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吉英
我院自2004年3月-2004年9月,采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6例,女3例,年龄小43岁,大66岁,平均年龄57岁.病因均为高血压导致脑出血,9例病人全部有高血压病史,长病程25年,短病程4年.
作者:曾风;孟庆鹏;王铸铭 刊期: 2004年第12期
1、病历介绍患者,女,24岁,孕18周,常规产检:T36.5℃,P90次/分,BP12.0/8.0KPa,实验室检查正常,专科检查正常,宫高腹围符合孕龄,行常规B超检查,见:宫胎儿,双顶径4.0cm,颅骨光环不完整,枕后部可见一直径约2.0cm的缺损区,于该区可见一囊性肿块膨出,与颅骨相连,此肿块包膜完整,大小约3.0×3.5cm,其内可见盘曲状实质回声及心胎动好,胎盘位于后壁Ⅰ级成熟度,羊水清,深4.0cm.超声诊断:1.宫内妊娠,中孕,单活胎2.胎儿先天畸形-脑膜脑瘤.遂行引产术,引产后见胎儿后枕间有一包块突出,切开包块,见脑积液流出,部分脑组织位于其中,证实为脑膜脑瘤.
作者:韩晔晖 刊期: 2004年第12期
1996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108例,获效较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8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例,76例经上颌窦穿刺确诊,32例经X线检查确诊:男61例、女47例;年龄10~64岁,平均28.3岁.病程20天~30年,平均16.1年.急性上颌窦炎51例,其中合并鼻息肉者23例.所有病例均有头痛、头昏、鼻塞、流涕、嗅觉下降等症状.全部病例均符合有关<耳鼻咽喉科学>诊断标准.
作者:张福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1.总论瘀血,指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运行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导致血瘀的原因有:气滞、气虚、寒凝、热灼、出血成瘀、情志失调致瘀及久病致瘀等.
作者:傅洪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植物性抗抑郁药一路优泰的抗郁的疗效,找出疗效肯定,安全性更高的抗抑郁药,增加临床选择用药机会.方法对患有抑郁性神经症30例病人.口服路优泰治疗,1片,日三次,采用汉密尔吨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抑郁、焦虑、躯体症状和睡眠障碍等类因子的总平均分分别于2W,4W降低9.68和17.9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平均分在同期分别降低43.16%和79.73%.结论路优泰对抑郁性神经症有明显疗效,常规剂量应用未见明显副作用.
作者:倪爱华;王秀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党的十六大制定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规划了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美好蓝图,提出了以全民健康素质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对卫生工作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卫生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重任就落在了继续医学教育的肩上.
作者:闫学斌;韩秋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在手术室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一、术前准备1)病人准备手术前一日去病房访视病人,了解病情,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向患者讲解麻醉,术中配合重要性的意义和方法.2)器械准备除常规手术器械外,还需准备手术所需要的特殊器械.
作者:杨艳;陈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在整体化护理中,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是对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宜的饮食能使病人较快地由病态转入恢复和健康状态,在治疗效果上与医疗、护理、药物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现将如何搞好饮食调护的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刘桂芬;谢海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患儿动脉血压直接测量值与心电监护仪间接测量值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10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桡动脉穿刺置管用心电监护仪测量直接血压,用与上相同型号心电监护仪间接测量肱动脉血压,二者进行比较.结果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值与间接测量值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使用心电监护仪测量患儿动脉血压时,间接测量值存在偏差,收缩压比直接血压低10~15mmHg,舒张压比直接血压低5.5~9mmHg.
作者:石绍南;李向阳;王美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脑卒中是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在急性期治疗及时和方法正确,可大大提高疗效,减少致残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方法很多,效果比较确切的是溶血栓治疗,药物的品种和给药途径逐渐更新和改进,如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n-PA)和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适剂复合物(APSAS)的应用.该法特别强调治疗时机,早期(48~72小时以内)超早期(6小时以内),超超早期(3小时以内),如果治疗时机恰当,效果就会更好,溶栓药物品种虽然很多,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一些国产溶栓药物效果不肯定,尿激酶效果虽好但有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并发病.n-PA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应用.
