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盆腔CT护理准备质量分析

张杨

关键词:质量分析, CT诊断, 护理准备, 女性盆腔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110例患有盆腔疾病女性的病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对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了分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在不断的自我剖析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 具体方法为使用CT扫描来分析女性患者的盆腔情况,并结合相关判定标准来详细地划分护理工作的质量等级.从这样的分析中确保医院的护理工作做到实处.结果 在对所有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之后,发现有81例患者的护理工作达到了较佳的水准,24例患者的护理水平被评定为一般,剩余的质量较差.而除了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以外,其余的患者均不需要再次进行扫描以确定检测结果的正确性.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了CT检查之后,发现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医院高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CT扫描得到的影响的清晰度,对医生的后期治疗有较大的增益作用,也能够确保盆腔炎患者的治愈周期提前.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阴式大子宫切除术临床探析

    目的 对阴式的大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改良应用进行探析.方法 2011年11月20日-2013年5月20日,我院有78例子宫出现疾病的女性,年龄:34~56岁,平均:(36.14±5.04)岁,孕周:11~16周.由于子宫出现疾病,因此需要对她们的大子宫进行切除,切除方法:子宫切除术.将78例病性基本相同的女性分作两组进行探析,每组39例女性,小组为: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对临床切除组用过去的TVH(即为:子宫切除术)进行切除,对改良切除组则用改良之后的TVH(即为:子宫切除术)进行切除.之后,对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在术中的切除时间以及切除时的出血量等作出探析和对比.结果 在改良切除组的39例做完TVH的女性,所用的切除时间比临床切除组的za短,此外,切除之时的出血量也比临床切除组 要少.改良切除组在做完TVH之后,排气所用的时间也比临床切除组要少.在改良切除组的39例女性中,经TVH全已达到健康状态有37例,健康概率:94.88%.再次生病的女性有2例,再次生病概率:5.12%.在临床切除组的39例女性中,经TVH全已达到健康状态的有30例,健康概率:76.93%.再次生病的有9例,再次生病概率:23.07%.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的差异比较显著,与统计要求以及意义一致(P<0.05).结论 TVH在经过改良之后,无干扰,创伤度低,价值愈来愈大,效用愈来愈大,因此应将此种手术技术予以推广.

    作者:孙仕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析伤害控制骨科学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究伤害控制骨科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法,为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就诊于我院的42例骨科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及护理,本组42例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无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情况发生;除2例患者出现截瘫、6例患者不全瘫痪外所有患者肢体功能均得到较好的恢复.结论 骨科严重多发性创伤是一类病情重、变化急、治疗难的疾病,伤害控制骨科学可实现治疗以及护理的个体化,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等治疗方式对患者的二次打击程度,对于炎症反应的控制以及手术风险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作者:肖慈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安宁市麻疹流行特征与控制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安宁市2005-2013年1~7月麻疹流行特征,为卫生行政部门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年报告发病率高(60.3/10万),2010年和2011年发病率低,无麻疹病例发生,各年份发病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月龄2012年、2013年1~7月均占发病总数的13.33%,≥15岁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3.33% 、73.33%,不同年龄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成我市麻疹疫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加强免疫的脱漏和含麻疹组分疫苗基础免疫不及时;在进行麻疹疫情的防控中,要提高含麻疹组分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作者:白利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躯体疾病相关因素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合并躯体疾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的概率,分析形成因素.方法 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有躯体疾病和无躯体疾病分成两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填写一份关于性别、年龄、病史、躯体疾病情况以及所服药物情况的调查表格,并对所有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超过50例,发生概率超过62.5%,根据资料显示部分患者患有的躯体疾病已将超出两种,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里面,消化系统疾病的有2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有14例、神经系统疾病的有20、泌尿系统疾病的有8例.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病史越久的患者患有躯体疾病的概率越大,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的刺激下也会产生躯体疾病的可能性(P<0.01),特别针对年龄偏大的患者伤害较大,刺激病患的神经系统,身体机能蜕化.结论 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躯体疾病的概率较高,而且与年龄、性别、病史以及服药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为患者减轻痛苦.

    作者:陆惠琼;李凤华;王果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研究心血管疾病诱发原因以及内科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4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经过临床护理以后,实验组病人治疗效果以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病人采用内科优质护理模式,不但可以使致残、致死率明显减低,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实验组给予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对比疗效.结果 实验组疼痛感降低到(0.89±0.3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

    作者:蔡立新;左凤祥;李顺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组织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组织切除术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肝胆管结石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包括患者150例.针对A组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为肝组织切除术,针对B组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为将胆管进行切开之后取石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结果 终比较A、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A组优于B组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手术后,对患者进行T管造影发现,在A组患者与B组患者结石残留率方面,前者低于后者比较明显(P<0.05).结论 针对肝胆管结石的患者采用肝组织切除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后,终获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吴勤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老年人糖尿病护理问题研究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症,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机能不断下降,而大部分器官也逐渐衰竭,故而不良影响更为严重.针对老年人糖尿病除了要做好相关的治疗之外,还应加强护理,而近几年相关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研究来看,主要应注重患者四个方面的护理问题.为此,本文展开了相关探讨,对老年人糖尿病护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相关事业有所借鉴.

