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玲;李英奇
目的 考察大学生与现实朋友和网友进行性话题沟通状况及其对性适应的影响,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性话题沟通频率问卷和性心理健康量表性适应分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成都市3所综合性大学74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大学生对朋友进行性话题的沟通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性适应状况优于男生;大学生对网友(特别是异性网友)的性话题沟通对其性适应有消极影响,而对异性现实朋友的性话题沟通与性适应各因子均呈现正相关,但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生与不同类型朋友的性话题沟通状况与性适应状况有显著相关.应帮助大学生建立现实、健康和自然的异性沟通渠道,避免依赖网络进行相关沟通.
作者:徐华春;李长松;郑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健商,是健康商数(health quotient,HQ)的缩写,代表一个人的健康智慧及其对健康的态度和能力[1].近年来,多有文献报道医学生的健商状况不容乐观.医专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基层社区,其健商的高低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将来为社区居民卫生服务的效果.该文通过对部分医学与非医学专科生的健商进行比较,分析医专生的健商特点,为在校医专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国良;赫欣;杨小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学生是一个处于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关键时期的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及社会和谐发展.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人群高度聚集、群体性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多发的特殊场所.学校卫生工作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措施和要求.现就学校卫生工作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述评如下.
作者:马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浙西南山区畲族青少年学生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变化情况,为建立浙西南山区畲族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08年浙西南山区丽水市中小学生体质测试数据,选取7~19岁畲族、汉族学生2 614名.采用适合中国人的Stevenson公式,利用身高、体重指标计算畲族、汉族青少年学生的体表面积,对其变化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浙西南山区畲族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等3项指标的年平均值明显低于当地居住的汉族学生;畲族、汉族男女学生7~19岁年龄段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的年平均值变化不一致,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男女学生之间真正的差异是在15岁以后.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不宜采用同一个体表面积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标准对畲族和汉族学生进行相关评价.
作者:吴暅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国高校校医院急诊科室设置与急救设备配置情况,为提出指导性建议和意见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国131名参训高校急诊医疗工作负责人进行急诊科室设置与急救设备配置等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除部分二级医院相对比较规范以外,多数高校医疗机构在急诊科室设置、急救人员配置、急救设备配备、急诊急救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欠缺,无法满足广大高校师生对医疗保健尤其是一些紧急医疗救助的需求.心肺复苏救治时的重要医疗设备与人工呼吸机等关键急救设备在高校医疗机构中配置率较低.结论 高校校医院在急诊科室设置和急救设备配置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对高校医疗机构急诊科室设置、队伍建设、急诊工作制度、急救技术规范、培训与考核、急救设备配置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和指导性建议.
作者:陈玲玲;李英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机体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的诊断标准,可划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3个方面[1].亚健康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处理得当则可向健康转化,如任其发展就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目前有关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心身医学的不断发展,心理社会因素在亚健康状态成因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刘萌;廖淑梅;易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大学生体成分及身体形态指标的关系,为维吾尔族大学生肥胖干预以及学生营养教育、科学参与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新疆师范大学14个班的在校维吾尔族大学生659名,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项目和测试要求进行测试,比较不同体成分大学生间身体形态指标.结果 维吾尔族男女大学生肥胖组BMI指数均高于正常组,超重组的腰臀比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正常、超重、肥胖3组的上臂皮褶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脂肪主要堆积于腹部.应在控制高热量饮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倡导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作者:翟伟;杨俊敏;毕存箭;安尼瓦尔·吾斯曼;王永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血脂异常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发病率不断上升[2].为了解高校中老年教职工的血脂状况,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笔者对2009年某高校40岁以上中老年教职工的血脂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官永玉;周翠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高中生对自杀态度的取向以及其自杀意念的水平,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及Beck抑郁问卷,对上海市1 69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由学生自评后统一回收问卷并进行评分.结果 41.18%的学生轻度抑郁,19.17%的学生中度抑郁,13.75%的学生重度抑郁,不同性别和地区的抑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中,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应激量、母亲的惩罚严厉、父亲的过度保护均为危险因素,0R值分别为1.10,1.08,1.12;而家庭的情感温暖,学习成绩好是保护因素,0R值分别为0.94和1.38.结论 应采用综合性措施从个人、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喻彦;彭宁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瑜伽练习对大学生月经期情绪因子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出孝感学院有痛经史的4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为期一个学年的瑜伽教学.瑜伽练习每周4次,每次1h,开课前后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自我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的改善状况进行访谈.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指数较练习前有显著改善,对月经期不良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明显提高.练习瑜伽后,痛经症状明显减轻,不良情绪缓解;有90%的学生感到心情舒畅,78%的学生自信心增强,抗压能力提高.结论 瑜伽对女生经期情绪变化有显著的影响与干预作用,使痛经不良症状得到明显缓解(P<0.01).
