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贴面及嵌体粘持器在修复体粘接过程中的应用

黄婕;林云红

关键词:嵌体及贴面, 粘接, 视野清晰, 操作方便
摘要:嵌体及贴面的广泛使用及临床效果较佳使其得到肯定,为使得此类修复体粘接时能够视野清晰,高效迅速,对探针进行改良,运用于修复体的粘接,提高了临床操作效率,取得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休会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及护理休会.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中心进行无偿献血且发生不良反应的38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献血不良反应者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导致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分类统计各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占比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8例患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发现:心理因素(36.84%)和身体因素(39.47%)占比均较高,显著高于环境因素(10.53%)、操作因素(7.89%)和其他因素(5.26%),差异显著P< 0.05.结论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较多,应积极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作者:张冬薇;李姣姣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并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治疗骨折及关节脱住手法复位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和关节脱位需要进行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随机抽取其中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而B组患者则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B组患者在麻醉起效用时、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Sp02、HR、MAP值)均明显好于A组,麻醉效果也好于A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折与关节脱位需要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不仅可以缩短麻醉起效用时、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而且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明显降低术中疼痛程度.

    作者:陈献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应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应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10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西药联合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治疗效果;血压降至达标范围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压状况;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降至达标范围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血压状况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状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应用效果确切,降压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球囊压迫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观察两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情况,记录两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再出血、宫腔粘连、子宫血液循环不良、疼痛等.结果 观察组产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有2例发生产褥病,产褥病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有7例发生产褥病,产褥病发生率为23.33%,两组患者产褥病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x2=8.2157,P<0.05).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3.33%稍高于观察组6.67%,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可靠,可迅速止血,降低出血量和输血量,且手术时间更短,更利于患者恢复,同时并发症与传统球囊压迫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无明显差异,因此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彦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痛风的中医中药疗法和中医食疗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严重可致畸形,肾尿酸结石及痛风性肾实质病变,属中医的“痹症”、“厉节病”范畴.西医治疗痛风虽然有一定作用,但其不良反应较大,因此患者耐受性差.中医在治疗痛风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既可以使用中草药辨证论治,又可以采用针灸等外治法.还可以在日常生话中注意饮食调摄,通过食疗调养改善.其治疗成本低廉,无明显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徐秀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在微创乳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在微创乳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80例微创乳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常规组实施围术期一般护理,全面组实施围术期全面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出血量、旋切次数、总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情况、焦虑情绪、生活质量.结果 全面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 0.05;全面组出血量、旋切次数、总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P< 0.05;干预前两组疼痛情况、焦虑情绪、生活质量相近,P> 0.05;干预后全面组疼痛情况、焦虑情绪、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围术期全面临床护理干预在微创乳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旋切次数和出血,减轻不良情绪和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高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护理对策备受瞩目.目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护理成为医院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马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研究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此次研究将对8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治疗,82例病患均为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接诊,均符合此次研究选择标准.分组依据为硬币法,两组各41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采取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使用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显示总有效率为95.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为(916.34±68.27)次、QRS波时限为(0.071±0.011)s、PR间期为(0.142±0.003)s、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为优异(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也显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郭万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通心络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通心络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20例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心绞痛患者,以随机原则作为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细胞间黏附因子、血管黏附因子和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均处在同一水平上,P> 0.05.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两组相当,P>0.05;但细胞间黏附因子、血管黏附因子和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的每搏输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均处在同一水平上,P>0.05.治疗后的每搏输出量,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通心络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绞痛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和心功能.

    作者:王冬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 探究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260例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速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1.54%,对照组患者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10.77%,观察组患者术后速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08±1.8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46±2.35)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46% (P<0.05).结论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与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有效降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曹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PCOS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其相关发病因素的探究

    目的 观察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探究PCOS患者的相关发病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PCOS患者100例,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两组,达英-35治疗50例为1组,达英-35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50例为2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100例患者的相关发病因素.结果 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1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发现家族遗传因素、不良心理及精神因素、不良生活及工作环境因素与PCOS患者的发病相关.结论 达英-35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效果显著.PCOS患者的发病因素有多种,家族遗传因素显著高于其他因素.

    作者:徐汶津;欧风荣;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观察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3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癫痫发作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不良情绪,降低癫痫的发作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左黛堃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实施护理干预进行效果分析,从而得出更好的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为对照组组(A组)和观察组(B组),其中A组的50例患者只采取常规的药物护理方法,B组的50例患者在采取常规药物护理的方法的基础上还采取了相应的运动疗法的护理干预,后通过观察记录,记录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和用量、糖尿病患者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量的强度等方面,从而得出结论.结果 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B组患者的疗效明显要高于A组的疗效(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采取和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较为有效的提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蓝墨云班课在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本文以蓝墨云班课APP与外科护理实践教学相结合,探讨移动教学模式在学生自主学习、操作能力、教学互动及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望;缪礼红;唐婵;凌启;晏燕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究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糖尿病筛查为阳性的360例孕妇,其中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有38例(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有效的饮食控制.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糖尿病筛查为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终止妊娠的方式以及胎儿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饮食控制后血糖控制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方式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糖尿病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饮食控制能够改善胎儿发育情况以及终止妊娠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7例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施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无效15例,好转10例,临床治愈32例,总有效率为70.18% (42/57);观察组无效4例,好转16例,临床治愈37例,总有效率为92.98% (53/57);经x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 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近两年收治的76例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营养支持模式的差异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单纯肠外影响支持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对比,实践可知,B组的各项数据明显高于A组.对两组患者病发率分析,B组优势明显.两组患者满意率分析可知,B组满意率为92.1%,B组的满意率高于A组.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方式,能改善患者营养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让患者尽快恢复,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嬉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安全注射在临床使用中的体会

    目的 探讨安全注射的措施及意义.方法 我院在2016年3月开始进一步完善安全注射制度,加强注射环境建设,加强对护士进行安全注射的针对性培训,提高其安全注射的概念,规范其安全注射的行为,同时加强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后比较了干预前后护士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情况、护士针刺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注射环境及护士注射操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护士对安全注射的认知度显著提升(P<0.05);干预后近一年内护士针刺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干预后患者对注射环境及护士注射操作的满意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 加大安全注射的管理力度,是对护士与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应予以重视.

    作者:曹丽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急性脑梗死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参与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采取硬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4.4%)较对照组(72.2%)更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 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改善肢体运动能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程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依托咪酯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血浆皮质醇及术后认知功能水平分析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全身麻醉的普外科手术患者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应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组30例,应用依托咪酯及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皮质醇水平及认知功能MMSE评估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麻醉后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认知能力损害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依托咪酯应用于普外科手术静脉麻醉,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