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多糖对镉染毒大鼠免疫功能损伤及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安方玉;颜春鲁;刘永琦;伍志伟;苏韫;高军太

关键词:镉染毒, 黄芪多糖, 氧化应激,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镉染毒大鼠免疫功能损伤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用SPF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计算胸脾指数.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杀伤活性.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大鼠脾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2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重明显减轻(P<0.01);黄芪多糖组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胸脾指数结果显示模型组胸脾指数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黄芪多糖组胸脾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黄芪多糖组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此同时,模型组AST、ALT及LDH活性明显高于空白组,而黄芪多糖组AST、ALT及LDH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IL-2含量明显低于与空白组,TGF-β1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黄芪多糖组IL-2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TGF-β1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NK细胞杀伤实验检测结果提示模型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和NK细胞杀伤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黄芪多糖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和NK细胞杀伤能力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 黄芪多糖对镉所致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和免疫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肾移植的临床进展

    与维持透析相比,肾移植能够延长老年终末期肾病( ESRD)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其生存质量〔1〕.肾移植等候名单中的老年ESRD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但由于老年ESRD患者普遍存在一般状态较差、伴随疾病较多、虚弱、认知障碍等健康问题直接影响肾移植术后恢复,因此老年患者获得手术机会较少,等候肾移植时间较长. 国外数个指南支持老年ESRD患者进行肾移植〔2,3〕,认为年龄通常并不是肾移植的禁忌证,而年龄相关疾病却是肾移植的主要障碍〔4〕. 本文从老年肾移植术前评估、供肾选择、免疫抑制治疗、术后肿瘤检测及防治4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王汕珊;高宝山;聂海英;王泓午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八段锦联合中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锻炼(八段锦)联合中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5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A组、B组和C组患者均给予常规COPD治疗,主要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同时配合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八段锦运动康复锻炼联合中药小青龙汤内服进行治疗,B组仅给予八段锦运动康复锻炼,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辅助治疗.结果 A组、B组和C组治疗前6 min步行试验(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6MWT,A组各时间点均明显比B组和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各时间点又均比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治疗前圣乔治疗呼吸问卷(Bo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Borg评分,A组各时间点均明显比B组和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各时间点又均比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治疗前的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SGRQ评分,A组各时间点均明显比B组和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各时间点又均比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段锦运动康复锻炼联合中药内服治疗COPD,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活动耐力、呼吸困难症状,从而显著促进呼吸功能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艳;杨建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远志皂苷元对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远志皂苷元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0只SD雄性大鼠,将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制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四组:心肌梗死对照组(组Ⅰ)、远志皂苷元治疗组(组Ⅱ)、EPCs移植组(组Ⅲ)、EPCs移植联合远志皂苷元治疗组(组Ⅳ),每组20只.复苏及培养扩增大鼠外周血EPCs(CM-Dil标记)后,移植到大鼠(组Ⅲ及组Ⅳ)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区,组Ⅱ及组Ⅳ尾静脉注射注远志皂苷元30 mg/kg(30 mg远志皂苷元溶于10 ml生理盐水),连续治疗3 d.移植后3 w及6 w,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改变,并对梗死区心肌组织进行毛细血管密度测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梗死周边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心肌梗死部位内移植的EPCs(CM-Dil标记)的数量及大鼠心肌恢复状况(HE染色).结果 细胞移植3和6 w后,组Ⅱ、组Ⅲ和组Ⅳ心功能和左室舒缩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组Ⅳ改变更显著(P<0.05),组Ⅲ和组Ⅳ植入梗死区的EPCs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组Ⅳ梗死心肌处血管密度较组Ⅲ、组Ⅱ明显增高(P<0.05);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组Ⅳ>组Ⅲ>组Ⅱ>组Ⅰ(P<0.05);CM-Dil标记EPCs阳性细胞:组Ⅳ>组Ⅲ,组Ⅱ和组Ⅰ未见;心肌修复情况:组Ⅳ>组Ⅲ、组Ⅱ>组Ⅰ.结论 外周血EPCs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并在EPCs移植同时予以远志皂苷元干预优于单独应用EPCs移植,起到心肌修复的协同作用.

    作者:靳文学;乔秀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iR-18a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miR-18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AMI患者90例作为AMI组,老年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血清miR-18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生长分化因子(GDF)-15、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结果 AMI组血清miR-18a、cTnT、CK-MB、GDF-15、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血管病变和3支血管病变AMI患者血清miR-18a水平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血管病变AMI者血清miR-18a水平高于双支血管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治疗后血清miR-18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MI患者血清miR-18a水平与血清cTnT、CK-MB、GDF-15、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5).AMI患者血清miR-18a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EDV和LVEDD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AMI患者血清miR-18a水平升高,参与心肌损伤和心肌重构,在老年AMI的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罗建华;王超;岳玉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并发症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1〕显示,我国有高血压患者2. 7 亿例. 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人.年龄大于65岁,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为诊断标准, 即收缩压 ≥140 mmHg (1 mmHg=0. 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称为老年高血压.

