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ST、CK、CK-MB、α-HBDH、LDH检测对高血压诊断的敏感性分析

陈成塔;张邻川

关键词:高血压, 心肌酶谱, 危险分层
摘要:目的 调查心肌酶谱AST、CK 、CK-MB、α-HBDH、LDH在高血压不同分级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高血压及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共698例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后进行分组,共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苹果酸脱氢酶法测定AST,速率法测定CK、α-HBDH和LDH.结果 高血压组SBP、DBP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H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ST、CK、CK-MB、α-HBDH、LDH在正常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中逐渐增高,CK、CK-MB、α-HBDH、LDH在正常组和高血压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在任何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高血压的危险分级上升,心肌酶谱AST、LDH、CK、CK-MB、α-HBDH水平亦逐渐上升,心肌酶谱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诊断性评估的补充手段.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AST、CK、CK-MB、α-HBDH、LDH检测对高血压诊断的敏感性分析

    目的 调查心肌酶谱AST、CK 、CK-MB、α-HBDH、LDH在高血压不同分级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高血压及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共698例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后进行分组,共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苹果酸脱氢酶法测定AST,速率法测定CK、α-HBDH和LDH.结果 高血压组SBP、DBP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H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ST、CK、CK-MB、α-HBDH、LDH在正常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中逐渐增高,CK、CK-MB、α-HBDH、LDH在正常组和高血压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在任何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高血压的危险分级上升,心肌酶谱AST、LDH、CK、CK-MB、α-HBDH水平亦逐渐上升,心肌酶谱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诊断性评估的补充手段.

    作者:陈成塔;张邻川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1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未见增加;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缩短术后子宫复旧时间.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术可避免分娩后子宫肌瘤影响子宫复旧现象,并且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蒋荣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匠”心独具:人事工作的秘诀

    人事干部在人事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如果能用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业务水平及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不断前行,不断提升,更好地提供服务和保障,那么就能做到让医务人员满意,使领导放心.

    作者:施健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外伤性肝破裂99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99例外伤性肝破裂全麻下手术方法的研究.结果 99例中治愈93例,死亡6例.治愈率94%,死亡率6%.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只要抢救及时,术中处理得当,死亡率就会大大降低.

    作者:张殿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探索健康教育在精神科优质护理的重要意义

    现代精神科优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精神科优质护理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内容,基于统计学原理做了一个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健康教育能够促进精神科优质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蔡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医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中医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了本卫生院所管辖社区自2010年10月~2011年9月间的慢性病老年患者19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中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结果 在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用药依从性、生活习惯的改进以及心理压力、中医健康教育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数据都较治疗前有了显著改善.结论 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应基于社区实际,不断开拓工作思路,通过中医健康教育预计划、中医食疗法、中医治疗方式推荐、中医运动习惯培养等方面开展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王凤伶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观察与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特点与病因,依据临床统计分析数据实施护理干预.方法 分析2011年期间入院的187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等临床数据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饮食教育、锻炼教育、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帮助病患增强其自我监护意识.结论 依据临床统计资料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因,针对性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治与降低发病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余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实现微生物实验室规范管理的若干思考

    随着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实验室规范管理制度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方面,国家颁布了很多管理调控类的法令,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特别是在病原微生物管理上值得广大学者去重视和探究.

    作者:李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15例口服避孕药止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阴道止血相关影响因素,观察口服避孕药止血的疗效,为进一步对做好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口服避孕药应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人流、上环、取环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超过2周的患者115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115例流血患者中,65例流血时间在14~20d,30例流血时间在21~35d,20例流血时间>35d.口服避孕药止血影响因素与感染、不良分娩史、宫内残留、多次人工流产史,及女性内分泌紊乱有关系.结论 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口服避孕药,有助于减少流血量,缩短流血时间,恢复正常月经周期,避免再孕.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胃肠科腹泻患者肛周皮肤的护理研究

    目的 寻找胃肠道手术后腹泻患者肛周皮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胃肠道手术后腹泻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每次便后予常规皮肤护理后,观察组采用Ⅳ3000透明敷料与造口护肤粉护肤,对照组采用爽身粉护肤.结果 观察组肛周皮肤损伤率为24.24%,对照组肛周皮肤损伤率为63.64%,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Ⅳ3000透明敷料与造口护肤粉保护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效果明显,应用于胃肠道手术后腹泻患者,可以有效预防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

    作者:高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冰片加芒硝外敷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冰片加芒硝外敷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皮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透析结束后,用胶布固定小纱布卷压迫穿刺点,24h后如皮下血肿存在即将列入观察对象,治疗组用中药外敷,对照组用热敷进行效果比较.观察两组血肿消退时间,血肿引起疼痛持续时间以及血管弹性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于血肿消退时间、疼痛减轻时间以及血管恢复弹性效果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 P<0.05).结论 中药冰片加芒硝对动静脉内瘘血肿的外敷促进血肿的吸收,减轻疼痛,其临床效果优于热敷.

    作者:敖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操作技术,提高护理人员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水平.方法 对我科100例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出现静脉炎2例,堵管1例,穿刺失败2例,成功95例.结论 合理选择血管正确封管可以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何丽颖;杨会波;孙贺;樊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甲状腺结节外科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 对我院近年经手术治疗的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患者术后均治愈,无切口感染、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等并发症发生,2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 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安全可靠,疗效满意.B超检查可做为结节初诊的首选方法,临床应根据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位置、性质等诊断选择合适术式,对预防术后复发,保证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恒宇;李冬玲;康世瑾;张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做好激励机制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的竞争成为了医院的竞争核心.为谋取长远的发展,医院就必须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因此,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作者:蒋亚吟;王维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1].抗菌药物在发挥其强大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长、药源性疾病日渐增多、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增加和社会医药资源浪费等[2].近年来,随着药学理念的更新,药师走出药房,参与临床,临床药师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就工作体会浅谈一下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王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房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房中的临床实践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自2010年3~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不同疾病的老年患者,对他们采取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就医环境、沟通交流、合理安排与监督、开展教育课程等方面,并对他们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了回归性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好转,明显减少了住院时间,患者的满意率也到达了99%,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结论 对老年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作者:陈碧娜;孟芳菲;贾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氏饮水实验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的吞咽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对74例有室性早搏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7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变的患者进行窦性心率震荡进行检测分析,比较震荡初始(T0)和震荡斜率(Ts),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18个月发现,对照组无死亡病例,观察组共22例患者因心脏事件而死亡,总病死率为29.7%,TO及TS值均正常者死亡3例,TO或TS值中任一项异常者死亡6例,两项均异常者死亡13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窦性心率震荡是评价冠心病患者病情、危险分层和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云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ICU患者气管内局部麻醉对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气管插管可诱发严重的心血管反应,在ICU患者尤其明显,严重时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或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如在插管前用2%利多卡因经环甲膜穿刺注射,具有安全性高、插管应激反应小、循环稳定等特点.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丹;窦悦;孙晓旭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输卵管结扎术10000例体会

    输卵管绝育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永久性节育措施,通过切断输卵管,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而达到绝育目的,此种绝育措施可复性高,要求复孕妇女行输卵管吻合术的成功率达80%以上.

    作者:徐发;徐金鑫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