    作者:高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对中期妊娠引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为了观察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34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用缩宫素联合米素前列醇片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单纯选择宫颈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术后统计中期引产后2h内出血量和24 h内出血量,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平均出血量(109.5±11.2) mL,产后24 h内平均出血量(190.5±13.3)mL,缩宫强度为强,与对照组疗效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使用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德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分析

    目的 具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处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疾病280例,都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预后情况并进行临床调查.结果 所有患者都手术成功,无死亡患者.患者术后的ALT与AST值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结石12例,发生率为4.3%.经过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结石直径、体重为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残留结石患者都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都痊愈再次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残留结石的存在与年龄、结石直径、体重明显相关,要合理进行再次手术.

    作者:王宝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大理市环洱海城乡居民饮用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大理市环洱海地区城乡居民的饮用水质监测情况.方法 采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大理市环环洱海地区的饮用水样本200份,均进行严格监测,对监测结果中感官性状指标、细菌学指标、化学指标以及毒理指标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200份水样相关指标中,异常样本出现率较高的主要有肉眼可观察物、菌群总数、粪大肠菌落、总大肠菌落,其中,以总大肠菌落超标的样本率更高(P<0.05);此外,市区水质监测情况与农村水质相比,整体情况相对更优;且市区水样中,山泉水较之自来水的整体水质情况相对更优(P<0.05).结论 大理市环洱海城乡居民的饮用水中少数存在不合格问题,应及早采取措施加强整治,以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性.

    作者:程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172例

    目的 就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172例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1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康复组(86例)、对照组(86例),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86例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死康复护理方法.结果 康复组护理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效果优,而且安全、可行的,可有效防止咽部肌肉废用性萎缩,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或可塑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谢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临床指导探讨

    目的 探析临床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发生异常的影响因素,以为临床合理进行生化检验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自愿参与本研究的1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于不同时间、不同体位采集受检者的血样本,并对部分血样本作溶血处理,部分血样本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作检验,然后对比分析不同情况下血样本的检测情况,同时总结生化检验结果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时间段:TBIL及血清铁和血清钙几项指标变化明显;不同体位:ALT、AST、Alb、TP以及血清铁等指标均受影响;溶血后,LDH、ALT、AST、Alb、TP、TBIL以及血清钾和钙均出现明显改变;未及时送检的样本,在LDH、ALT、AST几项指标上均出现明显改变(P<0.05).另外,生化检验结果还受采集部位、采血前受检者活动情况、药物因素以及生理因素等影响.结论 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全面分析和总结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具体疾病类型有针对性避免,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宋维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李金斯坦术式在临床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探讨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或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例数、所占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跟踪1年,对照组有3例出现慢性疼痛,观察组无一例发生慢性疼痛,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继续深入推广.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克罗米芬联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克罗米芬联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克罗米芬联合中药调用治疗,对照组仅用克罗米芬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妊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罗米芬联合中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导致的不孕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没有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作者:孙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罕见下颌粉碎性骨折不良内固定术一例

    目的 总结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正确处理对策.方法 从参考文献对26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IMF+ORIF的治疗.结果 患者骨折一期愈合,无内固定器断裂脱落,无骨不连等并发症;患者行调磨咬颌外,其余咬颌均恢复良好,患者张口度恢复到受伤前水平,未出现进食困难,面部畸形等不良反应.结论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采用联合术式,颌间固定能更好的恢复下颌骨的解剖结构,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使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者:杨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女性盆腔CT护理准备质量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110例患有盆腔疾病女性的病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对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了分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在不断的自我剖析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 具体方法为使用CT扫描来分析女性患者的盆腔情况,并结合相关判定标准来详细地划分护理工作的质量等级.从这样的分析中确保医院的护理工作做到实处.结果 在对所有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之后,发现有81例患者的护理工作达到了较佳的水准,24例患者的护理水平被评定为一般,剩余的质量较差.而除了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以外,其余的患者均不需要再次进行扫描以确定检测结果的正确性.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了CT检查之后,发现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医院高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CT扫描得到的影响的清晰度,对医生的后期治疗有较大的增益作用,也能够确保盆腔炎患者的治愈周期提前.

    作者:张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改良小切口治疗单纯性甲状腺瘤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2例甲状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94.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达71.1%.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声音嘶哑、吞咽不良、切口粘连、颈前区疼痛等反应,无复发.结论 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瘤的理想术式,具有很大的治疗前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越性及护理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并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切除胆囊患者72例,其中40例患者选择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为研究组,32例患者选择开腹胆囊切除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正常工作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等指标,并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正常活动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究组理想镇痛率为92.75%,对照组为68.75%,研究组患者理想镇痛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伤害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能够尽早下床活动,减少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术后疼痛较小,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护理资源浪费,在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媛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手段,实验组再进行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及护理后实验组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显现10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显著改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建议在临床治疗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