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键
为了解金秀瑶族自治县小学生的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评价集体驱虫效果,笔者于1993年6月和连续服药5年后的1997年6月,先后2次用改良加藤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对2所小学学生开展肠道蠕虫感染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苏乙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迄今仍无特效治疗方法、也无有效预防疫苗的情况下,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并通过受教育和受培训的青少年学生,向家长、同伴及周围人群传播预防AIDS基本知识和技能,建立预防AIDS健康行为,仍是预防AIDS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北京市高校大学新生预防AIDS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状况,以便在大学新生中有效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我们于1999年10月~11月对北京市3所高校中一年级新生进行了有关预防AIDS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的调查.本调查结果也将为观察今后学生预防AIDS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晶琦;赵德才;王嘉;籍红;Michael P.Dunne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也是学生常见病之一.人对沙眼的免疫力很低,往往会多次重复感染.沙眼到晚期,会导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为了解满洲里市中、小学生沙眼患病情况,我们于2000年9月对市直属11所中小学校的学生沙眼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戈成祺;信丽荣;刘文义;赵春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沈阳医学院于1999年开始招收视光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基础、公共课、眼科学、视光学等4大门类50余门课程,以培养视光学技术应用人才.但由于人们的偏见,认为验光师社会地位低,眼镜技师属于手工业者,致使考生不愿报考视光专业,或即使进入视光系,也是专业思想不稳定,心情烦闷,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为了解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为此,我们对视光专业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
作者:孙英梅;曾曦梅;石少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视力低下是当前我国学生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为了解视力低下的发病规律,我们将满州里市1所初中学生连续5年的视力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彦;周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目前农村中学生体内必需微量元素铁、锌、铜、钙、镁的水平,探讨其与中学生视力不良之间的关系,以指导青少年合理营养和用眼卫生工作.我们于1998年4~5月份对6所乡镇中学420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血清铁、锌、铜、钙、镁5种元素含量的测定,并同时测定了201名女生的视力情况.结果如下.
作者:欧阳春花;乔玲;张卫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几年来国家对学校卫生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校卫生工作得到有力的支持,大中小学对学生实行定期健康检查,并建立体质健康档案,还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得我国儿童少年从幼年到大学各学龄段,各生长发育期都能定期进行健康监测.
作者:金培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招远市城区中小学生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贫血情况,我们对1996~2000年连续5年检测的中小学学生Hb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军剑;范洪斌;徐丽芳;刁培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中小学生的意外伤害情况,探讨青少年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对永康市1998学年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李炳雄;陈寿江;程梅月;胡正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性发育和性行为发生状况,为开展适宜的生殖健康教育及服务提供建议.方法采用不记名的自我报告式问卷,于1998~1999年对北京和天津市4所中学的初、高中一、二年级1 50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两地中学生绝大部分均已进入青春发育期,其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与全国资料相比,基本接近.手淫在两市中学生中均普遍存在,总发生率为 33.6%,两地比较,天津高于北京,性别差异主要见于男性.性行为发生率为2.2%,北京高于天津.中学生性行为发生为酒后冲动以及对性经历的好奇和对两性关系纯理想化的观念所致.同时发现中学生性经历存在感染性传播疾病和非意愿怀孕的高危险倾向.结论应重视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对性问题的正确态度、责任感和安全性行为.
作者:余小鸣;潘勇平;王嘉;籍红;杨溢;杨书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于2001年5月采用SCL-90量表对大屯矿区离异家庭学生进行测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明;张殷;李凡;张跃琴;曹霞;张桂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饮用纯净水卫生状况,防止水源性疾病在学校发生,保证学生的饮水安全,我站于2001年5月~11月,对全市有饮用瓶装纯净水的学校进行了卫生指标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黄霞;孙桂清;程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学校是学生除家庭以外学习、生活时间长的场所.学校的卫生状况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密不可分.为了解山东省学校卫生监督执法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卫生问题,以便制定相应措施,我们对山东省9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地56所学校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玉慧;杨育林;张迎修;徐留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构成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某市5所幼儿园4~6岁儿童594名,同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行为各因子超出相应因子98百分位数判为有行为问题.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14.31%.男女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分析发现,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有影响的因素有孕初期父亲饮酒、父亲职业、儿童躯体疾病、母亲怀孕年龄、父母婚姻状况、教育方式不良、新生儿状况、母亲孕期服药以及父亲文化程度.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母孕初期父亲饮酒、教育方式不良以及儿童躯体疾病是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危险因素,父亲文化程度及其年龄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作者:姚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9年下半年,据某西藏民族中学校医报告,该校有结核病例发生.为防止结核病的进一步传播,尽早发现病人,及时治疗,南通市卫生防疫站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于1999年12月底对该校全体师生进行了结核病普查.
作者:李勇;吴玉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西藏地区的结核病流行情况比较严重,西藏学生进入绍兴后,仍然维持较高的发病水平.为了掌握西藏班学生肺结核发病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近2年来的西藏班学生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董崇慧;钟菊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的生活质量,探讨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在贵阳市3所高校,选取255名在职高校教师,运用SF-36量表,进行自评,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该群体总体综合得分为580.86;8个维度中低得分是总体健康,为55.64,高得分是躯体健康,为86.71;不同年龄、性别的躯体健康、心理、精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人群疾病史、医疗制度影响以及健康自评等因素与生活质量大多数领域有关.多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是健康自评、医疗制度的影响、疾病.结论对高校教师人群生活质量的评定分析可为提高教师健康水平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朱焱;张业勤;邓冰;杨姝;伊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大学生辍学是社会和高校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原因构成可能不同.我们对苏州大学1996~2000年辍学的学生作了分析,发现近年来辍学的原因与以往相比[1]已有很大的变化.
作者:李克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蚌埠铁路地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法对蚌埠铁路地区7~18岁中小学生6 963名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用身高标准体重法作出营养评价.结果蚌埠铁路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低于1995年全国调查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水平,而肥胖率高于1995年全国平均水平.且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结论不良饮食和运动行为是影响中小学生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曹雪玲;杜慧;王志华;郭广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000年玉林师范学院(前身是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要求和规定,对该校大学生进行了体质与健康检测.本文以这次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资料为依据,与1991年体质与健康研究资料对比,对玉林师范学院大学生10年来体质健康状况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提高21世纪的大学生体质水平,以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永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