作者:陈叶坪;钱金梅;柳桂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在八年级学生中发放载有艾滋病防治信息的作文簿,并以艾滋病为主题开展写作文活动的效果,为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怀远县790名八年级学生,发放印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图文的作文簿,并要求以艾滋病为主题写作文.干预前后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活动效果.结果 学生艾滋病8条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3.9%提高到干预后的82.5%(P<0.01),2个与性有关的知识点的知晓率仍然低于80%.美沙酮的知晓率干预后仍然不到50%.结论 通过作文簿宣传信息及写作文活动,八年级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但仍需要增加针对性的讲解活动或对作文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作者:李玉珍;褚永光;王福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疟疾是影响人们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是目前世界上常见和危害严重的热带病之一[1].疟疾发病与人们的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2].为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的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笔者于2010年对重庆市5个区县的中小学校开展了疟疾防治知识现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成果;罗兴建;罗飞;李珊珊;肖邦忠;蒋诗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学二年级学生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状况,为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对荆州市和阜新市500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陌生人的概念、好的接触与不好的接触、应对性侵犯的策略等.结果 在被调查的小学生中,61.2%的小学生知道陌生人的概念;21.8%的小学生知道喜欢的人也有可能以让人感觉不好的方式接触儿童的身体;39.6%的小学生知道遇到不好的接触,如果告诉的人不相信,应该告诉其他成年人,直到有人相信为止.如果被喜爱的人触摸了隐私部位,表示能告诉另一个成年人的只有27.2%.若被人试图触摸隐私部位,认为有可以告诉的家庭外成年人的只有11.0%.结论 小学二年级学生缺少基本的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和技能,应重视小学生预防性侵犯教育.
作者:陈晶琦;孔艳秋;李秀珍;张秋菊;鄢乔莹;李树红;寇红岩;黄晓玲;尹玉秀;李宝丽;陈大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学校是食物中毒高发场所,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通过对开封市145所学校食堂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状况,为发现学校存在的主要卫生隐患及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订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策略,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马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生活事件可以造成个人生活风格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并要求个体去适应或应对[1].众多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关[2-5].生活事件能否引起心理生理反应进而导致心身问题,不仅取决于生活事件本身发生的频率和影响程度,还受个体的应对方式、归因风格、自我认知评价、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3,6].应对方式为人们对内外环境要求以及由此产生情绪困扰而采用的应对方法、手段或策略[7].有关研究已表明,应对方式主要是作为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起作用[2-3].本研究以阿瓦山区佤族和汉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改善该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作者:沈潘艳;赵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lC)调查结果显示[1],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10~19岁网民占网民群体的26.0%,20~29岁网民占30.8%.由于青少年本身的心理状态及互联网的特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并积极应对的焦点.Young教授将网络成瘾(IntemetAddiction Disorder,IAD)定义为: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2-3].本研究以海口市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上网情况及人格特征等因素进行分析,为网络成瘾学生的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康延海;盛莉;彭晓兰;蒋湘玲;高慧文;张开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生气质性乐观与抑郁体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某医学院校在校本科生300名,采用生活取向测量问卷(LOT)、抑郁体验问卷(DEQ)、生活满意度问卷(SWLS)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医学生乐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乐观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乐观维度和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40,P<0.01),悲观维度与无助性抑郁和内射性抑郁维度显著正相关(r=0.39,0.49,P<0.01);悲观因子显著正向预测抑郁(β=0.491,P<0.01),乐观因子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β=0.357,P<0.01).结论 医学生的气质性乐观和抑郁、生活满意度有着密切关系,气质性乐观可能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牛玉柏;张琼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南昌市理工科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昌市某大学理工科专业321名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亚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亚健康症状检出率为75.1%,社会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亚健康症状及其分项的发生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体型、独生子女及学生干部与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学习成绩、早餐习惯、锻炼时间、经济压力是亚健康症状及其分项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 南昌市理工科大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较高,不同特征、生活习惯、学业及经济等方面的压力是其影响因素.
作者:周旭;肖元梅;王超;朱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childhood simple obesity,CSO)是全球性卫生问题,不但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肥胖将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1].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人数激增,尤令人担忧,它不仅造成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下降等行为问题[2],而且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成人期疾病早发,从而影响生活和生命质量.
作者:张梅;曲美霞;白玥;祝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大学生是青少年的主要人群,使其对艾滋病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态度,并通过其影响力的传播扩散,将对社会起到比较好的作用.所以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酒泉市某高职学院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从知识、歧视的变化对艾滋病知识信息的传递扩散及知识遗忘4个方面对活动效果进行了评价,以探讨适合于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及效果评价方法.
作者:何鹏图;马晓春;邓丽英;杨建红;薛树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