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口市3729名13~16岁中学生立体视觉现状

戴雅南;张漫萍;黄晓波;陈云飞;彭立;袁婷婷;陈惠;谢青

关键词:视觉, 双眼, 学生保健服务, 视力试验
摘要:立体视觉是人类的高级视觉功能,是由双眼水平视差引起的深度知觉[1],既是视觉器官对外界客观景物三维空间的视知觉,也是对周围物体的远近、凹凸和深浅程度的判断能力[2].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立体视觉作为从事各种精细工作的必要条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新生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与适应间中介作用的追踪调查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为大学新生心理应激的应对和适应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应对效能量表,对从南通大学随机抽取的277名大学新生心理应激、适应和应对效能进行评估,同时采用被试者纵向研究设计,每间隔8周测量1次,共施测3次,数据分析评估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追踪期间,大学新生心理应激、适应状况的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80,3.13,P值均<0.01),应对效能时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09,P>0.05);大学新生心理应激水平不断提升,学期中段时达到峰值并持续到学期末(P值均<0.01);大学新生适应呈“V”型趋势,首测、中测、后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新生应对效能3次施测均低于中国大学生常模(t值分别为-11.86,-11.90,-12.26,P值均<0.01).首测、中测、后测心理应激与适应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0.31,-0.32,P值均<0.05);应对效能与适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0.41,0.45,P值均<0.01);心理应激与应对效能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31,-0.33,P值均<0.05).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和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或抵消心理应激对适应产生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爱民;陈华利;颜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河南省高校公共厕所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目的 构建适用于我国高校公共厕所服务质量模型框架,为我国高校有关部门评价和改善公厕服务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河南省内20所高校500名师生为调查对象,对高校公厕服务满意度进行测评,用SmartPLS 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师生期望对感知质量的路径系数为0.746(t=25.875,P<0.01).师生感知质量对师生感知价值的路径系数为0.643(t=10.910,P<0.01),感知质量对满意度的路径系数为0.911(t=19.911,P<0.01),师生感知价值对满意度的路径系数为0.112(t=3.033,P<0.05),师生满意度与忠诚度路径系数为0.439(t=7.360,P<0.01),师生满意度对抱怨路径系数为0.722(t=33.714,P<0.01).结论 高校环卫部门应充分重视师生期望,保证师生实际感知质量不低于期望;当享受到较高质量的公厕服务时,师生的在校满意度会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尚猛;彭玉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粤西大学生心血管病患病状况

    目的 了解粤西大学生心血管病流行特征,为防治青年学生心血管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粤西3所高校,整群抽取2013-2015年级全体在校学生共45 160名,使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学生健康检查用表,按照初筛、复查、确诊3段式程序和心血管分类及诊断标准进行心血管病调查.初筛由全科或内科主治及以上医师担任,复查和确诊由三甲医院心内科医师担任.结果 45 160名受检学生中,检出心血管病553例,患病率为1.22%.其中男生为1.55%,女生为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30,P<0.05).城乡学生患病率分别为1.05%,1.31%,农村高于城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3,P<0.05).在心血管病分类统计中,器质性心脏病160例,患病率为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69,P>0.05).心律失常192例,患病率为0.43%,男、女生分别为0.3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03,P<0.05).高血压201例,患病率为0.45%,男、女生分别为0.9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969,P<0.05).结论 大学生心血管病常见且对健康危害较大,农村是心血管病预防重点.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强青少年心血管病筛查、健康管理和干预,引导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作者:陈光英;陈丽娟;李敬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团体心理辅导及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了解团体心理辅导及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持.方法 选取和田市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2所中学(1所为实验组,1所为对照组),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筛查,每所学校确定70名心理问题留守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进行2个月的实验干预,并对教师及家长进行干预指导,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结束后2个月进行调查.结果 和田市维吾尔族留守初中生实验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2个月干预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组干预后团体辅导满意度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对自己越来越了解、通过辅导增加自信心、喜欢与他人分享经验、觉得辅导很有意义、认为聚会时相互信任和真诚方面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09,-3.172,-3.588,-3.045,-5.879,-4.472,P值均<0.01).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联合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改善及保持效果显著.

    作者:马丽;刘晓磊;阿不来提·买买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阶段式”教学降低医学生对HIV/AIDS歧视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阶段式”教学方法在降低医学生对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歧视培训中的效果,为探讨适合高校医学生降低艾滋病歧视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阶段式”教学方法,对随机抽取的600名海南医学院医学生进行降低艾滋病歧视的培训,为期2个月4个阶段8个学时,并采用知信行模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各年级医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歧视态度、艾滋病歧视行为得分培训前分别为(49.01±2.70)(47.53±2.96)(15.02±2.89)分,培训后分别为(63.11±3.71)(55.98±4.77)(22.01±3.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02,13.91,3.88,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源地和有无培训经验影响医学生的艾滋病歧视态度(P值均<0.05).结论 “阶段式”教学方法效果肯定,能有效普及医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降低艾滋病歧视态度水平.

