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振霞;陆玲玲
目的 探讨巨大肺大泡与自发性气胸的鉴别,总结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近几年收治的3例巨大肺大泡患者,分析其症状、体征、X线及CT改变与自发性气胸的鉴别.结果 3例巨大肺大泡经手术切除均能达到治愈.结论 巨大肺大泡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治疗能治愈.
作者:翟爱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整合素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粘附分子,它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多种生理活动,它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关系十分密切.而卵巢癌仍旧是妇科肿瘤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现就整合素、粘着斑激酶与卵巢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范丽丽;薛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引起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生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取同期入院资料匹配的术后未感染会阴侧切患者作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术前、术中、术中因素的差异.结果 80例切口感染47例感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25例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在整个围手术期存在多种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因素BMI高、有基础疾病、胎膜早破、阴检肛查次数多、夏季手术;术中因素:产程长、非主刀医生缝合;术后因素:住院天数多(P<0.05);与应用抗生素无关(P>0.05).结论 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术前进行孕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控制体重指数合理范围内,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疾病,阴检肛查根据实际需要慎重选择;及时处理胎膜早破;提高会阴侧切缝合技巧,缩短产程;术后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哈斯图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必要的体能消耗,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没有痛苦,始终保持其尊容,并能够充分享受分娩得子的欢乐,这是人类一直追求的高品质生活的一个目标,当然,分娩镇痛是麻醉科医师进入产房完成的一项工作,离不开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通力合作,特别是对临产的产妇宣传分娩镇痛及实施分娩镇痛过程中的配合,助产士的作用更加优势凸显.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观察舒血宁与复方丹参治疗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粘滞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治疗后14天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疗效比复方丹参更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陈玉芳;王慧萍;杨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脑梗死是围手术期严重而并不多见的并发症.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脑梗死在围术期的发生率已有增加.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包括老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1].
作者:杜文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10例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完全的心电图分析,总结其心电图特点.方法 回顾20066.02-2008.10本院收治的10例成人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从病例中发现该病心电图改变呈现多样性和易变性,以心脏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多见.结论 传导阻滞可能与成人发生进行性心内膜纤维化有关.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进行性缺血及随后形成的瘢痕有关,常为致死的原因.
作者:侯玉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病人治疗的特殊场所,其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医疗效果,因此加强新护士的培训管理力度尤其重要.我院自2004--2008年之间有10名新护士经培训后固定在手术室工作,他们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根据本人对手术室工作的掌握,本文着重阐述了手术室新护士的存在问题与培训措施,希望对手术室的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作者:鄢敏英;赖雪英;潘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VEGF和TGF-β1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胃黏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对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者胃黏膜VEGF、TGF-β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48例患者中经胃镜检查无PHG13例,轻度22例,重度13例.阳性率72.9%.VEGF在重度PHG组与轻度PHG组、无PHG组及正常对照组(5.76±1.72,4.65±1.35,4.29±1.30,3.64±1.5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GF-β1在重度PHG组与轻度PHG组、无PHG组及正常对照组(6.72±1.41,5.69±1.24,5.49±1.66,5.27±1.7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EGF和TGF-β1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PHG胃黏膜损害的病理过程.
作者:黄蔚;陈岳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撷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对服用地戈辛、消心痛及利尿剂等;治疗组加用撷沙坦,疗程1年.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血压下降,射血分数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用撷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显著提高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降低死亡率.
作者:于长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方法,使产妇产后正常排便,减少便秘机率.方法 将106例产妇随机分53例为健康教育干预组,53例为观察组,干预组给予饮食,活动,心理等指导.结果 干预组产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使用健康教育方法,使产妇产后正常排便,减轻痛苦,有利于产后康复.
作者:刘芳芳;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中社会因素,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所有孕产妇资料,观察剖宫产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5年间产妇分娩总数为8720例,剖宫产共2820例,总剖宫产率为32.33%,其中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为960例,占同期剖宫产率的34.04%.高龄初产、巨大儿及珍贵儿284例、孕妇对分娩的恐惧222例、对剖宫产的误解166例、择日择时分娩168例、医生掌握剖宫产指征不严或回避医疗纠纷等110例.结论 社会因素已成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从多方面着手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以控制剖宫产率的迅速上升.
