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重症患者的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和治疗方法.方法 将22例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重症患者分别采用1%~4%碳酸氢钠液漱口,酮康唑甘油混悬液涂擦口腔,手指缠绕纱布块擦拭等方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22例口腔真菌感染患者中18例痊愈.结论 合理的口腔护理可促进口腔真菌感染治愈,有效减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双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文中主要论述的是把常规治疗湿热腰痛的主方四妙散进行加味,使加味后的四妙散在治疗上的得到拓展,疗效更加显著,从而提高治愈率,使患者免受腰痛之苦.
作者:邵树林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护患交流的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所谓非语言沟通是指伴随沟通的一些非语言行为,是指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空间距离、辅助语言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
作者:解红雁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上胸段食管癌患者,不开胸,经颈-胸骨部分劈开路径,行食管摘除或食管内翻拔脱、胃-食管颈部吻合术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结合本院1989年1月至2006年1月,对12例合并有较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70岁以上的上胸段食管癌患者(食管癌长度<3cm,无外侵/外侵不重),采取经颈-胸骨部分劈开路径,行食管摘除或食管内翻拔脱、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对其手术指征、手术要点、并发症及生存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 全组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6例,声音嘶哑2例(出院半年内自行恢复),心血管并发症3例,颈部吻合口漏1例(经局部换药治愈).全组无胃排空功能障碍.3年后失访3例(按3年内死亡计算),1年生存率9/12,3年生存率5/11,5年生存率3/11.结论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常合并心肺疾患,增加了开胸手术的风险,使得一些患者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对于那些合并有较重心肺疾患,肿瘤不大或外侵不明显的上胸段食管癌高龄患者,我们认为:不开胸,经颈一胸骨部分劈开路径,行食管摘除或内翻拔脱、胃一食管颈部吻合术是一种较好的外科治疗选择.
作者:马洪飚;罗锋;宋小元;余欣;王睿 刊期: 2008年第24期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入组标准:所有入组病例均为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均大于60周岁.
作者:赵呈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护士生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临床教学质罐直接影响着所培养护理人员的素质.从多年的临床带教丁作中,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带教方法,不断总结带教经验,取得J,良好的效果,现将带教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近3年来我们用阿德福韦酯和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HBVDNA阳性的肝硬化患者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孟胜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其发病急骤,痛势剧烈,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笔者自近3年来采用祛风消痛汤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玉玲;唐加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已成为老年人原发性非外伤性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55岁以上,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多;出血部位与血管淀粉样物质沉积的分布有关,常见的部位是皮质下或皮质理脑叶等浅表区域;血肿量大且呈分叶状、不规则状;易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出血呈多发性、复发性.该例患者临床表现典型,诊断明确.
作者:罗永勤;沈琴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足本院近年开展的一种新的介人性检查,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总计检查及息肉电切治疗等病例497例.大多数患者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准备肠道,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唐云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病因、病机为邪从外受,内传营血,血热血瘀,瘀热搏结,络损血溢;病理特点是病位深在营血,下焦肾脏阴伤血耗,易生他变;基本治法是养阴凉血散瘀.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方治疗具有止妄行之血,清血分之热,散血分之瘀,解血分之毒,阻止阴津耗伤,恢复脏腑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研究应博采众家,古为今用,广泛使用现代先进实验技术和科研手段,多学科的协作研究是温病学理论体系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作者:包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卒中病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卒中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上出现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清或失语、偏身麻木等症状.
作者:闫庆旭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出现低钠血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05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术前状况,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扣治疗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302例,死亡3例;术前低钠血症发生48例(15.7%);术后低钠血症243例(79.7%),其中重度11例,中度95例,轻度134例.通过调节利尿剂、补液类型,饮食以及补钠治疗,终低钠血症全部纠正.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低钠血症有较高的发生率,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完全纠正低钠血症,大大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作者:罗永金;杨庆军;赵次洪;严宇;陈灏;吴洪坤;余杨 刊期: 2008年第24期
lgA肾病属于中医的尿血、腰痛等范畴,其确诊主要靠肾穿刺病理活检.近30年来,随着医学界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严重性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从首发症状起,每10年约有20%的患者发展到终未期肾病.
作者:杨义龙;熊国良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利用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 正确识别现有与潜在的护理风险,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正确识别现有与潜在的护理风险,加强护士素质教育与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结果 护理差错发生率由0.015%下降至0.002 8%,住院患者满意率保持在96.0%以上.结论 利用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涪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方法 总结临床检验分析前的标本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 与结论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需要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和患者的配合,才能得到既准确又可靠的检验结果,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又减少了医疗纠纷.
作者:乐香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的,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历代中医都对其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哮病历代文献的分析,分别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研究总结中医学在认识和治疗哮病上的变化和发展,并对今后哮病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提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刘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法昔洛韦.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按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分为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和气滞血瘀证.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郭合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奥关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0例,并与48例法莫替丁制荆(Gaster injection)治疗组相互对照.结果 奥美拉唑组止血有效4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4%;法莫替丁组止血有效28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可靠.
作者:曹卫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葛根素的含量测定能否达到规定.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10A系列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仪),PC-2501UV紫外分析仪,SB3200超声波振荡器.BP211D分析天平,所用试剂甲醇为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其余试剂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葛根素(供含量测定用,752-200108),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色谱柱:色谱柱:Hypersil(大连依力特有限公司提供)5μL,4.6mm×250mm,对制剂中的葛根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经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分别是本方法精密度良好;加样回收率良好;供试品溶液在8h内基本稳定;重现性良好.结论 根据多批样品及实验室研究结果,规定感冒清热颗粒中每袋含葛根以葛根素计不得少于10.0mg,能够控制其质量.
作者:张良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