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大肠癌116例的外科诊治分析

赵浩翔;汤献忠;陈润华

关键词:大肠肿瘤, 外科治疗, 老年人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尤其是并发心肺疾病的患者围手术期处理问题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2年间116例60岁以上的老年大肠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治性切除77例,切除率66.4%,姑息性切除21例,单纯造口18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34例,余皆恢复良好.结论老年人大肠癌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及误诊等原因而拖延了病程,确诊时多在DukesC,D期,但老年人组织结构退化,肿瘤相对生长迟缓,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有效控制各种合并症,合理的术后治疗及护理的条件下,根治性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老年人大肠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C-erbB-2nm23 BRCAl Topo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C-erbB-2、nm23、BRCAl、Topo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nm23、BRCAl、TopoⅡ的表达.结果1、C-erbB-2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为68.27%,非腋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率36.42%,两组间C-erbB-2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腋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组中nm23阳性率表达分别是52.87%和74.6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并经统计学处理,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淋巴结阳性组中,BRCAl低表达率达34.51%,淋巴结阴性组中,BRCAl高表达率达64.28%,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而TopoⅡ阳性表达在两组中,差异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C-erbB-2、nm23和BRCAl是衡量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选择个性化化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胡赟宏;宋和平;林晓燕;王铮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67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治不孕症的诊疗价值及效果.方法2001年10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67例,采用宫腔镜、腹腔镜直视下检查盆腔及宫腔内形态,根据不同病变进行治疗,如盆腔粘连松结术,输卵管伞端造口术、成形术,卵巢肿瘤剔除术,多囊卵巢打孔术,腹腔镜监护下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术、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宫腔镜粘连松解术等.结果67例患者中58例获随访,随访率86.57%,术后妊娠27例,其中宫内妊娠26例,流产1例.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进行手术,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作者:谷丽娟;李秋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安尔碘的消毒特点及临床应用范围

    安尔碘消毒是一种新型皮肤消毒技术,杀菌谱广,速效并具有持续杀菌的特点.

    作者:矫凤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人大肠癌116例的外科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尤其是并发心肺疾病的患者围手术期处理问题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2年间116例60岁以上的老年大肠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治性切除77例,切除率66.4%,姑息性切除21例,单纯造口18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34例,余皆恢复良好.结论老年人大肠癌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及误诊等原因而拖延了病程,确诊时多在DukesC,D期,但老年人组织结构退化,肿瘤相对生长迟缓,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有效控制各种合并症,合理的术后治疗及护理的条件下,根治性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老年人大肠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浩翔;汤献忠;陈润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我院2004年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度病历(外科、内科、手外科、眼科),对抗菌药的病历进行抗菌药物的联用情况,抗菌药物类别、使用频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并加以分类统计.结果审核病历2038份,使用抗菌素的病历1536份,药敏试验的抗菌药物病历224份,抗菌约以单联为主,占65.30%,用药有不合理425份,使用较多的抗菌药是克林霉索、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左旋氧氟沙星等,不合理用药分别存在给药方案、溶媒使用、药理作用、合并用药、重复用药等方面的问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王剑;丁嘉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

    目的探讨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方法.方法2000年6月-2003年2月应用重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并同侧股骨干骨折9例,采用有限切开、静力固定.2例股骨颈头颈型骨折同时采用带缝匠肌骨瓣移植术.结果优4例,良3例,可2例,平均股骨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3个月、股骨干骨折5.3个月,未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征象.结论重建钉内固定可同时固定股骨颈干部骨折,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并同侧股骨干骨折良好方法.

    作者:林英权;何伟东;林毅忠;柯楚群;许知光;黄新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降纤酶对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降纤酶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A组给于降纤酶,B组给予生理盐水.然后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各组鼠的脑血流量与脑梗死体积,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相比,A组在缺血3h再波斯灌注6h、24h时,鼠脑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脑梗塞体积显著减少(p<0,05);在再灌注72h时,A组鼠脑血流量非常显著地增加p<0.01),呈严重过度灌注状态.此时,A组鼠脑梗塞体积有所扩大,B组鼠无此特点.结论在脑缺血后再灌注早期(24h内),降纤酶能明显增加脑组织的脑血流,改善低灌注状志,减少脑梗死体积,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再灌注72h时,降纤酶可引起迟发性过度灌注.造成再灌注损伤,加重脑梗死.

    作者:李惠勉;刘超;汪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8例重型药物性皮炎患儿的护理回顾

    通过对8例重型药疹患儿的护理回顾,认为传统的换药方式:油剂与湿敷液并用的方法,不适于儿科患者.我们采用在彻底清洁创面的基础上,涂搽康复新,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方法简便易行,患儿容易接受.且在护理工作中,要重视健康教育,积极与患儿及家人沟通,能否取得他们的理解、信任、配合、参与,对于保证护理质量极为关键.