作者:张立功;宋秀顺;李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1病例患者女性,20岁,本校法律系99级学生.今年5月11日,因锈铁皮门划破右足跟就诊,给于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阴性后一次全量臀部肌肉注射TAT1500U,观察30分钟后,无胸闷及其它不适感.1周后患者肌注部位出现直径约6cm大小红斑,搔痒、肿胀.次日,患者全身皮肤出现荨麻疹型皮疹,眼睑水肿,T37.5℃,不定位轻微腹痛,考虑为破伤风抗毒素(TAT)延缓过敏反应.即给于①5%G·S250ml+VC2.0+地塞米松7.5mg静脉滴注.②开瑞坦10mg,每日1次,口服.连用2日后,症状好转,眼睑水肿消失,无腹痛,皮疹渐消,继续同前用药,3天后荨麻疹消失,体温正常,病情痊愈.
作者:丁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瘦素(leptin)主要由脂肪组织合成与分泌,一些外周组织(如胎盘的滋养层细胞)也可合成和分泌[1].近来,leptin在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屡见报道,特综述如下:
作者:商晓杰;李滨;吴涛;王玲;孙秋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脑出血老年人的多发病,近年来,内科采用经皮锥颅穿刺治疗脑出血的方法时有报道,它无疑是对传统治疗的新突破,明显降低了死亡率及致率,故值得大力推广.但据国内报道分析,其操作仍具有较复杂,不安全等缺陷,直对这些弊端对原有脑穿针进行了研究和改造,并进行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杜治平;于兴隆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etamy LC)以其安全、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广大外科医生所认同,成为治疗单纯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方法.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施行LC手术146例,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颜英姿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后,也可以是原发的,常是麻疹、百日咳、白喉等疾病的并发症,是婴幼儿时期比较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是婴幼儿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汪冬梅;石兰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乡镇卫生院(所)的卫生体制改革是卫生行政部门工作的难点也是热点.如何创新乡镇卫生院(所)的运行机制是摆在我们卫生部门面前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探微乡镇卫生院(所)的机制改革和实践.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板桥镇卫生所在2004年8月30日签定了租赁经营合同书.实现了机制转换,实行了租赁经营,是乡镇卫生院(所)机制改革的缩影.现将板桥镇卫生所实行租赁经营的情况和具体操作过程阐明如下:
作者:冯海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方法分析符合WHO诊断标准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颅脑影像学检查异常.结果60例糖尿病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检查共检出无症状梗死灶104个,其中多发性梗死42例,单侧梗死18例,腔隙性脑梗死48例.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检查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只要影像学检查发现脑梗死,无论有无症状都说明脑血流血量已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缺氧,所以,应在有效地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积极治疗.
作者:张云;董曼丽;王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肾阴不足型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肾阴不足型高血压病疗效评价.结果46例治愈(占66.67%);15例有效(占21.74%);7例好转(占10.14%);1例无效(占1.45%).结论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肾阴不足型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作者:汪宗发;姬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子宫翻出是产科极为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我院自1987-2003年共收治急性子宫翻出10例,9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0-28岁,平均年龄25岁,胎次1-4次,平均两次,10例均在家中分娩,由农村接生员接生,10例均在胎儿娩出后,接生员用力牵拉脐带、按压宫底,患者突感剧烈腹痛,阴道脱出暗红色球形肿块,阴道流血多,并处于休克状态,阴道流血量约1000-2400ml,6例曾在家中补液治疗,4例未作任何处理,10例患者胎盘均已发娩出.
作者:王景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压缩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之骨折适应征.方法作者从1992年11月-2004年3月,采用压缩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43例,本文介绍了手术方法.结果随访3月-2年,优良率达87.4%,疗效比较满意.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理想的外固定方法.该手术方式适用于年龄>65岁,骨折类型为Ⅰ型[1]及不能耐受切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
作者:管戈;黄士忠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