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期刊服务模式的变迁

吴卫红;王霞

关键词:网络信息, 期刊, 服务模式, 资源共享
摘要:1 传统图书馆期刊服务模式的特点1.1 被动的服务方式传统的期刊服务方式是“守株待兔”的方式,服务方法简单,仅局限于馆内阅览、文献复制、口头咨询等.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约束了服务人员的思想,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和热情.1.2 闭关自守的服务方式传统图书馆都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缺乏馆际交流、合作、协调,这种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约着期刊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表现在文献收藏中片面强调馆藏文献数量,求大求全,造成文献收藏的大量重复.在利用文献方面,重藏轻用,不能充分发挥馆藏文献的作用.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学情报人员的素质及培养

    1 知识素质及培养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对图书馆专业人员有很高的要求.在美国图书情报人员要具备两个学位,即原专业和图书情报的学位.在我国,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从事医学图书情报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馆员,除了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1-2门外语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能充分发挥图书情报在医疗和科研中的作用,更好地为临床和科研服务.

    作者:陈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跨世纪小型医学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和管理手段发生重大变化,读者和管理人员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使馆藏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传统图书馆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为信息传递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便捷途径.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小型医学图书馆,要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为读者和医教研工作服务.

    作者:王丽明;王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网络时代文献信息的管理与服务

    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随着因特网的日渐发展壮大,以信息网络为主体的虚拟现实技术正将图书馆引向多媒体电子技术的新境界.面对因特网拥有的丰富信息资源以及跨越时空、无缝检索、高度的开放和自由,文本间的超级链接等优势,图书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图书馆怎样去吸引读者,怎样能为网上读者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的信息服务,便成了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作者:董红梅;郭树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图书馆的期刊管理与服务

    医学期刊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专业性强,在医院图书馆中占据显著的位置,成为医学图书馆的重要情报信息源之一.因此,要充分利用期刊资料为临床、教学、科研服务,就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作者:许志雄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循证医学与医学信息

    循证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医学学科,也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临床医师也必须由传统医学向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行医模式转变.传统医学是以个人经验加理论知识为指导,循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和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典范,是指医师的个人临床经验与佳科学依据相结合的临床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滕书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提高医院图书馆一次文献保障率

    医院图书馆读者数量虽少,但专业性强,要求高,追求时效.然而,与这种需求相背离的是大部分医院图书馆馆舍面积小,经费少.即便如此,很多馆的馆舍仍不停地被院方压缩挪用,使得馆内面积寸土寸金,很多馆期刊装订后上架都很困难.在资金与馆舍面积的双重压力下,作为信息主要来源的期刊订购品种很少.目前,绝大部分图书馆早已应用了 CMCC,CBMdisc,MEDLINE 等机检工具,使医务人员获取某一课题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然而,与此非常不协调的是当读者查找其原始文献时,往往大失所望,大部分医院图书馆馆藏提供能力极其有限,一般中外文期刊都在150-250种之间,只能尽力收齐“中华”、“中国”、“国外”、“临床”、“实用”等几大系列,与需求相差甚远.外借费时费力,传真费用昂贵,而临床人员往往时间紧迫,不容拖拉.因此,各馆现代化的二次文献检索手段往往因找不到一次文献,影响了医护人员的检索热情,进而引发了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不满,并降低了图书馆的信誉和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现在,评价图书馆的标准已不再是看其规模大小,而是看其提供文献的能力.因此,对医院图书馆来说,一次文献保障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馆藏策略的调整,而虚拟馆藏的发展是前进的目标.

    作者:范红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对非“211工程”立项高校参与CALIS共建、共享的设想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作为高等教育“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项目之一,是实现“211工程”建设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CALIS由教育部主管,在北京大学成立管理中心,建设“全国中心-地区中心-高校图书馆”三级保障网络环境,即建设1个CALIS全国管理中心,4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7个地区文献信息中心以及“211工程”立项高校为主体的一批高校现代化图书馆.北京大学作为项目法人,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行使管理职能,并负责全国和华北地区书刊联合目录建设和运行维护.在北京建立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性文献信息中心、构成CALIS三层结构中的高层,主要起到文献保障基地的作用.在全国建立7个地区性文献信息中心,构成CALIS的第二层,在各校图书馆所不能满足的一大部分文献信息将通过地区中心的协调和服务得到解决.CALIS的第三层是“211工程”立项高校图书馆.

