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65例护理体会

史新华;曹新君;马晓翠

关键词:经腹膜后, 腹腔镜肾切除术, 术后卧床时间, 恢复, 腹膜后途径, 治疗效果, 损伤, 技术发展, 患者, 腹腔脏器, 腹腔污染, 创伤小, 出血少, 痛苦, 路径, 干扰
摘要:传统的肾切除对患者损伤重、创伤大、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恢复慢,自1993年Gaur[1]首次报道经腹膜后行腹腔镜肾切除术来,腔镜技术发展很快.腹腔镜肾切除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切除则有路径直接、损伤小、恢复快、不干扰腹腔脏器、无腹腔污染等优点,我科于2005年4月至2009年3月行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膀胱癌部分切除术中无瘤技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膀胱癌部分切除术中无瘤技术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58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无瘤技术的应用实施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近期效果满意,随访3个月~1年,术后发生切口种植1例.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制订无瘤技术的配合方法,能有效地防止恶性肿瘤的医源性扩散,对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玉霞;黄惠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管理对策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状及管理对策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马灵灵;龙梅;蒋援非;马庭建;董文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围PICC置管期的护理及研究方法

    目的 探讨围PICC置管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肿瘤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236例以2010年1月为时间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和肢体肿胀的发生率、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操作前湿热敷、消毒方法的改良和预防性硫酸镁湿热敷等可以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蔡卫梅;陆志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无惩罚原则管理护理不良事件效果探讨

    目的 提高护士、护士长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主动呈报.方法 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界定护理不良事件和无惩罚原则,实施呈报、处理、分析讨论、反馈、整改管理流程,奖惩结合推进无惩罚原则的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的种类、数量增多,病人满意度显著升高.结论 无惩罚原则的实施有利于护理不良事件的暴露和正确处理,提高患者的安全度.

    作者:李亚琴;张苏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质量反馈本在病房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护理质量反馈本作为护士长与护士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 科室建立护理质量反馈本,护士长在病房质量检查中随时发现护理问题,第一时间提出问题并告知当事人,明确解决方案,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 护理部质量得分、患者满意度、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和护理投诉明显下降(P<0.01).结论 护理质量反馈本能够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预防和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患者能得到安全舒适的护理.

    作者:张文俐;袁春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癌症护理:过去、现在和将来

    癌症护理历史长久,内容丰富.癌症护理专业作为一个特长专业在19世纪40年代初期的出现,1740年第一所治疗癌症的医院在法国建立,20世纪初护士拒绝接受护理癌症病人,因为担心自己被感染.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签署<全国癌症法>,才使癌症护理得到了法律维护.

    作者:刘巍;徐寿水;Haylock;PJ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术后尿路造口改进造口袋粘贴方法的实践

    目的 探讨改进的造口袋粘贴方法效果.方法 按就诊顺序将66例尿路造口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改进的造口袋粘贴方法:剪断底盘保护纸,借用胶布撕开保护纸并贴袋.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肠造口粘贴方法.结果 两组病人手套粘连、手套破损发生率、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合格率及造口袋粘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使标准预防到位,降低护理人员手部细茵污染率,延长造口袋使用寿命.

    作者:张景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翼状胬肉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术的护理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术的护理方法.对30例(46眼)翼状胬肉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术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前、术后护理及指导.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排斥反应和感染,复发2例,复发率约为4.43%,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疗效满意.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相关护理,对患眼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黎琴;廖美英;丁丽云;梁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对比性研究

    2009年我校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与2005年人才培养方案相比,体现了护理行业的岗位需求,突出了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本文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选修课设置等方面与2005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性研究.

    作者:郑凤莉;郭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在职护士进行系列人文素质培训实践与评价

    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方法 通过举办护理人员读书报告会、定制教材<护士人文修养>及观看录像等方式培训我院护理人员.结果 绝大部分人对读书报告会的举办持同意的观点,患者满意度由93.1%提升至97.2%.结论 提升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常宗霞;杨桂华;袁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信息化行为干预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信息化的行为干预在提高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在住院时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时行问卷调查.并对出院后观察组缺陷认知部分给予信息提示、网络留言、电话指导等院外的连续性行为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脂、血压水平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再入院率有明显差异(P<0.05、P<0.01).结论 信息化行为干预是一项切合实际的干预手段,这种医患互动新管理模式.使病人主动遵从医嘱,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高危因素的发生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再入院率,具有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骨科病人术后预防性使用消炎痛栓临床效果观察

    疼痛是大多数骨科病人的共有体征,尤其是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病人因疼痛产生许多不利于骨折及伤口愈合的负面影响.术后镇痛已逐渐被视为提高患者安全性、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罗爱伦研究表明,骨科病人术后局部组织的损伤,病人疼痛将持续24~48h.药物止痛仍然是目前解除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1].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书画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书画行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为期8周的书法绘画治疗,应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并与30例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能参加并完成书法绘画治疗.治疗前各量表评定,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量表的评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正规、系统的书画行为治疗,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康复效果.

    作者:姚宁;翟爱玲;李遵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兴平市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描述兴平市农村老年人的自测健康和生活方式状况,并分析该群体中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课题以Pender的健康促进理论为概念框架,运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兴平市农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0%受访者自测健康在良好水平.68%受访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在良好水平.结论 受访者的健康水平一般,社区护理应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培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统计我院45例心肌梗死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45例仅有2例轻微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结论 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准确给药剂量和时间、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关键.

    作者:殷洁;边红娟;杨晓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音乐干预在膀胱镜检查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在膀胱镜检查中的意义.方法 将87例拟行膀胱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结果 干预组的血压、心率较对照组平稳,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膀胱镜检查时实施音乐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疼痛程度,使得膀胱镜检查能顺利完成.

    作者:杨惠娟;唐媛;韦亚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隔板蓝根注射液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隔板蓝根注射液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带状疱疹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隔板蓝根注射液灸,1次/d,每次施灸30min.疗程均为10 d,并于治疗前和治疗3 d、7 d、10 d后进行水疱数目、水疱簇数、水疱变化、红斑面积及自觉症状疼痛等变化单项评分,采用4级计分法;10 d后进行总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10 d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0.005);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0.005);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隔板蓝根注射液灸治疗带状疱疹,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成本低廉,安全简便,不增加患者痛苦,能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岳全;黄婷;谭艳梅;孙云芳;李娟;李学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脑卒中是一种因脑部血管病变所致智力和肢体运动障碍的疾病,脑卒中后幸存者中约有70%~8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1],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患者常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系统的、综合性舒适护理,对改善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对3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药物治疗,综合性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循证护理组130例和传统护理组130例,循证护理组对术后出现及潜在的并发症进行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指导,制定干预措施.传统护理组则按照传统护理习惯进行护理.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9%,而传统护理组则为1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协助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促进愈合,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许小青;李小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在重症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重症手足口病护理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60例,进行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结果 经积极的治疗及系统的护理,所有患儿均进人恢复期,平均住院(13.53±1.80)d.其中48例患儿获得临床治愈,9例患儿遗留脑电图轻度异常,3例脑脊髓炎患儿遗留轻度右下肢功能障碍,无死亡病例.结论 人文关怀在重症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彭碧文;陈文娜;陈群梅;李丽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