作者:任希勇;赵汝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泪道阻塞是农村常见多发眼病,既往传统治疗有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泪道挂线,近又有泪道钻切、泪道激光、逆行泪道置管等,疗效不断提高.我科于2006-2008年运用丝裂霉素和金霉素眼药膏,通过泪道灌注治疗泪道阻塞30例,操作简便,不需特殊昂贵医疗器械,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爱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118例哮喘患儿的管理(或)教育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学会自我监测病情,掌握相关的药物使用方法,并得到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根据GZNA方案,将哮喘患儿分期分级,制定相应的个体长期管理阶梯式治疗方案.从首次明确诊断开始规范治疗,连续用药≤3月36例,3~6个月18例,6~12个月16例,>12月8例,发作期间断用药5例,失访35例.在随访的83例中,临床控制率59.04%(49/83),显效率19.28%(16/83),好转率13.25%(11/83),无效8.43%(7/83),总有效率91.68%(76/83).哮喘是慢性气道病态反应性炎症,它明显影响着个人、家庭及社会.虽然不能完全被治愈,但适当的管理往往能控制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国内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哮喘高危状态患者,平时用药很不正规,缺乏管理.国外学者指出医生有责任帮助患儿及家庭寻求一种自我监测病情,自我处理的佳途径.而我们的管理教育正是帮助患儿寻求一种自我监测病情、自我处理的较好方法.本文根据哮喘管理的七个目标教育患儿及家长重视哮喘的防治,不仅在哮喘发作期需要治疗,缓解期也需合理用药,只有坚持长期地治疗,才能达到不发作的目的 .在本文管理的患儿中,总有效率为91.68%,虽然未作对照比较,但患儿家长满意度很高.在随访轻、中度患儿中,绝大多数经治疗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甚至无发作,发作程度明显减轻,对提高患儿生命质量有积极的意义,这提示GZNA方案对哮喘的治疗、管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在基层应大力提倡推广应用.
作者:卢萍;孙红;徐文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把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别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的血尿酸值,冠心病组又根据冠脉狭窄的支数分为1、2、3支病变,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尿素的方差分析.结果 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组血尿酸值为(302.18±75.17)μmol/L ,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74.46±72.945)μmol/ L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18);1、2、3支病变的尿酸的方差分析显示,三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尿酸增高与是否患冠心病(CHD)相关,而与冠心病组的血管狭窄支数无明显相关,血尿酸增高可能是CHD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
作者:李彦;吴迪;王明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GISTs的CT表现.结果 23例病例中均为单发,位于胃16例,小肠5例、直肠1例,左侧肾上腺区1例.低度危险6例,中度危险7例,高度危险10例,低度危险的GISTs为类圆形的肿块,密度较均匀,高度恶性强化欠均坏死囊变多,形态不规则,中度危险的大小形态无特征性.结论 GISTs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GISTs的定位及恶性程度的高低的评估.
作者:许春苗;张建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二维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裂作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唇裂胎儿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 二维超声诊断106例唇裂胎儿,其中单唇裂89例、双唇裂17例、伴腭裂14例;三维超声显示胎儿颜面部:95例效果较好、显示不清11例.(发现管状鼻2例,一并讨论)结论 :二维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出胎儿唇裂,三维能直观唇裂形态.因此二维、三维超声的对产前检出唇裂有很高的价值和很好的互补作用.
作者:耿威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人胎盘脂多糖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9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6例,采用综合疗法,发作期应用沙丁胺醇、普米克令舒、氨茶碱治疗,缓解期肌注人胎盘脂多糖、气雾吸入倍氯米松;对照组45例,发作期用沙丁胺醇、普米克令舒、氨茶碱治疗,缓解期气雾吸入倍氯米松.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对照组对改善喘息、咳嗽症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人胎盘脂多糖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颖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耳甲腔成形术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人实施了乳突根治术及耳甲腔成形术,并进行理论,手术及疗效分析.结果 经术后随访2~10年,无耳道狭窄,一次性干耳,无因耳部感染致耳廓畸形,无胆脂瘤复发,也无因耳道口扩大后受外界刺激致耳鸣、眩晕等症状.结论 耳甲腔成形术方法简便,疗效好,解决了乳突根治术后一些不利结果.
作者:吴仪;刘思良;吴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约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90﹪左右.孕妇通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一半以上的GDM患者空腹血糖也保持正常.
作者:宫振霞;陆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