    作者:琚新梅;焦凌梅;王恒;张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中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开展不同民族中学生健康教育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延吉市2所中学7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素养水平评估.结果 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在学习成绩、监护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25.2%)高于朝鲜族(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5).朝鲜族、汉族学生在“知道服药要遵从医嘱”(37.7%,44.8%),“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36.6%,43.3%),朝鲜族学生在“火灾与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求助”(43.8%),汉族学生在“发生紧急情况,会拨打求助电话”(46.0%)等问题上回答正确率高.健康素养各维度之间、各维度与总健康素养得分之间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均>0.4,P值均<0.05).结论 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偏低,在实施健康素养干预时应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切实提高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郭玲茹;许丽娟;邱艳;朱文娟;李春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长江大学中国和巴基斯坦国籍大学生吸烟行为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和巴基斯坦大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制定大学生控烟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抽取1 132名中国和巴基斯坦国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吸烟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和巴基斯坦大学生男性吸烟率(34.94%,32.35%)高于女性(4.74%,0) (x2值分别为50.96,60.57,P值均<0.05);中国男性二手烟暴露率(54.21%)高于女性(45.70%) (x2=5.03,P<0.05).中国大学生二手烟暴露率(48.35%)高于巴基斯坦大学生(32.38%)(x2=38.31,P<0.05).二手烟暴露的主要场所为室内公共场所(中国为88.70%,巴基斯坦为67.65%).中国大学生对吸烟及烟草相关知识正确认知率(53.13%)高于巴基斯坦大学生(4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19,P<0.05).饮酒(OR=4.273)、去网吧(OR=2.593)、家庭成员女性吸烟(OR=4.797)、朋友支持吸烟(OR=3.765)是中国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女性(OR=0.207)是中国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吸烟相关知识正确认知率高(OR=0.668)是巴基斯坦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饮酒(OR=11.842)、室友吸烟(OR=5.303)、老师吸烟(OR=6.771)是巴基斯坦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现象较普遍.应大力开展烟草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吸烟知识认知率.

    作者:罗曼;张晓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庆市学生餐微生物污染状况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统一供应学生餐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进一步确保学生餐安全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14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样品进行卫生指标菌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卫生指标菌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埃希菌计数不合格率分别为19.57%,6.09%;食源性致病菌中的沙门菌检测全部合格,不合格率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为1.74%.学校类型里中学和小学样品不合格率高,达到34.88%和33.33%.不同食品类别学生餐中凉拌菜和焙烤油炸类不合格率高,为54.55%和44.44%.炎热季节的学生餐不合格率为31.25%,凉爽季节为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P<0.01).城市学校学生餐样品不合格率为26.82%,稍高于农村学校.早餐和午餐不合格率分别是27.91%,2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8,P>0.05).结论 2015年重庆市学校学生餐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风险.应根据监测结果反映的食品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管.

    作者:何源;王红;刘晓朋;王文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目的 掌握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少数民族特殊群体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乌鲁木齐2所高校1 154名维吾尔族贫困学生,同时选取同年级、性别、生源地1 098名非贫困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及成人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5.42%(178/1 154),非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0.56%(116/1 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P<0.01);贫困男生和女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均高于非贫困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4,6.03,P值均<0.05);维吾尔族贫困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为(5.11±0.95)分,非贫困学生得分为(5.03±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无论是否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分与自杀意念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较高,心理弹性较好,且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李梅;高刚;马国帅;阿尔肯·阿不都瓦依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长春某高校大学生身体满意度与减肥意向的关系

    目的 了解长春市在校大学生的减肥意向以及与身体满意度、从众程度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康减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减肥意向量表、身体满意度量表、从众程度量表对长春市某高校88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的减肥意向(3.09±1.14)较男生(2.49±1.30)高(t=-7.16,P=0.00);文科生的减肥意向高于其余专业学生(F=5.13,P=0.00),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大三学生(F=3.14,P=0.01);农村学生低于城市学生(t=-2.45,P=0.0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减肥意向与四肢满意度、躯干满意度和整体外观满意度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0.23,-0.19,P值均<0.01);减肥意向与五官满意度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03,P=0.26);减肥意向与从众程度存在正相关(r=0.51,P=0.02).结论 大学生身体满意度越高,减肥意向越低;从众程度越高,减肥意向越高.家庭、学校、社会应对学生进行健康减肥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减肥.

