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策略

汪香姣

关键词:社区,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举办社区居民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及互动学习班,使社区居民明确高血压坚持用药及合理饮食、运动的重要性,提高居民健康保健意识.方法 对社区居民实施高血压普查,组织有高血压的社区居民43人参加社区服务中心举办的高血压知识培训班,实施高血压健康教育方案.结果 43例高血压患者都能够参加学习互动,认识到高血压预防及治疗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自觉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了高危因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 高血压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居民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提高居民自我健康保健意识,树立正确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我管理能力,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降低社区居民高血压发病率.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44例,在治疗基础上采用积极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生物反馈训练等.结果 经过干预后,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本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总分为(49.62±6.58),明显少于常模的(67.52±4.89)(P < 0.05),干预后为(65.25±9.52),与常模相近(P > 0.05).结论 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不仅能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还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作者:柳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腔镜器械的维修与管理办法研究

    腔镜器械在外科手术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对于腔镜器械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手术完成的顺利程度与总体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腔镜器械管理工作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然后研究总结了腔镜器械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措施建议.

    作者:马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心理干预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本科室2008~2011年收治的17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按照患者的需求,给予其以临终关怀为中心的心理干预护理,帮助患者能够得到家庭的支持,使得患者身心平衡,终有尊严地安详地步入死亡.结果 通过对170例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后,总体的不良心理得到明显的改善,相应的症状和痛苦有所减轻.结论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采用适宜的心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的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在临床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钟玉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早期流产后宫内残留应用初探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早期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价值.方法 经阴道彩超检查228例诊断为早期妊娠,经人工流产、药物流产或自然流产后,宫内妊娠残留物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清宫术后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28例早期妊娠流产后清宫术前诊断宫内妊娠残留物,术后病理证实228例,正确率占100%.结论 经阴道彩超检查早期妊娠流产后宫内残留物方便、安全、无痛苦、可重复,应为首选方法.

    作者:冯素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符合难治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参麦组)与对照组各34例.参麦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60 mL+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常规给予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ACEI及病因治疗.结果 参麦组显著优干对照组,总有效率90.1%与71.9%,(P < 0.05),两组血压、心率变化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参脉注射液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的一种药物.

    作者:林达宁;黄霞;成为;何成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12月收住的综合危重病人80例作为治疗组,回顾性统计2010年1~12月收治的综合危重病人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原则使用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积极的护理管理方法.结果 在护理管理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5%,治疗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治疗组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医院积极地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有效提高危重病人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作者:贾洁;田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白芨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白芨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4例,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白芨粉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泮托拉唑及口服去甲肾上腺素液治疗.治疗3 d后评价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白芨粉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洋;贺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泮托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法莫替丁治疗哦.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23例患者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23例患者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9.57%.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志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正天丸治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正天丸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用西比灵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7%.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正天丸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好,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郭保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5例进行手法复位,71例采取手术切开钢板固定复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创口、骨折均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按Dienst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手法复位治疗优良率60.00%,而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3.1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要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袁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消毒供应中心绩效考核模式的实施与探索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具体可行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模式,调动人员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方法 制定以德、能、勤、绩为主要内容的考评方案,梳理工作流程,确定工作岗位,理清工作职责,并对每项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工作业绩与奖金挂钩,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结果 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显著提高,差错率有效降低.结论 在工作中实行绩效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士素质的提升,同时可提高护士长管理效能.

    作者:张敏;李丽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股沟疝前入路与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目的 比较腹股沟疝前入路与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与并发症.方法 选取我院腹股沟疝病例62例,男性,分为两组,其中前入路组32例;后入路组30例.随访时间为3~25个月.结果 前入路组和后入路组比较修补效果没有差别,并且在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上也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在并发症的发病情况上,后入路组明显低于前入路组.结论 后入路与前入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修补效果无差别,但后入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前入路组.

    作者:张小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护理观察

    目的 对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有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0例患有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均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对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对B组患者则是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的抑郁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相关评价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停止治疗后抑郁症状再次出现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结论 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有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波;周永香;林玉箫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经验探讨

    目的 总结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观察5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析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来预防并发胆红素脑病.结果 生理性黄疸患儿占83.6%,病理性黄疸患儿占26.4%,经过治疗护理后4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在1周内,肉眼观察皮肤黄染消退,1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在2周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情况.结论 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病因及时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史桃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45例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RCT),选取我医院自拟中药郑氏脂肝煎治疗脂肪性肝病45例,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相关因素.结果 本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0%,治疗组临床疗效远远好于对照组(χ2=7.22,P < 0.05).治疗组TC、TG、HDL-C、LDL-C分别为(5.27±1.36)mmol/L、(2.17±1.34)mmol/L、(1.06±0.25)mmol/L、(3.19±1.22)mmol/L;对照组TC、TG、HDL-C、LDL-C分别为(5.31±1.42)mmol/L、(3.24±1.12)mmol/L、(0.98±0.24)mmol/L、(3.26±1.08)mmol/L;治疗组的TC、TG以及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说明治疗组降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另外治疗组肝功能(Tbil、ALT、AST、ALB)好于治疗前(P < 0.05或P < 0.01),对照组肝功能各指标未见明显改善(P > 0.05).结论 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兆航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儿童保健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保健教育使儿童加深对健康知识的了解,自觉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方法 对我医院2011年6~12月收治确诊的70例儿童进行保健教育,出院后再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继续进行保健教育,随访结束后发放调查表,了解保健教育前后患者行为变化及保健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结果 多数儿童对保健基本知识有了更详细全面的了解,自觉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结论 行之有效的儿童保健教育可以保持儿童健康,减少儿科相关疾病,增进儿童身体健康的成长.

    作者:洪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罗格列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观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分析其疗效.方法 将198例EH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4 mg·d-1,二甲双胍2 000 mg·d-1,培哚普利4 mg·d-1,po;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2 000 mg·d-1,非洛地平5 mg·d-1,po.疗程12周.结果 FPG、2hPG和HbA1c,TG、LDL-C和SBP,两组均有明显下降(P < 0.05),两组间相比有明显差异(P < 0.05);DBP两组均有下降,HDL-C两组均有上升,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 0.05);BMI和TC两组均有所改善,但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EH合并T2DM更合理、更有效.

    作者:苏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肿块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多普勒彩超对45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病灶后方回声等.观察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流特征.结果 本组45例患者共检出55个乳腺肿块,大8.0 cm×6.4 cm,小0.3 cm×0.5 cm.术前超声诊断良、恶性肿瘤分别为31个和24个,良性乳腺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3%(28/31),恶性为95.8%(23/24).结论 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对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新辅助化疗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将102名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实验组对其进行化疗前、化疗中和化疗后舒适护理,而对照组仅行乳腺外科化疗常规护理.结果 全部患者均能接受并配合新辅助化疗的实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舒适满意度:实验组96%,对照组62%(P < 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96%,对照组67%(P < 0.05).结论 舒适护理措施能促进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顺利开展,较常规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罗丽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与老年多病因心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在老年多病因心衰的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我院经治的180例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A组和B组的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A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的各项指标的组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B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是一种评价心衰的准确方法,可以作为心脏功能评定的依据.

    作者:胡继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