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光亮
随着出生缺陷成为我国婴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它对我国人口素质、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谐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产前筛查的目标疾病主要是危害严重、能进行产前诊断、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一些疾病.通过染色体、超声等综合检查确诊,将被劝告终止妊娠,从而可避免残疾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薄芝糖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丹东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甲亢患者76例,随机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样本均采用甲巯咪唑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薄芝糖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本资料、甲功五项及临床症状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的甲功五项指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均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应用薄芝糖肽治疗甲亢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甲巯咪唑.
作者:管秀颖;彭程程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 对172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低血压进行观察和全面护理.结果 本组172例,在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适时护理中通过医师和护士的精心护理和临床观察,166例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仅有6例因个人原因再次发生低血压.所有康复的患者未发生因血压过低而引起的窒息、猝死等情况.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控制好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8例原发于肺的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镜下肿瘤组织主要由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中间型细胞3种细胞组成,以不同比例混合存在.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示CKp、CK8/18、CEA和EMA(+),TTF-1、NapsinA和P63(-).结论 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肿瘤,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标记,需与肺的其他肿瘤鉴别.
作者:晏红;向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中药煎煮机煎煮清热除湿汤标准化操作流程.方法 采取正交试验法设计并进行数据分析,测定汤剂的干浸膏含量,以及利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和浸泡时间制剂中龙胆苦苷和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龙胆苦苷在0.0636~1.08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17%;黄芩苷在0.2701~0.9359μg范围内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33%.结论 通过正交试验法设计并优选出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以及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清热除湿汤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金钢;李照福;王宏蕾;马园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评估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我们急救中心救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之中4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干预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对照组与干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秋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探讨门诊静疗患者的护理需求及改进对策.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门诊患者80例进行研究调查,对其护理需求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患者对于护理主要的需求是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75例,占比93.75%,想要了解药物作用,有70例,占比87.5%,以及输液是否安全,有68例,占比85.0%.结论 对于门诊静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重视其护理需求,在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地同时,针对不同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门诊患者静疗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圆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桡骨远端骨折常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发病率较高,病情较为复杂,占比急诊处理骨折1/6且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患病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以下不良后果:腕部疼痛、前臂旋转受限以及下尺挠关节不稳定等,临床上对于桡骨远端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已达成共识,但对于尺骨茎突骨折是否必须进行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而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治疗未见报道.2015年7月作者收治1例患者对尺骨远端粉碎骨折给予克氏针支撑固定,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宝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78只患眼)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实施激光虹膜切除,研究组切除虹膜后行激光虹膜成形术.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研究组眼压、前房角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眼压、前房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尹晓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干预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与常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便于能够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法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接收并治疗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86例,对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以后,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GCS评分和患者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与之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通过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治疗的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治疗的预后,可以大大的推进和普及使用.
作者:魏东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往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65例,给予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三药联合口服治疗,观察其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较前也有较显著的降低.前后统计具有较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寒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其均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时间为2015年8月21日至2016年7月30日,根据其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者护理结果 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小儿患者的体温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小儿患者的再次惊厥、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出现高热惊厥后,为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其更好的康复.
作者:马君一;潘红;唐福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急性肾损伤(AKI)的理想时机和剂量.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AK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CRRT治疗剂量分为A组[25 mL/(kg?h),30例]、B组[35 mL/(kg?h),30例]和C组[45 mL/(kg?h),30例].观察三组疗效,统计生存率及肾功能恢复率.结果 B组生存率(36.7%)和C组生存率(46.7%)均高于A组(20.0%),C组肾功能恢复率(40.0%)明显高于A组(16.7%)和B组(26.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AKI-Ⅰ期)予以患者大剂量[45 mL/(kg?h)]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及肾功能恢复效果,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文;金守兵;史克平;吴冬 刊期: 2018年第18期
本文阐述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背景、后抗生素时代的来临、微生态制剂及其保健品面临的挑战,以及有害菌和有益菌耐药性的防控措施.
作者:王世荣;郝玲;岳寿松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替硝唑局部用药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龈沟探诊深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龈沟探诊深度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促进患者好转及康复,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秋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进行探究.方法 此次研究抽取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70例,其入院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分组依据患者不同麻醉方法为基准.采用全身麻醉的35例老年患者为参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的3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组,后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判定.结果 研究组认知障碍发生率(5.0%)较比参照组(20.0%)更低,比对两组老年患者的睁眼时间和语言陈述时间,研究组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结论 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可以使其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得以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和实践.
作者:哈斌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8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医院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住院天数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0%,较对照组的10.00% 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在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瑷;潘晓;迟星云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以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联合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以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20例,单独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PR)、24 h尿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24 h尿蛋白以及CPR等指标水平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实验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以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利于保护肾脏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申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以脑卒中为例,综合比较分析不同医保付费方式与针灸治疗费用占比的关系,方法 采用数据性分析比较不同医保付费方式对于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费用的构成差别,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找出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医保付费方式下的针灸治疗费用占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费用占比较高,变化更小,更稳定.
作者:刘宏洋;邹竞 刊期: 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