    作者:孙丽萍;孙旭;马令怡;张佳惠;柴晶鑫;梅松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锡市2008-2015年儿童死亡状况及减寿分析

    目的 分析无锡市儿童的死亡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无锡市2008-2015年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死亡率、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结果 2008-2015年儿童平均死亡率为37.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43/10万),男童明显高于女童(u=7.315,P<0.0I);8年间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1.01%,95%CI=-4.76%~7.11%,P>0.05),但儿童死亡在全人群死亡中的构成比下降了40.40百分点.前3位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分别占27.84%,21.03%,20.75%;0~<1岁组的主要死因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1~17岁各年龄组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减寿总年数为67 368.5人年,减寿率为12.63‰,平均减寿年数为61.41年;减寿前3位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肿瘤、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结论 损伤和中毒、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无锡市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坚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上海市2000-2014年中小学生体质量指数变化趋势

    目的 了解2000-2014年上海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判别标准研制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0,2005,2010,2014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法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组儿童青少年BMI的变化趋势.结果 14年间学生BMI P85低年龄组差异比较小,随年龄增加差异逐渐增大,青春期后有减小的趋势,男生平均增加2.1百分点,女生平均增加1.3百分点.学生BMI增长主要集中在中等和高百分位数,尤其是P90后,差值逐渐增大.7~11,12~15岁男生在P5o后差值均逐渐增大,P95分别达2.0,3.2百分点,其中12岁男生从23.4 kg/m2增加到26.8 kg/m2,14岁女生从24.0 kg/m2增加到25.9 kg/m2.与WGOC标准相比,2014年男生BMI P85,P95均较高,而女生BMI P85 10岁之前高于WGOC标准,从11岁开始与WGOC标准基本相一致.2014年上海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4%,9.1%,较2000年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上升6.4,5.2百分点.结论 BMI分布高百分位的个体比低百分位个体的变化更大.在肥胖防治工作中,加强对群体BMI曲线的监测分析,对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战略意义重大.

    作者:王向军;杨漾;吴艳强;杨璨;焦佳欣;彭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鹿泉区2011-2015年中小学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小学新生结核病感染情况,探索学校发现和预防肺结核的办法.方法 对鹿泉区2011-2015年51 528名中小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并分析其肺结核发病情况.结果 BCG-PPD组与TB-PPD组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8.424,13.995,P值均<0.05).不同年级学生PPD阳性率及强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1-2013年X2值分别为348.501,279.369,2014-2015年x2值分别为203.289,111.693,P值均<0.05).818名强阳性者进一步检查691名(84.47%).发现活动性肺结核高中生4名、初中生2名、无小学生,肺结核检出率为0.73%.420名强阳性者使用“母牛分支杆菌”双向免疫调节剂进行预防.结论 中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容忽视,应将结核病筛查和结核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制度化管理.

    作者:杨玲;黄建斌;崔晓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小学生减肥行为及其与体重认知的关系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和减肥行为的流行现状,为探索体重认知与减肥行为的关联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2年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全国7个示范基地共选取53 89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儿童青少年减肥行为与体重认知相关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认知相关变量与减肥行为的关联.结果 6~18岁儿童青少年消瘦检出率为6.9%,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4.3%.采取过减肥行为的小学生检出率为58.5%,初中生为65.9%,高中生为60.4%.在消瘦学生群体中,体重不满不会增加减肥行为的发生(P=0.29);而认为自己偏胖会增加减肥行为的发生(OR=5.28,95%CI=2.76~ 10.12,P<0.01).在体重正常学生群体中,对自己体重不满或认为自己体重偏胖的学生更容易采取减肥行为(OR=1.09,95%CI=1.03~ 1.16,P<0.01;OR=1.57,95%CI=1.44~1.71,P<0.01).在超重肥胖的学生中,对自己体重不满和认为自己偏胖均会增加减肥行为的发生(P值均<0.01).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和减肥行为发生率较高.体重不满是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学生采取减肥行为的危险因素,且认为自己偏胖是儿童青少年采取减肥行为的危险因素.

    作者:卢畅;王政和;董彦会;马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留守流动经历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童年期流动、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领悟社会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的现状和相互关系,为改善童年期流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524名留守经历(留守组),223名流动经历(流动组),182名既有留守又有流动经历(留守+流动组),1 161名普通大学生(普通组)的心理健康、核心自我评价和领悟社会支持.结果 有流动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核心自我评价和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普通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核心自我评价、家庭支持得分均低于普通组和流动组(P值均<0.05);留守+流动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核心自我评价、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均低于普通组和流动组(P值均<0.05).4个群体中心理健康、核心自我评价、领悟社会支持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P值均<0.01).在4个群体中,核心自我评价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间均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童年期流动经历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无负面影响,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持续的负面影响.

