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青;朱忠良;樊小力
为了解大屯矿区中小学校教室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2004年1~12月笔者对大屯矿区11所中小学校的260间教室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卫生学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小强度篮球运动对男大学生自尊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高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中小强度篮球运动对实验组连续干预10周,用自尊量表(PSPP)、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测量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自尊及心理健康水平.结果中、小强度篮球运动对实验组学生自尊水平均有影响,实验后自尊水平均高于实验前,中等强度组被试几乎接近显著性水平(P=0.052).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自尊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在心理健康方面,小强度篮球锻炼对实验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影响;中等强度实验组实验后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均分上得分显著下降.结论中小强度篮球运动有利于改善男大学生自尊及其心理健康水平,且中等强度效果优于小强度组.
作者:朱风书;颜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高中生吸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咸宁市9所高中1 1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中生尝试吸烟率为30.02%,其中男生为38.91%,女生为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动机主要是不想拒绝别人递烟、摆脱烦恼、解乏提神、显示自主性.男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有与家里人吵架、在家独处时间、要好的朋友劝吸、好友吸烟人数、过去30 d饮酒天数、拒绝别人递烟是否礼貌、敌意情绪,焦虑情绪;而父母是否允许与他们不认识的朋友外出、要好的朋友劝吸、好友吸烟人数、拒绝别人递烟是否礼貌、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是女生尝试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高中生吸烟行为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高中生吸烟.
作者:蒋汝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南京市青少年吸烟及饮酒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戒烟限酒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对南京市部分大中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南京市青少年吸烟和饮酒率分别为25.55%和48.20%.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吸烟及饮酒率依次递增,且不同学段学生的吸烟率、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35.06%和58.99%,女性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15.09%和36.21%,男、女性吸烟率及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青少年首次吸烟、饮酒呈低龄化趋势.大学生吸烟频率较初中生和高中生高.高中生吸烟量超过20支/d的比例高于大学生和初中生.大学生的醉酒频率比中学生高.结论南京市青少年吸烟率及饮酒率增高不容忽视,应大力开展烟酒危害的宣传教育,以减少其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
作者:班秀华;郭丽;刘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和青睐.高等职业院校是一个特殊的社区,这一社区的人群以学生为主,他们来自城市、农村,不同地域和层次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背景.这些青年学生有着活跃的思维方式和高度的群体聚集性,且生理、心理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成熟时期,是生理问题和精神疾病高发人群.这个时期的青年热情活泼,思维敏捷,感情敏感,易走极端,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作者:乔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儿童少年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及时了解我国儿童少年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以便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改善和提高儿童少年的营养水平与健康素质.笔者利用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对我国6~17岁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马冠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为了解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的状况,以期在我国更好地开展儿童心理卫生的研究,笔者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淄博市456名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了现况调查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张朝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家庭中引起学生视力低下的行为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及技术指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北京市4个城区和5个郊区的7 000余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与2004~2005学年第1学期学生视力检查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家庭中影响学生视力低下的主要行为因素有读写姿势不端正、学习时间过长、学习时无主动休息意识、看电视时间过长、睡眠时间不足等.其中读写姿势不正确率为76.39%,睡眠不足率为49.66%,75.62%的学生不能在学习后主动休息,58.77%的家长给孩子额外布置作业,61.64%的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班.结论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保护学生视力的重要场所,家庭防治近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段佳丽;王丹;滕立新;杨冬梅;吕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亚健康的研究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台州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亚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作者:周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河池市金城江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大石山区,是一个以壮族为主、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经济欠发达农业区(县).金城江区结核病疫情在上世纪60年代持续下降之后,近十多年来又有重新回升趋势.1995~1999年平均登记率为104.19/10万,2000~2004年升至184.50/10万,居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成为严重危害当地居民健康的一种传染病.为了解该地区学生结核病感染情况,笔者于2004年11月对金城江区辖区13个乡镇37所中小学校学生,采用结核菌素试验法开展预防性体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司国爱;郑希明;韦立任;欧松;韦广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999年3月25日,张家口市卫生防疫站接到万全县和下花园区卫生防疫站的疫情报告,反映万全县郭磊庄中学和下花园区棘针屯学校部分学生发生不明原因的斑丘疹和疱疹性疾病.在市卫生防疫站和省卫生防疫站对疫情进行调查处理的过程中,怀来、怀安、张北和涿鹿县也相继报告所辖地区学生中有同类病例发生,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书明;王海燕;曹国君;赵之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滨州市各类学校的卫生状况,找出存在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以保障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笔者于2004年对滨州市29所大中专和中小学进行了监督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志宏;张秀绘;姜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肇庆市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开展相关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肇庆市1979年以来5次中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0 a来肇庆市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呈明显的增长趋势,20世纪80年代比90年代增长速度快,发育高峰年龄提前,体型有肥胖的趋势.结论 应改善学生的营养搭配,加强体育锻炼.
