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玲
目的 探讨结核门诊用药服务在药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方法 在结核门诊建立药房用药咨询窗口,接受结核患者及家属的用药咨询. 于用药咨询窗口开展前选取80例结核患者纳入对照组, 并于用药咨询窗口开展后选取另80例结核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对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药房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结核用药知识的掌握得分及对药房工作的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结核门诊开展用药服务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掌握用药有关知识,并提升药房工作的质量,是做好药房管理工作的有效环节.
作者:姜立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ICU病房病人的病情复杂且会在短期产生较大的变化,因而需要具备相当高的护理质量.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ICU的护理管理,医院需要从根本上规范管理ICU的护理工作. 而全面质量管理是ICU护理管理中的常用管理办法. 该研究对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展开简要的概述.
作者:朱玉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长春地区常住居民对肾结石知信行情况.方法 设计肾结石知信行调查问卷,采用随机发放方式对该地区内1000户家庭进行上门调查,分析﹑统计调查结果.结果 该研究实际收回调查问卷969份,回收率为96.9%.969例受调查者,经检查共患肾结石52例(5.37%),其中男35例(6.17%),女17例(4.23%),肾结石相关疾病知识获取方式,目前主要以电视﹑报纸﹑互联网为主,分别占60.68%﹑31.58%﹑22.08%,而电视﹑宣传单﹑医院则是居民希望获取肾结石疾病知识的主要方式,分别占39.22%﹑21.16%﹑10.53%;对影响肾结石疾病知识掌握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学历是影响其掌握程度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目前,传播肾结石疾病知识媒介不能满足该地区居民需求,需要从电视﹑宣传单﹑医院多方面进行着手.年龄较大﹑学历较低者,属于肾结石疾病知识重点宣传对象.
作者:张镝 刊期: 2015年第17期
ICU是医院进行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病房,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为患者提高高质量的基础护理. 该研究以该院收治的ICU病房患者为例,为其提供优质基础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证明ICU护理管理中加强基础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陈晓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研究组实行系统性健康教育. 对比两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 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 结论 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有效帮助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该院确诊的银屑病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SAS和SDS的改善情况,评价并对比两组的患者满意度. 结果 出院时两组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SAS和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观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P<0.05). 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不仅仅提高了患者的知识知晓情况,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了较大的提高,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近年来,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医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医院来说,不仅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更是发展的基础,医院的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改革旧制,在做好医院建设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到以患者﹑职工为中心,努力提高医院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立稳脚跟. 该研究主要着重对医院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实践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秦敏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质控小组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根据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所收集的20余个科室的护理工作日记, 对患者满意度以及质控小组在完善科室护理管理制度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该院自2012年1月起正式施行质控小组制度.2010年1月-2011年12月,院内各科室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分为(71.17±2.54)分,护理工作评分(82.89±2.06)分. 2012年1月-2015年1月护理满意度为(89.88± 1.74)分,护理工作评分(94.17±1.59)分.对比两个阶段医院各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控小组不仅能够提升院内各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而且还能够对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院内的治疗环境,改善医患关系,应于临床重点推广.
作者:殷景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服务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护理作用. 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儿科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给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服务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表现为:25例非常满意,19例基本满意,13例一般满意,3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表现为:10例非常满意,12例基本满意,21例一般满意,17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71.67%;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服务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促进康复作用,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尚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内科门诊患者300例,对其中150例患者施行人性化服务,为实验组;剩余150例施行一般传统服务,为对照组.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 将人性化的服务实施在内科门诊的护理管理当中,使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增加.
作者:杜汶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实施的500台腔镜手术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器械管理, 选择自2013年2月-2014年1月实施的500台腔镜手术为研究组并实施细节管理,比较两组间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和器械准备差错率. 结果 研究组器械消毒合格率与器械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器械准备差错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4,P<0.05). 结论 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的效率,增加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值得在器械科推广应用.
作者:刘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分析该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资料,探讨可能原因及防范措施,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4月门诊因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出现的13例不良反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3例不良反应记录中,女性与男性比例为1.17:1,多发于26~40岁,集中于β-内酰胺类与喹诺酮类抗生素,其中心血管反应5例(38.46%),皮肤及其附件4例(30.77%),12例经门诊救治后缓解,1例留院观察.结论 及时总结分析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有利于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细节管理,提高门诊的整体医疗水平.
作者:刘燕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在构建颈椎飞鞭损伤护理临床路径表单的基础上,分析颈椎飞鞭损伤护理临床路径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面临的问题,从加大宣传与学习﹑重视表单修订﹑发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发展护理临床路径的对策,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陈树军;于微微;董海妹;徐倩;赵姗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肺结核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122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 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方式,研究组按品管圈模式进行管理. 对比两组管理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痰检依从性﹑治疗依从性. 结果 两组管理前健康知识得分﹑痰检依从性得分﹑治疗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管理后健康知识得分﹑痰检依从性得分﹑治疗依从性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品管圈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管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促使患者主动进行痰检和治疗.
作者:翟广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PBL(即基于问题)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该校2014年1月-2015年1月12级护理专业学生40名,其中A组20名(实验组),B组20名(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应用PBL教学法,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LBL教学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期末成绩﹑理论成绩﹑实习成绩为(80.26±2.62)分﹑(11.62±2.61)分﹑(90.36±4.21)分,高于对照组的(70.26±3.62)分﹑(8.26±1.61)分﹑(84.26±3.55)分;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BL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专业院校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山凤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体检科护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从而使护理质量和体检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方法 采取体检前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的培训和提高﹑注重强化巡视工作﹑对体检人员的满意度回访调查等措施.之后,对该院体检科护理人员实施以上措施前后,其专业水平提升情况和体检人员对其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结果 通过实施提高体检科护理质量的一系列的措施之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平均分数为(94.6±1.8)分,措施没有实施之前,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平均分数为(82.9±3.9)分,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17, P<0.05).措施实施前后满意度分别为81.0%和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1,P<0.05). 结论 通过措施的实施,该院体检科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明显提升﹑体检人员的满意度得以显著提高,表明措施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现阶段,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护理管理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此外,随着广大患者对于护理的要求日益严格,在急性脑梗塞的护理干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针对日常护理情况实施必要的规范化护理管理,从根本上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预后情况,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该研究就急性脑梗塞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预后影响展开详细论述.
作者:姚广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系统化护士管理在新入职护士工作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调查问卷法,将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规范进行技术分类,依此制定教学方案,与传统培训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临床技术操作考核,观察组的考核成绩和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护理技术的分级分类,在对新手护士的培训上有着很好的效果,使护理人员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护理常识,达到护理管理要求和操作标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张利姣 刊期: 2015年第17期
近30年,我国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大医院床位不断增加,但居民看病却越来越难,有序分级诊疗体系迟迟未能建立是重要的原因.分级诊疗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序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医疗服务体系的设计.
作者:宫芳芳;孙喜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自从2009年我国颁布并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来,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其整体形势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趋势, 但是目前一些制约和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要确保食品生产的安全,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食品监管体系.该文通过分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献,参考西方国家的优秀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有助于完善并健全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使食品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
作者:麦海岸;张梅英;黄桂玲;梁柳婉;张观连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