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合氯醛不同给药方法用于小儿镇静检查中起效时间的对比

刘灵芝;梁祝英;李翠艳;郭丽丽

关键词:水合氯醛, 给药方法, 小儿, 起效时间
摘要:目的 评估水合氯醛不同的给药方法 在小儿门诊检查中起效时间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在门诊需10%水合氯醛镇静辅助行听力检查、心脏彩超和CT检查的患儿,辅助镇静方法有口服法、口服+灌肠法及灌肠法;观察在10 min内能达到效果的比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对比.结果 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起效时间灌肠法优于口服法及口服+灌肠法;发生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灌肠法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给药方法.结论 灌肠法用于小儿镇静明显优于口服法和口服+灌肠法方法,不良反应少,吸收快,值得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压监护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颅内压监护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血压监测,观察组采用颅内压联合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3.1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颅内压监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伊托必利联合达吉对老年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伊托必利联合达吉对老年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消化不良患者,根据不同用药方式分为两组,单用伊托必利的为对照组,联合使用达吉的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的评分以(3.52±3.17)分低于对照组的(6.68±3.31)分(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63%,与对照组的8.51%差异不大(P>0.05).结论 伊托必利联合达吉可对老年消化不良患者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朴仁女;赵冬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社会经济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医院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医院也逐渐认识到了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医院在新形势下的医疗档案管理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参考国内外医疗档案管理现状,就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当前医疗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作者:蔡厚伦;姜玉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50例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缬沙坦、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入院的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缬沙坦组和替米沙坦组,分别采取相应药物治疗,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替米沙坦组药-效比高于缬沙坦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缬沙坦、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但替米沙坦的用药成本更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侯鹏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颅内血肿术后颅内压监测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术后颅内压监测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颅内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8例ICP正常和轻度增高者全部成活,2例致残,10例中度增高者无死亡,致残2例,2例重度增高者死亡1例.结论 颅内血肿术后ICP监测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重要依据,颅内血肿术后给予ICP监测,可提高临床疗效,并评价预后.

    作者:陈赛喜;雷雪锋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浅谈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产科分娩期严重威胁孕产妇和婴儿生命安全的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其预防和治疗的手段,以及避免其发生的注意事项,旨在展现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基本情况,以期能够给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特别是是产科的同行们更好地处置剖宫产产后出血这一临床上世界性的难题带来一点借鉴.

    作者:苏鹤;许峰;焦秋芬;苏岩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100例,在秉承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将入组研究对象6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均在住院期间进行积极的临床治疗,与此同时分别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其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和80.0%,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干预在提高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作者:徐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微信平台在妇科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微信平台在妇科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在围手术期采取不同的健康宣教,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健康宣教,研究组为微信平台和传统宣教同时进行.结果 研究组有2例(5.0%)不满意,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结论 微信平台在妇科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医患间的沟通力度,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和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辛宇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GEMOX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GEMOX方案(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应用化疗治疗的6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病例,按照化疗用药分成对照组31例(5-FU化疗)和研究组34例(GEMOX化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和3个月、6个月和1年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6.29%)、6个月生存率(73.53%)和1年生存率(4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GEMOX方案能够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存状况,建议推广.

    作者:路颖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木香饮片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考察切片厚度和放置时间对木香饮片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定期测定木香饮片指标性成分含量.结果 在放置的6个月期间,各厚度的木香饮片指标性成分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厚度为2~3 mm木香饮片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小.结论 木香饮片不宜久放,比较适宜现用现切片;商品饮片如需较长时间放置,宜切成厚度为2~3 mm饮片.

    作者:张旭;陈翀;范冰冰;贾天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方法 对自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肾病患者72例,按照完全随即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周期为2周.2周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而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脏指标,值得临床医师推广使用.

    作者:王梦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对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7例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V-P治疗,并在术前、术后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7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引流不足,5例出现分流管堵塞,由于发现及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均得到显著改善.经过手术治疗及围术期综合护理,未有1例发生感染现象,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行V-P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通过对其展开严密、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促进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鲍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法分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各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3%比对照组81.8%高,且住院时间、发热、腹泻及脱水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应用的效果显著.

    作者:贾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满意度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2.98%,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48例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8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同时大大提升护理满意度,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井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患者,对于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子宫瘢痕位置的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找出其中出现误诊的原因、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结果 的特点.结果其中4例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术,6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成功,不需要使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结论 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但患者的出血较多,需要实施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

    作者:刘博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音乐疗法在PICC置管中对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讨论音乐疗法在PICC置管中对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科收治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80例,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将患者划分入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音乐疗法,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差异,并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SAS、SDS、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相比下实验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总满意率高达100.0%,相较于对照组的82.5%显著更高(P<0.05).结论 在PICC置管患者中施以音乐疗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疼痛,在PICC置管中具较强可操作性,建议临床重视与采纳.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作者:梁龙芳;杨根;檀鲁健;彭云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经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用药指导与健康教育.结果 经药指导与健康教育治疗后,或者恢复良好.病情均有所改善.结论 对患者支气管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者生活质量,促其顺利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霞;陈宏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综合治疗强迫症92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综合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单一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帕罗西汀-认知疗法综合治疗组(研究组).分别于入组时、治疗8周后、6个月后用Y-BOCS量表评定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痊愈17例(36.96%),显效23例(50.0%),好转4例(8.70%),无效2例(4.34%),总有效率86.96%;研究组痊愈11例(23.91%),显效25例(54.35%),好转6例(13.04%),无效4例(9.00%),总有效率78.26%.两组数据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相较于单纯的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的总和疗法可以更有效地减轻患者强迫症状,改善焦虑症状,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力,提供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庆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与分析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5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4例冠心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7例患者进行常规冠心病治疗,观察组的27例患者则进行双心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更为积极,其为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与基础.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