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贾悉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复发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5例予腹腔镜术治疗,对照组45例予开腹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症状改善情况,行24个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性交痛(0.67±0.12)分、痛经(1.24±0.08)分、慢性盆腔炎性疼痛(0.77±0.3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重度分期患者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创伤性较小,症状改善情况好,术后复发率低。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溶栓治疗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血管再通率。结果对照组护理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9例,心力衰竭12例,再梗死10例;观察组护理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2例,心力衰竭2例,再梗死6例,观察组严重心理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管再通39例,占78%;观察组血管再通14例,占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静脉溶栓治疗时实施针对溶栓的特殊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董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方法本次选择50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妇产科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宫腔填塞(对照组,n=25)治疗与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结扎(观察组,n=25)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阴道流血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2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手术及子宫动脉结扎手术治疗难治性大出血,可取得显著效果,降低并发症率,保障手术成功实施,提高患者存活,使子宫切除率降低,改善和优化患者生存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陈莎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不良反应。方法择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心律失常患者,通过计算机将其随机性分成2组,一组44例患者应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44例患者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的设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3.18%(41/44)远远大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甚佳,并且不良反应较轻,可在今后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师俊亮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扩血管药与缩血管药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应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垂体后叶素单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出现心悸、胸闷、高血压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血管药联合缩血管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张欣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2011-2013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476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476株,其中痰液和咽拭子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336株,占70.6%;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多占45.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高为66.7%,其次是氨曲南(60.4%)、环丙沙星(53.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5.1%和13.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防止耐药菌的播散流行。

    作者:王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剥夺的集束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采取集束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睡眠剥夺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0例重症监护室有睡眠剥夺重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集束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PSQI总分情况与在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情况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PSQI各个评分和总分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第3周开始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有睡眠剥夺重症的患者采取集束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患者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值的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文英花;王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肛肠患者术后直肠出血的发生原因及其临床防治措施,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方法本次研究中共入选5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研究入选的时间为2012年4月-2014年4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导致患者术后直肠出血的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本研究中共2.83%的患者经肛肠手术后出现直肠出血症状,主要手术类型表现为肛瘘切开术,所占百分比为2.82%、通过肛门前括约肌直肠息肉切除手术,所占百分比为3.05%、实施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所占百分比为2.63%、实施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所占百分比为3.26%、实施直肠放射切口瘢痕松解手术,所占百分比为2.08%。结论对不同肝肠手术患者的术后风险,找出导致患者出血的原因和规律,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直肠出血的发生率,对于其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赵永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产科病房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66例,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5%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给予拉贝洛尔100 mg,溶解于5%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血压稳定后改口服给予拉贝洛尔片,100 mg/次,3次/d,两组均用药至分娩前止。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两组血压均得到显著改善,心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在SBP、MAP和HR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0%和81.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早产、围产儿死亡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稳定,能迅速恢复正常血压,且安全,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秀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手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通过工作站后处理后获取多平面重建、透明显示图像、CT仿真内镜、表面阴影成像等,与横断面图像进行结合,明确术前分期,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CT显示均出现阳性表现,60例患者病灶均检出,检出率为100%,其中术前分期准确率为90%;预测食管癌手术切除率为96.7%;术前CT分期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诊断食管癌能够明确淋巴结转移、病灶侵犯范围、远处转移等,准确术前分期,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郭建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提高心肺复苏急救护理技能的相关研究及在临床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探讨提高心肺复苏急救护理技能对于提高临床急救有效率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1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方式,研究组对医护人员进行提高心肺复苏急救护理技能。结果研究组患者基本生命支持5 min完成率为87.10%、抢救成功率为65.59%、抢救成活率为23.66%、护理满意度为94.62%,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医护人员进行提高心肺复苏急救护理技能对于提高综合急救能力和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雪林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强化肠道护理对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强化肠道护理对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100例确诊为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强化肠道护理措施,观察其治疗效果和病程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腹泻腹痛等症状缓解,其中观察组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64%,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转阴率(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0.00%)。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85±2.25) d,观察组平均为(7.53±1.36) 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肠道护理对结肠炎的效果比常规的治疗方案更加有效,并且可以缩短病程,及时治愈,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美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吲达帕胺缓释片,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的血压、硝酸甘油片用量、血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85.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1.4%,χ2=5.40,P=0.020<0.05;治疗组的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总有效率87.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50.0%,χ2=32.73,P=0.000<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与对照组的7.1%无明显差异,χ2=0.40,P=0.53>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更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36.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孟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骨水泥漏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431例(667节段椎体)行椎体强化术患者的病史资料,以是否并发骨水泥漏将患者分为两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疾病种类、手术方式、手术节数、手术节段、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医师资历。将上述可能与并发骨水泥漏相关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椎体强化骨水泥漏的关系。结果431例(667节段椎体)患者中78例(109节段椎体)发骨水泥漏,发生率为16.34%(109/667),椎体成形术漏的发生率为23.8%(81/260),椎体后凸成形术为8.58%(28/298)。骨水泥漏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骨水泥漏与不漏两组病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医师资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类型、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手术节段、骨水泥量差异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OR=3.393,95%CI=1.416~8.138)、疾病类型(OR=1.621,95%CI=1.084~2.424)、手术节段数(OR=2.388,95%CI=1.043~5.465)、骨水泥量(OR=2.162,95%CI=1.024~4.565)是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OR>1)。结论疾病类型、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骨水泥量对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有重要影响。

    作者:孔凡国;韩松辉;刘志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强化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改善院内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改善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38名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9人,强化组工作人员接受规范化的“强化院内感染强化管理”相关系统性培训,统计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开展后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合格率,并针对护理相关内容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评价。结果强化组患者中1例发生医院感染,占5.26%,对照组患者中5例发生感染,占26.32%,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消毒隔离、药品及医疗器械准备、文件书写、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等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护理人员在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规范操作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等内容考核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减少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健康,对控制院内感染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

    作者:刘金晖;刘金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广汉市18岁以上常住人口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调查广汉市18岁以上常住人口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方法本次调查对广汉市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本辖区居住满6个月)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在本次调查的3835名居民中,高血压患者732例,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9.09%,糖尿病患者364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9.49%,高血压糖尿病的总患病人数为1096例,患病率为28.58%。结论在市内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干预,并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疾病知识的普及度,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肖昌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与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比较

    目的:比较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与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为患者提供佳治疗方法作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观察组行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χ2=0.0000(P=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 d、3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比较分别为t=9.7544(P=0.0000)、t=11.6537(P=0.0000)、t=12.1268(P=0.0000),术后3、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比较分别为t=7.7634(P=0.0000)、t=15.5503(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优良率无明显的差异,但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椎间盘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妈富隆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妈富隆辅助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临床效果。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妇科近期收治行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患者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试验组(75例),分别采用常规术后抗生素预防应用,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妈富隆;比较两组患者月经恢复率、月经复潮时间、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及术后感染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和阴道出血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9.33%(7/75),1.33%(1/75);试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妈富隆辅助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有助于促进月经恢复,降低阴道流血程度及减少感染发生几率,疗效优于单纯抗生素预防应用。

    作者:谭晶;于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93例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原因,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儿科收治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的93例病例,统计分析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在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可能包括:年龄、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及累及的器官等因素。结论在临床治疗当中,应密切监测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合理规范临床用药,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张玉梅;宁慧雪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所面临问题的探讨

    针对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

    作者:李焱;李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