    作者:陈昱;思金华;时晓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大学学员控制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 了解老年大学学员控制感及心理健康水平,探讨其中的影响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在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学员184例作为老年大学组,同时随机抽取中央国家机关退休老年人161例作为非老年大学组.采用成人内/外控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满意度问卷和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简版进行研究.结果 老年大学组控制感外控方向得分显著高于非老年大学组(P<0.05);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老年大学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感、生活满意度和SF-36的部分维度对心理健康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 参与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控制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不参与老年大学学习者.参与老年大学学习能够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

    作者:程梦;韩布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cTnT、NT-ProBNP、TNF-α、IL-6、IL-10和hs-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NSTEMI)患者肌钙蛋白(cTn)T、N端前脑钠肽(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AN-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吸氧、卧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滞、降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等药物;治疗组加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入院12 h内及入院治疗第7天早晨抽取cTnT、NT-ProBNP、TNF-α、IL-6、IL-10和hs-CR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NF-α、cTnT、IL-10、IL-6、NT-ProBNP和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TNF-α、cTnT、IL-6、NT-ProBNP和hs-CRP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降低ANSTEM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心功能,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张创良;吴清权;陈元椿;王绚璇;程红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鼻渊通窍颗粒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口服鼻渊通窍颗粒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OSA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OSAHS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提倡健康饮食,运动减轻体重,并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鼻渊通窍颗粒,每日3次,每次15 g,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MAI)、呼吸紊乱时低氧饱和度(LSaO2);治疗前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治疗前后白日嗜睡程度、白日疲乏程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0.10,0.01,0.03,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TNF-α、IL-1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对照组t=6.53,6.83,14.07,2.46,均P<0.05;观察组t=10.79,11.26,14.63,4.33,均P<0.05),观察组hs-CRP、IL-6、TNF-α、IL-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1,4.80,2.77,1.78,均P<0.05).治疗前,两组AHI、MAI、LSaO2无明显差异(t=0.40,0.32,0.54,均P>0.05).治疗后,两组AHI、MA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LS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AHI、MAI、LSaO2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1,2.33,2.48,均P<0.05);治疗前,两组HIF-1α、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t=0.21,0.25,均P>0.05).治疗后,两组HIF-1α、VEGF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HIF-1α、VEGF表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2.20,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嗜睡量表评分(ESS)、量表评分(FSS)无明显差异(t=0.23,0.10,均P>0.05).治疗后,两组ESS、FSS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ESS、FSS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9,2.51,均P<0.05).结论 鼻渊通窍颗粒对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改善睡眠通气质量,改善白日疲乏及嗜睡评分.

    作者:徐冰;金勇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自噬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模型组(SAH组)、3-甲基腺嘌呤组(3-MA组)和依达拉奉组(Edr组).血管穿刺法制备SAH模型,3-MA组和Edr组在建模成功后经腹腔注射分别给予3-MA溶液、依达拉奉.HE染色检测海马区神经细胞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及Caspase-3的表达;TUNEL细胞凋亡检测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海马区存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凋亡细胞数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与SAH组比较,3-MA组海马区存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Edr组存活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5).结论 依达拉奉增强SAH后神经元自噬,从而减少神经元凋亡,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瑶;刘俊杰;吴寅秋;吴娟;杜鹃;王雪;李建民;赵雅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健康宣教、心理干预、活动指导、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患者入院时、术后1 w的焦虑、抑郁评分;出院前患者满意度;PCI术后1年内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6个月、12个月抗血小板治疗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 w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减轻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程浩;王馨;闫美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医院焦虑及抑郁情况、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P<0.05).术后6个月患者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障碍、肠道症状、体重减轻评分均低于术后1个月(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可知,社会支持、疾病因素、面对生活、焦虑抑郁、经济状况、重返工作岗位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相关(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远期能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的目的,但短期内会出现生存质量下降.