作者:郭赐贶;莫其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学科的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态度的差异,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对医学生和师范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师范生;医学生和师范生知晓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的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某些传播、非传播途径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性观念的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根据不同学科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作者:袁慧;崔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4岁中小学生.它是指儿童对学校特定环境异常恐惧,强烈地拒绝上学的一种情绪障碍,是恐怖症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患有此类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对上学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并可能伴有躯体及植物神经症状,有时对学校的恐惧转变为上学日或学日清晨的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呕吐等躯体不适.而过了上学时间或放假在家看书、做游戏以及和小朋友玩等都正常.
作者:武丽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威海市居民的儿童虐待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虐待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威海市居民儿童虐待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 621名调查对象中,对儿童虐待认知程度较低的5 076人(43.68%),认知程度中等的3 977人(34.22%),认知程度较高的2 568人(22.10%).影响认知程度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结论不同特征人群对儿童虐待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应采取相应对策,提高人群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儿童虐待的预防和干预.
作者:周成超;王建新;宋晓飞;孙辉;王兴洲;马宏峰;张希玉;姜少敏;徐凌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充强化钙与维生素D的牛奶对青春期女生体格发育的影响,为促进青春期女生体格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9所小学498名女生(平均年龄10.1岁),分为对照组(保持日常饮食)、实验A组(除日常饮食外,饮用钙强化牛奶144 mL/d)和实验B组(除日常饮食外,饮用钙和维生素D强化牛奶144 mL/d),干预2 a及停止干预3 a后,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干预2 a后,实验A组、实验B组学生身高、体重、骨密度增长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停止干预3 a后,实验B组的身高、体重增长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A组身高、体重的增长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3组骨密度增长值均呈负增长.结论保证持续、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有利于促进青春期女生的生长发育.
作者:张岚;童融;张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家庭吸烟状况与儿童哮喘的关系,为预防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以2000~2002年德国Wilhelmshaven镇和Delmenhorst镇小学入学儿童为研究对象, 共4 039人.采用国际儿童哮喘与过敏性疾病研究第一阶段问卷的核心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吸烟状况(包括家庭吸烟人数、吸烟成员及家庭吸烟量)与儿童哮喘关系分别按家族史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有阳性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儿童,家庭内吸烟率相对于非吸烟率明显降低.回归模型结果分析显示,对过敏性疾病阴性家族史的儿童,随着家庭中吸烟人数的增加,儿童哮喘危险度增大;母亲吸烟危害大于父亲吸烟,双亲吸烟危害大于单亲;随着家庭成员每日吸烟量增加,危险性呈上升趋势.对家族史阳性的儿童,此现象甚至呈相反趋势.结论阳性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可导致吸烟率明显下降,并显著影响吸烟状况与儿童哮喘的关系;对过敏性疾病阴性家族史的儿童,吸烟与儿童哮喘有显著的相关性;母亲吸烟危害大于父亲吸烟.
作者:许敏兰;Pohlabeln Hermann;陶芳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南溪县地处四川南部,错(牙合)畸形是南溪县中学生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为了解南溪县中学生的错(牙合)畸形患病情况,笔者于2005年5月对南溪县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东海;张明光;严光坤;刘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临沂师范学院的216名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主观支持与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自责与焦虑、抑郁,幻想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合理化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幻想与焦虑、抑郁、敌对及精神病性,合理化与敌对、焦虑、精神病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存有较多的心理问题,更多使用不成熟或混合型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作者:董耘;何军;陈立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