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刘海英;金文影;邱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 成功率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措施,帮助大家熟悉急救各种流程,帮助实施专业急救护理,为临床抢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抢救成功率,并未今后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参考经验.方法 本文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抢救方案,其中包括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吸氧、镇静止痛、建立静脉用药通道、监测病情、送入入院治疗等.结果在住院前有效的实施急救护理,40例资料患者就只成功率可达到95.6%以上,病死率在4.4%左右.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症,其发病率、病死率高,实施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病死率,对于提高挽救患者的声明来讲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外伤合并HIV感染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急诊外伤合并HIV感染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职业防护,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职业暴露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外伤合并HIV感染患者的护理临床资料,总结该类患者所给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120例急诊外伤合并HIV感染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并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115例抢救成功,成功率高达95.83%,5例由于术后脏器严重损害死亡,仅占4.17%,均未发生职业暴露,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有效的职业防护.结论 急诊外伤合并HIV感染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及防护,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许萌;田喜平;张爱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 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31例,对这3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了解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及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而为临床干预提供可靠性的数据参考.结果 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龄、吸烟、酗酒、流产史及剖宫产史,胎儿的妊娠结局不乐观,其主要包括早产、窒息、新生儿死亡以及死胎等.结论 在临床上,针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应做到及时确诊、及时干预,通过对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降低产妇的生产风险,大程度的确保产妇生产的安全,促进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作者:李凌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驱虫中药治疗小儿尘螨咳嗽1例

    目的 对驱虫中药治疗小儿尘螨咳嗽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 以我院2014年7月收治的1例小儿尘螨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给予其给予氯雷他定与孟鲁司特进行药物治疗,未能取得显著效果.随后给予驱虫中药驱螨,同时采用自拟止咳化痰中药方剂进行调理.结果 此例患儿经过1周的驱虫中药治疗后,低热及咳嗽等症状出现好转,疗效显蔻在治疗2周后得到痊愈,且经过半年的随访,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 采用驱虫中药对小儿尘螨咳嗽患者展开治疗,可起到较为满意的除螨止咳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本研究中的病例较少,只是个案,无统计学意义,还需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魏铁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免疫失败的常用原因分析

    目的 总结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免疫失败的常用原因.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镇卫生院卫生防疫科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人群有8000人作为观察对象,经过随访乙型肝炎五项检测,发现有个别人没有产生抗体,分析其原因.结果 8000人中,有75人没有产生抗体,发生概率为0.94%,发生的原因较多.结论 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后不产生抗体的发生概率较低,原因较复杂,应做好对免疫人群的解释教育工作.

    作者:毕合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我院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三磷酸腺苷进行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取普罗帕酮进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70例患者心律转复58例,有效转复率为82.9%,复率时间为2.0~36 min,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例咳嗽,2例胸闷、1例低血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对照组70例患者心律转复52例,有效转复率为74.3%,复率时间为10.5~60 min,不良反应方面:3例咳嗽,4例胸闷、2例低血压,3例呕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1%,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普罗帕酮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艺凝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2年~2014年在我院治疗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将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疼、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及肠道梗阻等,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96.7%,CD34阳性率83.3%.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肿瘤细胞形态、结构复杂多样,免疫分析呈阳性表达,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娇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体检信息网上查询发布系统在医院健康体检中的运用

    目的 为了能够满足大众对健康体检的需要,研发医院健康的体检系统,保证医院健康体检能够有序进行.方法 使用C/S结构,运用Oracle9i数据库与Power Builder9.0开发系统.结果 科学有效的使用该系统同时应用在健康管理中心,能够大限度的简化工作流程,不断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结论 运用此系统功能的晚上,可以有效满足医院健康体检的需要.

