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庆华;郭晓峰;周强;张勇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时,诺和锐(R)30与诺和灵(R)30R相比,餐前立即注射诺和锐(R)30的餐后血糖控制有明显改善,而月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作者:盛红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0年以来我院成功地进行了2例隐匿性嗜铬细胞瘤的手术,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德学;吕希利;姜惠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各异,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很不平衡.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经济不发达和次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作者:杨德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较严重的腹腔内损伤,诊断治疗较困难,其并发症和病死亡率较高.本文报道5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3例车祸伤、2例工业外伤,其中1例由于就诊时间晚,手术后死亡.其余4例均手术治疗治愈.
作者:谭竹川;罗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喉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对手术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59例住院的喉良性病变(其中声带息肉48例,左27例、右19例、双侧2例;声带小结9例;右侧声带囊肿1例,先天性喉蹼1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部分行喉内镜照相;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均证实其结果,随访术后疗效.根据超声图像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本组彩超对声带息肉的检查发现率为100%,对声带小结及声带囊肿的诊断符合率亦较高.超声能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部位,病变的内部血流情况、与声带边缘的关系及病变范围.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愈率达93.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喉良性病变,如声带息肉等的诊断符合率,特别是对难以配合的儿童患者及其他常规检查难以配合的患者,并对临床选择喉显微手术的术式具有重要意义.但结果与检查者的经验及喉部解剖知识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丁浩;郭玉峰;苑铁君;仇沂洲;李学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剖宫产率显著增高,剖宫产已成为基层医院手术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剖宫产手术麻醉采用单点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因其阻滞不完全发生率高(骶神经阻滞不完全)造成过半产妇镇痛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切开腹膜至胎儿娩出时段的牵拉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减轻产妇痛苦,避免应用镇静、镇痛及全麻药对新生儿的影响?双点硬膜外操作繁琐;传统腰麻又因安全性不高已被弃用.
作者:周楚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一种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损害脑神经的急性疾病.多见于10岁以下小儿,男多于女.主要症状为急性发病的四肢对称性软瘫,严重者则伴脑神经麻痹,或上行性瘫痪及肋间肌、隔肌而致呼吸困难,双侧面瘫等.若呼吸困难危及生命时,可即行气管切开术、吸痰、人工呼吸等,常可挽救病人的生命.1995年5月-2003年5月,我科对96例患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霞;周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于 2003年3月-2005年10月,对60例包皮过长患者行阴茎中后段皮肤环切术,改变既往包皮环切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伟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螺旋CT利用造影剂到达动脉和门静脉的时差,使肿瘤病变区和正常肝脏之间产生对比,形成图像.螺旋CT可在一次屏气下完成全肝的扫描,由于不同肝脏肿瘤形成图像之间的差异,可以对原发性肝肿瘤、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螺旋CT已经成为一种倍受欢迎的肝脏肿瘤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勇;肖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气动高速涡轮机钻磨法拔除下颌阻生牙的优越性.方法选择138例病人,随机采用传统凿骨劈冠法和高速涡轮钻磨法两种方法进行观察比较.记录患者拔除时间、舌侧骨板骨折及干槽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钻磨组拔除时间比传统法短.两种方法患者舌侧骨板骨折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槽症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钻磨法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邵晨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脑梗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笔者应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60-73岁,平均年龄65岁,CT证实除脑出血、昏迷、有出血倾向、心力衰竭等症状外,患者其中10例患高血压病史,5例患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人同时降压治疗,糖尿病病人降糖治疗).
作者:王慧予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化学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做好化疗病人的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作者:张小艳;王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组织谐波成像技术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组织谐波技术,对63例输尿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并与常规基波成像进行对比.结果组织谐波成像能明显减少肠气干扰,病灶周围噪声明显减少,增强病灶的界面回声,有助于细微结构的辨别.结论组织谐波成像技术在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优于常规二维超声诊断,能明显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李伟;杨利霞;骈林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麻醉期间呼吸功能障碍或呼吸功能不全,除与原有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外,可直接因麻醉的处理不当,继发循环功能的紊乱而造成危险的局面,如不正确认识和处理,可对病人造成严重的后果[1].本组资料收集了本院1986~2002年在40352例麻醉中引起呼吸暂停的病例6例,其呼吸暂停发生率为1.45:10000,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引维;薛其类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肺挫伤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瑞士拉裴尔呼吸机对24例肺挫伤合饼全身多处伤的病人进行早期机械通气,采用低潮气量,通过血气分析、胸片、CT等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24例患者中19例痊愈,5例死亡,死亡率20.83%,死亡原因3例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2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结论严重肺挫伤病人早期行机械通气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加快肺挫伤灶愈合.
作者:施正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A组拔管前2分钟静注异丙酚20mg+2%利多卡因1mg/kg,B组拔管时术作处理.结果拔管时两组血压(BP)均比麻醉后升高,A组无显著意义(P>0.05),B组明显升高(P<0.05),心率(HR),A组变化不显著(P>0.05),B组明显增快(P<0.05),拔管后2组BP和HR恢复至拔管前水平.结论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能有效的预防或减轻气管拔管时引起BP增高,HR增快等剧烈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王亚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笔者自2001-2004年采用滑动加压鹅头钉配合拉力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32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袁庆华;郭晓峰;周强;张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对牙体折裂的病因学研究日益增多,对纵折牙的保持存活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因此对牙齿纵折病因的分析,从预防纵折着手才是根治牙折的佳手段,现略谈纵折的病因预防措施如下:
作者:刘军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心肌梗死病例中常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异位搏动,有时在典型心电图心肌梗死图形出现以前,已有特殊形态的室性异位搏动出现,据此可以作出心肌梗死的诊断,如能及时识别有助于病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本文报道作者遇到的1例心肌梗死,出现心肌梗死心电图图形之前已有提示心肌梗死的室性异位搏动存在.
作者:林振丹;董凤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含义、特征、基本模块、建设进程、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包凤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