    作者:郑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42例早期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病人的神经病变,使足部失去感觉,并出现畸形,或因血管病变,使足部缺血.局部组织失去活力,发生严重的损伤,溃疡、坏疽及感染,后导致部分病人需要截肢.

    作者:薛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58例无糖尿病史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糖及7日内血糖变化,分为三组:A组血糖控制于<7.0mmol,B组血糖控制于7.0~11.4mmol/L,C组血糖不进行控制.结果A组及B组预后优于C组,但A组与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糖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应激反应,血糖水平可反映伤情严重程度并可预示预后.

    作者:黄晓伟;葛岭;李继星;罗月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通过对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观察,分析了他们的不良心理以及对疾病的影响,在护理中运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但密切了护患关系,而且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治疗信心,从而使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敖艳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有机磷中毒慎用含辅酶A的能量合剂

    有机磷农药中毒正临床上并不少见,有些医生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且疑有心肌损害者习惯使用含辅酶A的能量合剂,殊不知,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使用含辅酶A的能量合剂是害多利少.我院儿科自1995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50例,其中有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异常应用含辅酶A的能量合剂2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刚;孙丽萍;常桂臻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体会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是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导致出口阻塞的排便障碍性疾病.本病病因与肛区局部炎症、滥用泻药、盆底痉孪及精神因素有关.2004年1~9月我科收治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良好的特点.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彭晓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医学科研选题认识与实践

    发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科研选题是医学研究工作的真正起点,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是指导科学研究各项工作设计安排的主线.科研选题是根据选题的原则并遵循选题的程序,确定研究的具体科学技术问题的过程.它集中反映了选题者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的丰富程度,实验技术与方法的熟练程度,知识结构的合理程度与知识面的广度.

    作者:姜爱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血糖及血脂间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糖、血脂的监测,了解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临床上,重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糖、血脂的检测、及时予以纠正,防止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方法收集我院急诊内科2004年1月-12月资料较为完整的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析其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的血糖、血脂变化.结果①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急症血压较高者,其血糖亦较高,显正相关系.②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脂紊乱,以甘油三脂(TG)升高为明显,(占52%).血脂代谢紊乱是微小动脉瘤形成的病理基础:情绪不稳定导致血压骤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的诱因.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其血压的升高与血糖显正相关;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多数有血脂代谢紊乱表现,血脂代谢紊乱中,以甘油三脂升高,为多见(本组中,占52%).

    作者:王晓兵;杨南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3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4例平均手术时间70min,术中出血少,无前列腺电切综合症.术后随访3-6个月无尿失禁.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

    作者:曾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缬沙坦干预老年人阵发性房颤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达隆干预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的作用.方法选择门诊积累的老年人阵发性房颤患者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可达隆复律的基础上,加用ARB缬沙坦80mg/天;对照组仅可达隆复律后,继续维持治疗.结果一年中,治疗组10例的未发生房颤.对照组中,6例仍发生阵发性房颤(占60%);另2例未坚持可达隆维持治疗而转为持续性房颤,以控制心室率治疗.结论ARB缬沙坦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达隆联合应用,对控制老年人阵发性房颤是有效的.

    作者:杨南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水针分娩镇痛与产程陪护

    目的探讨水针分娩镇痛的效果和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采用水针镇痛的方法对50例临产的初产妇进行分娩镇痛配合产程陪护,并50例同样条件的初产妇采用单纯产程陪护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长短,产后出血量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水针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减少了护理难度.结论水针痛有明显效果,对母婴无不良反应,经济、简单,病人乐意接受.

    作者:罗艳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难点体会

    我国为农业大国,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在基层发病率较高,由于本病发病急,病情危重,能否及时彻底洗胃、导泻、解毒药物合理使用等成为救治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59例,我们采取多次重复洗胃,中药煎剂灌肠加腹部按摩导泻,持续十二指肠引流以阻断胆肠循环等救护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旺琼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时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时如何建立血液回路及护理配合要点,为更好地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采用桡动脉/足背动脉和肘正中静脉临时穿刺建立血液回路,每次治疗置换冰冻新鲜血浆2000~3000ml,对32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多项生化指标及有效维护人工肝治疗顺利进行等方面进行重点观察.结果动、静脉临时穿刺建立血液回路可使血流速度达到100~120ml/min,保证了治疗的效果.结论动、静脉临时穿刺既能保证治疗时血流速度,也能有效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和感染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亚亭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