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6年8月-2013年8月于我科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89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本组189例中7中转开腹,余182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胆漏2例,胆管损伤1例,出血2例,胆总管结石残余1例,腹腔积液并感染2例.经相应对症处理后均治愈,住院时间5~18 d,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安全、有效,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规范操作并熟悉胆囊附近解剖及变异,必要时及时正确中转开腹,并积极防治并发症.
作者:王新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针对于新生产的国产细胞分析仪(Bc-5500)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且对于用于临床对于形态不同的白细胞进行价值判断.方法 对于健康的人通过该分析仪进行检测,参与的总人数为1000人,在检测人数中发现了有关淋巴细胞发生异形、同时还有细胞发生幼稚化及核发生左移的现象.同时,特别选取了白血病人这一特殊群体参与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异常的检测,并将出现的异常细胞进行标记,作为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涂片染色和镜检,并对其形态学进行分析,从而将其与健康群体产生的异常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于健康人体检的标本产生的异常提示和白血病人异常标本进行的显微镜形态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点充分显示其与显微镜形态分析的准确匹配以及对白血病这一类疾病具有的高度异常,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血细胞分析时,有可能会对健康人体检显示出假阴性,同时对白血病类疾病也会显示出阳性,从而使得对其分析过程的准确度百分比有所降低.在使用时好结合显微镜对涂片进行染色和镜检,更精确的进行数据分析.
作者:李云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X射线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脊椎骨折患者,采用X射线和CT对其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患者脊椎前柱诊断中,X射线的诊断率为93.3%,CT诊断率为97.8%,其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脊椎中柱诊断中,X射线和CT的诊断率分别为28.9%、5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脊椎后柱诊断中,X射线和CT的诊断率分别为4.4%、1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射线在脊椎骨折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
作者:何光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胸导管结扎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22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住院号奇偶数半随机法随机分为实验组(未结扎胸导管)及对照组(预防性低位结扎胸导管).两组患者均术后第1天始行肠内营养治疗.营养液选用肠内营养液(能全力).术后第1天鼻饲500 mL、第2天1000 mL、第3天1500 mL左右.观察术后胸液总渗出量,胸液中甘油三脂含量,胆固醇/甘油三脂比值.结果 实验组胸液引流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甘油三酯、平均胆固醇以及甘油三脂/胆固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中结扎胸导管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胸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增高,胸水总量增多,并发乳糜胸风险增高.
作者:史可峰;周福有;耿明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探讨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介入治疗技术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患者35例资料,所有患者根据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疾病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介入治疗,治疗后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以此评价介入操作技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后对治疗过程的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后均栓塞成功,治疗两天时间内:出现脑梗死现象者3例(8.6%),出现剧烈头痛现象者2例(5.7%),有穿刺血肿现象者2例(5.7%).结论 对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治疗关键在于防止动脉瘤发生病变,治疗后应该严密检测患者病情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作者:朱芬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采用简易负压置换法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9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儿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患儿使用简易负压置换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50例患儿中,痊愈22例,显效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40例患儿中,11例痊愈,26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5%,经统计学分析我们认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鼻窦炎采用简易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可使药物作用更好的发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崔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拟通过测定发热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以确定降钙素原对于早期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意义.方法 纳入自2012年1-6月间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综合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热患儿187例(男性102例,女性85例),根据培养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结果 细菌性感染组患儿98例,非细菌感染组患儿89例.入院时病程在3d以内的患儿,细菌感染组患儿入院时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0.05);而细菌性感染组患儿入院时的ESR、CRP及WBC水平与非细菌性感染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病程超过3d的患儿,细菌性感染组入院时PCT、ESR、CRP及WB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0.05).结论 在发热患儿,PCT水平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细菌感染,而且,PCT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通过监测细菌感染患者的PCT水平有可能缩短的抗生素疗程.
作者:朱德胜;曾方玲;罗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胃炎患者共160例,平均年龄(33.27±1.13)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了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了给予果胶铋和克拉霉素治疗的方式.结合对比方式进行全面研究.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果胶铋胶囊加阿莫西林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更显著.
作者:李常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患者入院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加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MOSSF-36生活量表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提高,实验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三项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生活满意度.
作者:周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出产后产后抑郁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间初产妇226例,其中88例抑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无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作为心理状况改善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抑郁量表评分及焦虑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小儿呼吸道感染者162例,随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并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并实施相应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为8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呼吸道感染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其操作简便,对患儿无创伤,治疗依从性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霞;杨娟;王小英;杨人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和对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2012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依从性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药物依从性、饮食依从性以及运动依从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和HbAlc达标情况明显优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的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季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开展了牛皮癣的临床治疗观察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方法 选择自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牛皮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内服和外用联合治疗和单纯性内服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治疗组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牛皮癣要首先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
作者:李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了MRI及MRCP检查在诊断胆道类疾病上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胆道疾病患者26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为B超+CT组、MRI+MRCP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MRI+MRCP组确诊率高达100%,明显好于B超+CT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样本的比较采用t检验,t=3.410,两组样本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及MRCP检查对于胆道疾病的应用价值是较为明显的,其影像学对胆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准确、直观的提示作用.
作者:柳晓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研究外展式固定法减少肥胖患儿手腕静脉输液渗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腕静脉输液肥胖患儿1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平放式固定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外展式固定法,对比两组方法输液渗漏情况.结果 观察组渗漏率为2.86%,对照组渗漏率为21.43%,因此可以看出观察组固定方式可有效的减少肥胖患儿手腕静脉输液渗漏现象,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外展式固定法在控制输液渗漏情况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平放式固定方法,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及质量.
作者:曹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用内镜下观察并诊治上消化道出血者的具体操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1年8月14日-2013年7月16日,我院接诊上消化道出血者231例,诱导出血的因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性胃炎以及食道静脉出血、胃溃疡等.对之行内镜观察与诊治,并实施护理,例如: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内镜观察与诊治(喷药法+注射法)成功止血的有216例,概率:93.51%;有15例通过内镜下观察,显现喷射性出血.通过注射法+喷药发进行诊治,未实现止血,概率:6.49%.结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者的诊治中,效果突出且易操作的手术就是胃镜下止血术,再加上护理辅助治疗工作,将会提升上消化道出血者的治愈率.
作者:何劲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患儿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12月收住我院PICU的重症手足口患儿,按照疾病的转归分为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组,非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组,通过测定PT、APTT、FIB、TT,并比较二组间入院时PLT、D-Dimer,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第1、2、7d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PT、APTT、TT、FI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组之间的D-二聚体阳性率及数值有统计学差别.结论 与凝血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D-二聚体的检测对评估重症手足口患者病情严重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罗兰;朱德胜;姚震亚;肖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期许为该病的临床研究做出贡献.方法 将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利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登;张长江;李洪珂;杨贤玉;李来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ICU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并且对于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在调查研究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主要部分,患者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感染.其主要原因为人工气道,其次为留置尿管.结论 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比较高,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护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感染工作,做到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进行相关隔离措施才能够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71%,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8.25%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闵晓萍;曹志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