    作者:宗毅;李洁;王海军;李守一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两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呼吸机辅助高浓度吸氧与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探讨呼吸机辅助高浓度吸氧治疗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住院患者共9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以呼吸机辅助高浓度吸氧;对照组予以高压氧舱治疗,两组在入院后即给予防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代谢、防止并发症和后发症治疗.结果 经治20d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同.结论 与高压氧治疗相比,呼吸机辅助高浓度吸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取得同样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国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实施恶心与呕吐护理、腹胀护理、心理护理、尿路感染预防护理、切口换药护理及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等措施.结果 本组82例宫颈癌患者经过恶心与呕吐护理、腹胀护理、心理等综合护理,有效7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24%.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速度,还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红梅;张丽波;姜丽杰;罗军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重症非典型性肺炎患儿的治疗研究进展述评

    非典型性肺炎是全球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本病多在儿童中发病,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环境越来越差,导致非典型性肺炎在儿童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重症非典型性肺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患儿病程进展非常快,疾病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情况越来越严重,病菌耐药性越来越高,一度导致疾病的治疗出现瓶颈.本文将对重症非典型性肺炎患儿疾病治疗进展进行讨论,为患儿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

    作者:黎敏;苏敏贞;梁飞雁;李小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原位裂口切除加松解治疗陈旧性肛裂3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原位裂口切除加松解治疗对陈旧性肛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陈旧性肛裂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原位裂口切除加松解治疗治疗,比较分析2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为8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1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位裂口切除加松解治疗陈旧性肛裂患者,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深入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作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系统的护理,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费用、患者知识掌握评分、患者护理评价评分以及临床疗效上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作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护理综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阮玲玲;梁桂珍;李绮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护理中护患存在的沟通问题,总结出来有效的护患沟通的方法.方法 选取在神经外科住院的11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的资料进行总结性的分析,测量所运用的方式是用汉密尔顿的抑郁量表法以及汉密尔顿的焦虑表的测试的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来比较在实施了医患沟通后,在医院的医患纠纷的产生的概率,以及患者的焦虑情况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结果 实施护患沟通后整体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著提高.结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

    作者:皮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经腮腺前嚼肌径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 分析经腮腺前嚼肌径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护理配合及其效果.方法 择取在我院接受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的且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入院的患者16例,对这16例入院诊疗的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经腮腺前嚼肌径路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同时对护理配合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手术完成之后的第1周,16例患者均已经获得了良好咬合关系,而且患者的张口度在2.5~3.5 cm,经过了3个月的训练,患者的张口度已经能够超过3.7 cm.结论 经腮腺前嚼肌径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效果良好,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的细节护理以及体位护理,良好的手术配合对手术的成功完成非常重要.

    作者:田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分析甘露醇联合纳诺酮对高血压性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发作的患者给予纳诺酮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发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甘露醇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纳洛酮与甘露醇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格拉斯哥评分(GCS)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的格拉斯哥评分(6.34±0.97)分与对照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5.67±0.93)分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0.0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发作的患者给予纳诺酮与甘露醇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李邵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肺癌介入治疗的术后康复护理

    目的 探析肺癌介入治疗的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予以康复护理,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护理用于肺癌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江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并探讨动脉血气剩余血在危重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选取120例危重患者,依据生化检验血液来源部位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观察组在生化检验中使用动脉血气剩余血,对照组在生化检验中则使用静脉血.结果 两组总胆红素、总胆汁酸、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用血液共计2.4 mL,对照组所用血液为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危重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中使用动脉血气剩余血也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且检验中所使用的血液标本要显著少于静脉血,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王延华;佟丽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分险防范管理在基层医院普外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普外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菁外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带管患者193例,作为研究组.将实施风险管理前在我院普外泌尿外科的142例带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导管阻塞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积极的风险防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通畅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管道堵塞率、导管相关感染率等管道护理问题,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赵晓萍;刘晓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护理价值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观察组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介入治疗前、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护理质量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杨青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补液、对发热等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巴韦林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和胃纳恢复时间,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和胃纳恢复时间分别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患儿症状尽早缓解,且用药安全,值得借鉴.

    作者:周付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