA分类管理法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西药库的库存周转率,降低断货率,全面提高西药库工作效率。

    作者:郭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某校大学生与正畸医生对错畸形的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正畸医生与长春市某高校大学生对错畸形的感知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长春某高校医院口腔科门诊接收的186例大学生作为该次调查的研究对象,采用人口调查及自评两种问卷形式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主要工具包括牙齿健康因素(dental health component,DHC)、牙齿美观因素(aesthetic component,AC)和正畸治疗的需要指数量表(index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IOTN),比较正畸医生与大学生两种人群对错畸形的感知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相关因素。结果①比较所选大学生对DHC正畸的需求强度,24例(12.90%)为强烈需求,162例(87.10%)为不强烈需求,二者之间差异明显;②比较所选研究对象对AC正畸的需求强度,32例(17.20%)为强烈需求,154例(82.80%)为不强烈需求,二者比较差异显著;③比较所选大学生中对DHC及AC正畸需求的性别比例,女性与男性的需求程度之间无显著差异;④调查对象的父母学历均在高中及以上者对DHC正畸的需求强烈程度显著高于父母学历均在初中及以下者。结论正畸医生与大学生之间对错畸形的感知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影响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认知程度及其父母所受教育水平。

    作者:刘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技巧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护士与临床科室进行沟通的技巧。方法对在该院供应室工作的在职护士30例进行调查,了解其与临床科室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传统沟通护理模式进行整改,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终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做出的一系列整改措施,有效地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积极性。结论通过对临床及供应室护士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后,有效改善了交流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洪丽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