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馨

关键词:新生儿, 胎儿娩出, 生活环境, 生活方式, 汲取营养, 肺部吸入, 二氧化碳, 消化道, 氧气, 脐带, 母体, 结扎
摘要:胎儿娩出母体后,自脐带结扎开始直到生后第28天,这一阶段称新生儿期.这个阶段虽然短暂却很重要,因为新生儿面临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开始要靠自己的肺部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靠消化道汲取营养……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谨防儿童患上成人病

    小患者强强,虽然只有5岁,但却同时患有高血压、脂肪肝等好几种成年人才患的疾病,不得不到医院进行较长时间的治疗.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各种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儿童患成人病的现象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比较集中的几类疾病是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肺炎、过敏性鼻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动脉硬化),甚至还有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出现了上述情况又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治疗呢?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解放军第304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余素明.

    作者:韩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测量与观察呼吸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人体通过呼吸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作者:如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正确认识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有效的短效抗心绞痛药物,适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的病人.它可缓解各类心绞痛,如劳累诱发的典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变异型心绞痛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等,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分钟后即可起效.

    作者:徐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备战高考,饮食大盘点

    妈妈给小玉买回很多保健品,有健脑益智的、有抗疲劳的、有增强记忆力的,琳琅满目.几个月后,一向好睡的小玉却失眠了,白天迷迷糊糊,成绩明显下降.医生说这是保健品服用不当所致.

    作者:柏正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任性的孩子痛苦

    任性的孩子痛苦?不可能!很多家长听了肯定会跳起来:什么都顺着他们,让他们自由自在,他们应该是快乐的,怎么还会有痛苦?是的.任性的孩子痛苦.

    作者:赵忠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要恐惧儿童遗尿症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到4岁时,仅有20%的儿童有遗尿现象,10岁时有5%会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作者:张靖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健康·童心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服避孕药者需补维生素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避孕药能改变妇女对一些营养物质的需求.因此,专家建议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要经常注意补充维生素.当然,主要是通过饮食补充.

    作者:郑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善的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素质已成为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风靡一时的健康水平有直接影响人的学习和工作绩效.

    作者:陈萍华;王俊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夏日生活十忌

    一忌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作者:曾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疲劳告诉你什么

    疲劳本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在有些时候却是人体发生疾病的先兆.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正确选用中成药治胃病

    由于治疗胃病的中成药品种繁多,且药物组成的功用各不相同,故必须根据具体病症来进行选择.

    作者:方子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吃水果的学问

    吃水果因人而异体质燥热的人:宜多吃梨、香蕉、西瓜等性偏寒类水果.糖尿病人:宜吃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的菠萝、杨梅、葡萄、香蕉、苹果、梨、荔枝、柠檬等水果.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怎样测脉搏

    随着心脏的舒缩,在表浅的动脉所摸到的搏动称为脉搏.在正常情况下,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一般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病初起慎用药

    小病初起时一般不必急于用药,更不宜频繁打针吃药.中医认为:病邪初犯人体时,正气必与邪气抗争,正气强于邪气,病势逐渐减轻.西医认为:对于疾病初起发热,体温只要不超过38℃,不必立即服用退烧药.

    作者:米智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药混用六忌

    1.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忌服麻黄、止咳定喘丸、麻杏石甘汤、川贝精片等中成药.

    作者:欧阳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喝刚煮开的豆浆会中毒

    生的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细胞凝集素、皂素等,上述均为有毒物质,且比较耐热.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后的教学

    我是一名实习医生,前一段时间在胸腔科实习中,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不是关于教学,而是发生在病人身上的事,让我记忆犹新.

    作者:许肇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怎样测体温

    检查体温,首先把体温表用力甩几下,把它放在眼前平视观看,如看不清里面的水银柱,可稍微用手转动体温表,即可看见里面灰白色水银柱了,当甩到35℃以下时,方可使用.

    作者:冰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