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人流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任丽梅

关键词:人流手术, 人性化护理, 应用, 体会
摘要:目的 为了讨论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人流患者的临床护理是否有一定影响.方法 将我院挑选出的部分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在考虑年龄、性别、工作经验的影响因素下,将他们分为护理组和比照组.对护理组的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护理理念教育、护理技术提高训练、延续化护理服务理念的学习等具体的培训内容.对照结束后对两组人员所护理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人流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和医嘱依从性,后整理评分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护理组的患者的焦虑评分较低,临床护理效果较好.结论 在人流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服务理念,开展人文教育工作,可以促进改善人流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在患者护理的日常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护理理念,是一种实用性、操作性都较强的优质护理理念.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给予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以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脑室无明显受压,中线结构复位成功,无复发.结论 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极佳的临床效果.

    作者:苗林;夏吉勇;李志强;丛文凯;任雅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化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优质化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针对性的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之后其血气指标改善显著,较对照组优势显著,且肺功能评分明显上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升其肺功能评分,促进其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 整理我院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传统组,每组各51例患者,传统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加用健康教育路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遵医嘱行为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11%,传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3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遵医嘱行为都明显的优于传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医学知识与技能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对患者的手术和术后康复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进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陈红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在护理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实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4)与实验组(n=24),参照组患者护理中予以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增加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经护理后出现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优于参照组经护理后出现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8.26%,经统计学分析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满足患者实际需求,提升治愈与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李慧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建立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促进现代医院健康发展

    研究分析医患关系沟通交流的特点和沟通不良引发医患纠纷的原因,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相互融洽、理解、信任、支持等和谐关系与完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调处机制,是改善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医惠沟通,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尊重医患双方权利,正确对待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合理规范医疗秩序.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引起全社会共鸣,是减少医惠纠纷的关键,是控制医疗纠纷的目标对策.

    作者:谌英;荣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龄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对高龄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观察及护理经验加以分享.方法 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高龄脑卒中患者120例,年龄75~98岁,平均年龄(81±9.8)岁,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32例.对高龄患者要加强基础护理,向家属讲诉误吸的危害,预防误吸的方法.在喂食、饮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向家属讲诉鼻饲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配合,对高危患者尽早采取鼻饲,降低误吸的风险.利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对患者误吸风险进行评级.低、中度误吸风险患者以健康教育和指导为主,高误吸风险患者应尽早放置胃管,进行鼻饲以降低误吸风险.结果 根据SSA评分,本组患者低误吸风险29例,中度误吸风险46例,高误吸风险45例.共发生误吸13例,占全部病例的10.8%,无窒息、死亡病例.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逐渐衰退,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吞咽时间明显延长.神经科患者由于本身疾病特点及使用药物的影响,发生误吸的风险更高.通过SSA量表进行评分,明确了患者发生误吸风险的高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高龄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风险.

    作者:刘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24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按储存温度的不同分为常温保存组(n=120)与低温保存组(n=240),比较两组在保存24 h、48 h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红细胞压积(HCT)指标变化,同时和正常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 常温保存组血常规参数中PLT、HCT在保存24 h、48 h后明显高于正常值;低温保存组血常规参数中PLT、HCT在保存48 h后明显高于正常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温度和时间均会对血常规参数的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相对而言,低温保存效果更好,但也需尽快完成检测,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刘俊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固本通络方治疗激素抵抗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固本通络方治疗激素抵抗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SRN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SRNS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及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固本通络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包括CysC、UA、Cr、BUN、24h尿蛋白定量).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CysC、UA、Cr、BUN、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ysC、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2组患者的UA、Cr、BU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固本通络方治疗激素抵抗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CysC、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美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放射科上报肺结核疫情存在的问题及干预措施

    上报肺结核疫情,是放射科医师的法定责任和义务.目前,肺结核疫情上报存在报告卡填写质量差、漏报及瞒报、重复报卡、无专人负责管理等现象.主要原因是肺结核病疫情上报使用纸质报告卡、放射科医师传染病意识淡薄、上报肺结核疫情没有经济效益、对于肺结核诊断及上报的标准不清.为提放射科肺结核疫情上报的质量,要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网络化直报,强化肺结核病的影像诊断,理清肺结核疫情上报标准,建立肺结核上报制度及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强化肺结核病疫情上报意识,完善患者就诊信息.

