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军;王生燕
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期过后多数患者遗留有程度不同的偏瘫和失语症,致残率很高。在恢复期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较好回复患者肢体功能,可减少致残率,以防疾病的再次复发。在恢复过程中,虽然大多数患者神志已经清醒,但生理上的改变促使其心理发生改变,且心理改变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这一时期的治疗不是以药物为主,应以理疗、针灸、运动和合理的护理为主[1,2]。可见,临床护理在康复期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笔者总结分析脑血管意外偏瘫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李玉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临床教师队伍现状远远不能适应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因此从完善临床教师准入制度,优化临床教师队伍;临床教师先行“前素质教育”;培养临床教师创新意识;强化临床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构建临床教师职业发展平台五个方面入手,目的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践行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作者:赵志军;王丙增;马艳艳;张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人员给予加强职业防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本次试验研究阶段,上半年我们采用常规职业防护方法作为对照阶段,下半年使用加强后职业防护方法作为实验阶段,调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次数、幸福感及压力程度。结果实验阶段使用加强职业防护后,发生职业暴露次数降低,压力程度降低,幸福感上升,与对照阶段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人员加强职业防护可以有效地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减少工作人员精神压力,提高幸福指数。
作者:郝军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54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两组治疗后血糖控制率、血糖水平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率92.59%,对照组血糖控制率70.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均为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血糖控制良好。
作者:许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以来,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23例。对他们进行急救诊断并实施阑尾切除手术,比较、统计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显示,23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经过急诊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23/23),全部患者均已病愈出院。结论对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和阑尾切除手术,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作者:周学华;吴永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3例(49条患肢),应用腔内激光闭合大隐静脉主干,聚桂醇栓塞小腿浅表曲张血管,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肢酸胀感消失或明显减轻,浅静脉曲张消失,无皮肤灼伤,无隐神经损伤,无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5~12个月4例(8.16%)出现小腿局部静脉曲张复发,予门诊注射少量聚桂醇后消失。结论腔内激光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安全、有效,优势互补。
作者:徐艳群;葛玮;裴锐峰;丁轶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在心脑缺血治疗中产生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提供的心脑缺血动物实验模型,将其分为两组,即由结扎冠脉与垂体叶素复制引起的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组,称为1组;双侧总动脉结扎引起的脑缺血大鼠模型组,称为2组。给予1组行丹参酮ⅡA灌胃治疗,给予2组实行丹酚酸B灌胃治疗,观察两组T波绝对值等变化情况,并比较。结果两组大鼠在缺血指标方面比较,P<0.05,则其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脑缺血治疗过程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产生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按照临床需要进行选择相关药物,以此提高药物价值。
作者:李光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静脉血管刺激试验、肌肉刺激试验、过敏试验观察喜炎平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喜炎平注射液对豚鼠未见明显过敏反应,肌肉刺激试验中亦未见病理性变化,静脉血管刺激试验中,未发现血管刺激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该条件下是安全的。
作者:杨海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3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观察血浆置换和药物等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83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过有效地护理措施后,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病情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死率降低,效果良好。结论对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合适有效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痛苦。实践结果证明,护理对策有效可行。进而保证了接下来治疗进程和患者康复。
作者:许明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讨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来我院进行治疗并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的西药,并且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20 mg脱水并结合腰椎牵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汤剂独活寄生汤加减的中医治疗方式。1疗程7 d,在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丁杰;乔旭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性别对产妇心理及生理的影响导致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对产妇及家属通过对新生儿性别的要求调查结果及产后出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生产男婴的产妇明显少于生产女婴的产妇的出血量。二胎产妇更明显。结论新生儿性别对妇产后心理影响导致出血量增加,应加强乡村生育科学生育伦理学教育。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老年H型高血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及一般人群各160例,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检查,比较四类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结果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抑郁症患病率为四类人群中高(P<0.001)。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作者:邓志生;谭翌;杨小端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讨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糖尿病患者78例,经过治疗及护理,其中显效47例(60.26%),总有效率91.02%。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让患者掌握自身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缓解了患者的病情,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应该临床推广。
作者:贾淑梅;徐蕾;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临床专业课程,对其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培训、改进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护理学的教学质量。为了适应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培养新一代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临床人才的需要,应对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方法进行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李晓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儿保门诊对婴儿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干预效果。方法在重庆市城区随机抽取0~3个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干预组接受本研究的所有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保健服务,定期监测两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辅食添加时间及添加频次、睡眠状况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4~6个月龄辅食添加率较高(P<0.05),而对照组没有每天进食肉类、蔬菜、水果的频率较高(P<0.01);12个月龄时干预组婴儿白天睡眠时间较长(P<0.01),夜间睡眠时间较短(P<0.01),但两组全天睡眠时间无差异。结论儿保门诊可部分改善婴儿饮食生活习惯,而如何培养良好睡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文静;李开平;黄健;樊欣;赵妍;王念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桥本甲状腺炎(HT)又叫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淋巴瘤样甲状腺肿等,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HT起病隐匿,发病缓慢,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主因颈部不适感、颈部增粗或肿块前来就诊。HT常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再者因为其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了其超声表现复杂多样。本文回顾分析了80例经临床确诊的HT的超声图像特征,总结并探讨超声显像对HT发病不同时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博文;王青平;殷丽;王娟娟;桑志萍;许瑞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泽漆总黄酮超声提取法的佳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正交设计试验寻找超声提取法提取泽漆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以芦丁为考察指标,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泽漆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进行精密测定。结果乙醇浓度50%,物料比1∶25,超声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提取温度60℃为佳提取工艺。泽漆叶中总黄酮含量高,根次之,茎低。结论优选的泽漆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简便易行,快速灵敏,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磊;王天杰;董媛媛;张俊利;李玉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处方调配是医院药房基本的、责任重的工作,能否做好处方调剂工作即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准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又影响到医院服务质量。因此,做好处方调配是进行优质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本人结合自己在药房的工作经历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如何做好处方调剂工作问题进行了思考。
作者:金芝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和替吉奥联合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并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7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单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与替吉奥联合治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友;黄广清;赵晶;汪海岩;杜秀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患者,对其完成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老年HLP患者11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胰腺炎患者随机分组。A1组(观察组56例):常规护理+护理干预;A2组(对照组56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HLP患者在遵医嘱方面以及临床复发胰腺炎次数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两组HLP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在疾病复发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两方面,A1组老年HLP患者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在遵医嘱方面,A1组HLP患者表现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对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获得显著改善,临床疾病复发率获得显著降低,成功凸显临床护理干预价值。
作者:孟凡环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