    作者:谢其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西藏大学生肺结核防治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西藏大学生肺结核防治同伴教育近期效果,为西藏高校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西藏4所高校学生,按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571人)和对照组(563人).干预组开展同伴教育,对照组发放宣传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结果 干预组的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7.6%,73.7%,39.9%提高到干预后的58.4%,82.1%,45.4%;对照组分别由于预前的26.8%,64.1%,39.0%提高到干预后的40.7%,67.8%,44.8%.经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同伴教育使干预组知识知晓率和正确态度持有率分别提高了16.7和4.6百分点,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正确行为形成率无影响(P>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发放宣传页均可提高大学生的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但前者效果优于后者,可作为西藏大学生肺结核健康教育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张金静;贺拥军;戎浩;袁东亚;李旭光;刘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学生自闭特质分裂型人格障碍与共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在正常医学生群体中自闭特质及分裂型人格障碍是否存在共情能力差异,且两者在共情维度上的差异.方法 以某医科大学1 040名大学生为对象,使用自闭谱系问卷(AQ)、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和分裂型人格问卷(SPQ)测查自闭特质、分裂型人格、共情能力水平,并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 高自闭特质组医学生在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怀3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低自闭特质组,而在个人痛苦因子上得分高于低自闭特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分裂型人格高分组医学生在观点采择、同情关怀2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低分组,而在个人痛苦因子上得分高于低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群体AQ总分以及SPQ总分和IRI总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高自闭特质组与高分裂型人格组在IR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自闭特质水平、分裂型人格障碍水平、共情能力三者存在认知相关性,自闭特质与分裂型人格在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上无差异.

    作者:余皖婉;汪凯;杨秀兰;张龙;张骏;孙耀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体质健康信念在中学生体质量指数和锻炼行为间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体质健康信念在体质量指数(BMI)和锻炼行为关系中的中介调节作用,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分别抽取北京、济南、贵阳3城市部分初高中学生1 678名为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检测以及体质健康信念量表和体育锻炼量表评分.结果 超重组和肥胖组知觉锻炼益处(14.07±0.25,14.24±0.54)、体质评价态度(14.26±0.63,13.72±0.41)、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15.12±0.72,14.12±0.61)、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14.30±0.55,12.88士0.27)、评价结果关注(14.12±0.56,13.76±0.23)、锻炼行为(61.13±0.53,57.74±0.37)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MI与体质健康信念知觉锻炼益处、体质评价态度、患病易感性、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评价结果关注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5,-0.174,-0.163,-0.122,-0.129,P值均<0.01);BMI与锻炼行为呈负相关(r=-0.203,P<0.01),体质健康信念知觉锻炼益处、体质评价态度、患病易感性、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评价结果关注维度均与锻炼行为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7,0.619,0.407,0.589,0.308,P值均<0.01).体质健康信念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更大,在BMI与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调节作用.结论 随着BMI的增加,体质健康信念和锻炼行为评分减少;体质健康信念比BMI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更大,体质健康信念在BMI与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信念,对促进体育锻炼,增进体质健康有益.

    作者:罗琳;杜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现况

    目的 了解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现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分层选择调研省份,每个调研省份选择1~2个调研点,共覆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个调研点.每个调研点选择城区、郊县各1个,每个调研区县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调研方法为学校卫生相关部门领导、学校领导、校医及班主任等座谈会及个人深入访谈.共召开区县、学校座谈会243次,个人深入访谈1 267次,覆盖学校179所.运用定性数据分析软件Maxqda 12.0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码、主题归类和分析.结果 我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多种并存.使用多的是校内调剂模式(30/30),各调研点均有使用;其次是临时聘任模式(24/30)和公开招聘模式(18/30);部分地区正在进行医疗机构派驻模式(6/30)和学校购买服务模式(4/30)的试点工作;少数资源匮乏地区使用诊所/医院承包模式(8/30).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聘任模式有所不同,医疗机构派驻和学校购买服务模式受到试点地区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值得借鉴.结论 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存在区域性和多样性,需要完善传统模式,探索创新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值得借鉴.

    作者:王海雪;朱广荣;温萌萌;崔立华;张冰;马军;刘星彤;谢婷;彭玉林;杨杰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广州市儿童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甲状旁腺素的关系

    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甲状旁腺素(PTH)的关系,为减少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的发生和改善儿童骨骼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广州市某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976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滂腺素(PTH).结果 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90.67±36.55) nmol/L,其中男童为(90.14±34.89) nmol/L,女童为(91.33±38.58) 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分别为11.37%和25.3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547,P<0.05),血清25(OH)D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352,P< 0.05),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x2趋势=68.909,P<0.05).儿童血清PTH平均水平为(2.38±1.29) pmol/L,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儿童血清PTH水平均高于维生素D充足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27,P<0.05).血清25(OH)D水平与PTH呈负相关(r=-0.149,P=0.000).结论 广州市0~16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较高,年长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年幼儿童差,血清25(OH)D与PTH水平呈负相关.应采取合理措施改善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作者:赖宏豪;梁俊彦;罗辉;李晖;陈漫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