    作者:熊柱凤;汤利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尿酸血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运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量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496名HUA患者行问卷调查.结果 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平均为(95.79±9.57)分,87.36%患者处于中高水平;其中不明确性维度得分(37.86±5.18)分、复杂性维度得分(20.56±1.98)分、信息缺乏性维度得分(20.96±2.91)分、不可预测性维度得分(16.41±1.94)分.文化程度、客观支持、屈服、并发症、年龄、收入、饮酒是其疾病不确定感主要影响因素(P<0.05).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与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维度及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呈负相关(P<0.05),屈服维度与疾病不确定感4个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HU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与社会支持和医学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医护人员应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肯定和注重客观支持作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程书栋;彭丹丹;张会君;娄燕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CHF患者400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MWT)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均低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FMD)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CHF有较好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曾爱辉;马建林;孙达统;张敬文;王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细节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细节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采取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n=52)和研究组(n=53),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细节化护理.两组术后护理前、护理后4 w,通过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F-36)、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及血清炎性因子,评价分析两组护理质量.结果 两组术后护理干预前比较,HAMD、SAS、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含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护理干预4 w后比较,HAMD、SAS、SF-36、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2、IL-6及TNF-α含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化护理干预较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的优势是整体提升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命质量、护理质量及减少护理投诉率,其同时有效调控血清炎性因子从而改善炎症反应,对患者的预后更为有利.

    作者:李孝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养老机构老人尿失禁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

    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人尿失禁患病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和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用一般资料问卷、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随机对成都市两家养老机构205名老人进行调查,了解其尿失禁患病现状,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 老人尿失禁患病率为4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配偶、BMI≥24 kg/m2、从事体力劳动、饮酒、憋尿行为、慢性病数量≥2种是养老机构老人尿失禁的危险因素(P<0.05).另外,产次≥4次、首次生育年龄<21岁是老年女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尿失禁在养老机构中患病率较高,且与婚姻状况、工作类型等因素有关,工作人员应引起重视,同时针对危险因素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李燕;张先庚;梁小利;王红艳;郑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效果对比

    pilon骨折是指累及胫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目前较被认可的定义是胫骨远端1/3波及胫距关节面的骨折,75% ~85%的患者会合并腓骨下段骨折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临床上以高能量损伤、不稳定、软组织损伤严重为特点,治疗时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并发症较严重,且一旦治疗失败,极易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截肢、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后期再关节融合等.

    作者:谷峰;张吉亭;赵天昊;李晨;夏永宁;王成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苦参碱对高频左心房起搏房颤模型兔的影响

    目的 应用微电极阵(MEA)技术研究苦参碱对高频左心房起搏房颤模型兔的影响,探讨其可能具有的抗房颤作用.方法 6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起搏组、苦参碱A组(5 mg/kg)、苦参碱B组(10 mg/kg)、苦参碱C组(20 mg/kg),苦参碱D组(40 mg/kg),每组10只.连续高频左心房起搏3 w后,开胸取出心脏,用柔性电极贴附心房肌,分别记录各组场电位和激动传导的变化.结果 起搏组与对照组相比,场电位时限(fAPD)明显缩短,传导速度(CV)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碱各组与起搏组相比,fAPD、CV分别呈浓度依赖性延长与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房颤兔模型中,苦参碱能有效延长心房肌fAPD和加快CV,显示出较好的抗房颤作用.

    作者:屠叶平;侯月梅;金晓媛;欧阳松;张晓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栓心脉宁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栓心脉宁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大鼠VD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0.54 g/kg)及血栓心脉宁小、中、大剂量组(0.55、1.10、2.20 mg/kg).术后第14天开始给药,连续灌胃9 w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血栓心脉宁各剂量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中TNF-α、IL-1β、TGF-β1和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剂量组脑组织中IL-1β、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中剂量组TNF-α、IL-1β和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大剂量组TNF-α、IL-1β、TGF-β1和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 血栓心脉宁对VD大鼠有保护作用,且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付佳宇;刘宏雁;谢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的DC-CTL对肝癌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细胞(DC)-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裸鼠肝癌的抑瘤作用.方法 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手术后取肝癌组织,根据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用磁珠分选法初步获得肝癌干细胞,反复冻融提取法获得肝癌干细胞抗原;采集同一患者外周血,加入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扩增抗原致敏的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从CIK中分选出CD3+CD8+T细胞;将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的DC与CD3+CD8+T细胞共培养后,获得抗原致敏的DC-CTL细胞;制备裸鼠肝癌模型,动物实验观察抗原致敏的DC-CTL对裸鼠肝癌的抑瘤作用.结果 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的DC-CTL细胞和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CTL细胞对裸鼠肝癌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组的抑瘤率明显增高.结论 肝癌干细胞抗原致敏的DC-CTL对肝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贾硕;孙艳;张颖宏;王宏竹;盛春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循环血液中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肺癌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手术前后行血栓弹力图、血常规、传统凝血检测.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相比纤维蛋白原(FIB)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组手术前后反应时间(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值均变小,α角(Angle)和凝血综合指数(CI)值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小板计数(PLT)与对照组和术后相比均明显增多;手术前后K值均小于对照组,仅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与对照组血栓弹力图(TEG)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无淋巴结转移者MA值明显变大(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数量增多和功能增强,有淋巴结转移者更明显.手术切除肿瘤能抑制血小板增多.

    作者:张思思;袁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