    作者:王德华;兰军;肖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调肝健脾法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调肝健脾法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90例作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原则分组,治疗组(n=45)实行中医调肝健脾法结合新辅助化疗治,对照组(n=45)单纯采取新辅助化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是91.11%,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89%,生活质量评分是(88.92±5.2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是73.33%,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4.44%,生活质量评分是(67.49±6.25)分;2组患者上述指标的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中医调肝健脾法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可减少化疗所致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作者:李英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目的 探讨临床手术护理运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同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同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44例,分为两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2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手术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视力恢复的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视力恢复的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手术护理运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同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勇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体位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90例)和观察组(n=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仰卧位,观察组予以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SHS发生率为20.00% (18/90),观察组SHS发生率为4.44% (4/90);经x2检验,观察组的SH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行剖宫产的产妇中实施体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上肢水肿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上肢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10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上肢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2.9±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5)分.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上肢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许妮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应用及术后护理

    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并归纳其术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例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为观察组,应用经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的则为对照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下降,数据差异较大,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经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出血量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为达到巩固手术疗效、加快患者康复的目的,还需积极做好其术后护理工作.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E丸并外擦复方SOD熊果苷酸霜,实验组43例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1%,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I评分均有下降,且实验组MASI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较常规疗法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玉丹;刘越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各种类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利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62例患者,其中0型肌瘤20例,Ⅰ型肌瘤25例,Ⅱ型肌瘤17例.观察术中情况、手术效果、术后妊娠情况及并发症等,并随访6~36个月.结果 62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总满意度95.2%,所有患者术中无大出血,无子宫穿孔发生,术后感染1例,子宫粘连1例.0型Ⅰ型患者45例肿瘤全部切除,Ⅱ型患者10例肿瘤全部切除,7例肿瘤大部分切除,切除范围>70%,术后残留肿瘤无增长.有生育要求者26例,妊娠17例,生育12例.结论 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佳手术方式.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病例”在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联系临床病例的教学效果.方法 对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级进行传统教学法和联系病例的教学方法对照.结果 联系临床病例教学方法的班级在教学效果评价和解剖实验和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职护理的解剖学教学中适当联系临床病例对教学有促进作用.

    作者:周正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3种甘草酸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3种甘草酸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选择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为A组采取甘草酸二铵治疗,1组为B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1组为C组采取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各30例.结果 C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较之A组及B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A组比较,B组的改善效果更佳(P<0.05).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提示C组高,B组其次,A组低(P<0.05).结论 3种甘草酸制剂中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为理想,临床可优先选择该制剂进行治疗.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外科收治的89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然高于对照组(x2=23.167,P<0.05).结论 临床中对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相比常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凤花;王凤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 对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针对性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间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样本500份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实验室检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发生情况,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同时,将其按照控制措施实施前(2016年7月~12月)、控制措施实施后(2017年1月~6月)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250份样本,比较其各自的质量问题发生率及不同影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500份接受检验的微生物标本中,共计62份出现质量问题,质量问题发生率为12.4%,其中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质量问题发生率分别为21.2%和3.6%,控制措施实施后的质量问题发生率显著下降,与实施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造成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包括了样本因素、操作因素、操作人员因素、仪器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其中以操作因素的占比高,为3.5%,但与其他因素的占比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控制措施实施前后,各因素占比也均有降低,但只有样本因素、环境因素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检验过程中,其检验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把握这些因素并实施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不良问题的出现,提高检验的准确度.

    作者:卢舒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