    作者:文丽;蒲延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院图书馆管理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信息中心,是现代化医院整体机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拥有重要的情报源,承担着搜集、整理、传播和利用图书情报资料的重要任务,是医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谈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图书馆书刊经费的合理使用

    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图书馆担负着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的重要任务.在书刊价格逐年增长、购书经费十分紧张的状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采购书刊,做好文献的收集工作,是关系到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我馆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作者:刘红鹰;冯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山东省医学图书馆人才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1986-1996年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大发展的10年,为了摸清我省医学图书馆人才队伍在这10年间的发展情况,笔者于1997年初向全省市级以上医学图书馆发出调查表92份,回收74份,应答率80.4%,作废2份,收到有效表72份,有效率为78.3%.经汇总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王今民;高峰;蔡小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谈军队医院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21世纪将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繁荣昌盛的时代.网络化的出现对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结构、协调布局、文献信息服务的形式以及服务层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军队医院的图书馆,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要求的提高,馆藏资源的特色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

    作者:李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日文医学期刊的搜集、分析与研究

    医院图书馆是为医疗、科研和教学提供新医学情报的场所.医学期刊是医院图书馆馆藏重要的资源.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世界各文种的期刊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了解、分析与研究外国医学期刊的发行情况,对于收集外文期刊工作十分重要.

    作者:赵志静;杜淑云;李永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1世纪知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

    新的经济形态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图书馆工作的知识性本质进一步凸现出来.我们必须着眼于文献与非文献、网内与网外的各种知识信息,来探讨新世纪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

    作者:赖小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略论图书情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图书情报工作的外部挑战1.1 人类知识的迅猛发展有人说:当今人类社会是一个破解了生命基因密码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2000年11月27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报道,5年以后,高技术产品消费将大面积进入中国家庭.专家断言,人类社会将在21世纪的下半叶全面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作者:李学顺;张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图书馆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社会信息的大集散中心.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图书信息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一是要充分利用它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二是要避免重复、浪费,提高互补合作,使资源有效增值的共享;三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发展图书馆事业,建设‘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李岚清副总理的这一重要指示为图书馆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图书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信息时代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图书馆应从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以提供图书文献为主转向以提供信息情报为主.这就需要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作者:李冬梅;刘晓渭;刘红鹰;张毅青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1 提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图书馆员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掌握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上查询技术,因特网等,熟练掌握网上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应用,推荐国内外医学文件传输(FTP)站点,供大家上网时使用.

    作者:张惠英;周绍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开发馆藏文献资源为社区卫生服务

    1 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时下医学虽已进入分子水平,人民健康及寿命虽也出现长足进步,医学发展已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到70岁左右,人类健康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急性传染病及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已日渐减少.然而,慢性病、老年病,特别是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却居高不下,尤其是众多的似病非病的亚健康状态,病程长,见效慢;医药费上涨,看病难已成为沉重的社会问题.国内外有识之士都在竭力寻求保障人类健康的新方法,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人力、物力优势开发医学文献资源,是当今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需要,也是拓宽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鹏;杨学田;张克;全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1世纪医院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医院图书馆面临的挑战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高密度贮存技术使医院图书馆的传统馆藏资源和服务格局受到了挑战;信息咨询服务及数据库的崛起,使图书馆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因特网的出现使图书馆互不联络的封闭和半封闭的传统模式受到了挑战;社会和读者对医院图书馆应用新技术的要求使图书馆的管理和人力资源配备受到了挑战.医院图书馆如何趁当前的大好机遇,更新观念、强化功能、资源重组、加紧开发、技术改造、确立新形象,加速传统医院图书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王金芳;陈秀竹;陆晓星;王雁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谈网络技术对医院图书馆的促进作用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特征表现在:以网络为中心,而不是以图书馆建筑为中心;以检索为中心而不是以收藏为中心;以图书馆员的参与为中心,以数字化资源为中心,而不是以印刷型资源为中心.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范围不仅是进入图书馆的读者,还有从网络上进入图书馆网站的用户.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不受时空限制查找并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意义上的医院图书馆的功能已显得落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其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作者:余晓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馆建设纵横谈

    当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招生不断扩大,经费也随之不断增加,从而为高校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些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投资;有些投巨资建新馆、上自动化设备,加快了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我馆1999年新建了五层图书馆大楼,还建成了局域网和电子阅览室,联通了CERNET(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并且制作了自己的网页,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图书馆的规模.在此仅就我馆建设谈一点经验.

    作者:王业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解放军医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