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翟淑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留置胃管护理、严密观察并发症等,术后密切关注生命体征,重点做好术后各种管道引流及腹腔灌洗的护理,认真细致、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病人尽早康复出院的重要因因素.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羊膜腔灌注法治疗羊水过少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和探讨羊膜腔灌注法对治疗羊水过少症状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进行羊水过少症状治疗的886例患者,按其意愿是否接受羊膜腔灌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和相关体征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羊膜腔灌注法对治疗羊水过少症状通过增加羊水量可解除脐带受压,使胎心减慢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南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经验交流

    儿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阶段,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深远的影响.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实习带教,现交流一下临床实习教学的经验.

    作者:李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20例早产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早产发生率、原因及围产儿结局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早产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占分娩总数的11.3%,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是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对死亡率的高低无直接影响.结论 做好产前检查,加强孕期监护的力度,对产前异常情况积极预防和治疗,可有效改善早产状况,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包家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外阴白斑中西医治疗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中西医对该病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总结其临床辩治规律.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1)治疗组选用消白益阴汤口服,每日1次,配合白斑灵制剂坐浴,每日2次.(3)对照组选用1%肤轻松软膏、2%丙酸翠丸酮鱼肝油软膏局部交替外涂,每日涂3~4次,配合口服维生素E,每次50mg,每日3次.经期停药,1个月为1个疗程.用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对2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治疗外阴白斑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对比,可认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阴痛方面效果更好,而且无副作用,和西药组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 本研究消白益阴汤联合白斑灵制剂对于外阴上皮非瘤样变(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干预作用的结果提示其与西药治疗的疗效相当,且无副作用,故本试验可表明消白益阴汤联合白斑灵用于外阴上皮非瘤样变(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夹疲)型的治疗有临床意义.

    作者:左英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对无症状非梗阻性肾小结石进行预防干预及病因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无症状非梗阻性肾小结石患者采取预防干预和病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无症状非梗阻性肾小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给予预防干预及病因治疗;对照组观察期全程不作任何干预处理和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从病情无进展患者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无症状非梗阻性肾小结石患者采取积极预防干预及病因治疗,可以稳定病情,显著降低病情进展率,且医疗费用不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竞锋;陈宇航;邱文;蔡喜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50例应用综合手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人髋部骨折特点,应用综合手法进行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自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的150例髋部骨折资料,比较治疗方法.结果 老年人髋部骨折以女性多见,术后恢复行走功能占90.0%.结论 手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根据情况具体分析,同时注意骨质疏松的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曾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不良反应研究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比较顽固的病症,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症侯群,临床中治疗难度大.好发于儿童,发病率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第2位,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3大类.糖皮质激素它具有其他药物无法取代、强大的抑制免疫、抗炎症效应、服用方便及价格低廉等优势,所以目前仍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

    作者:曾子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保列治联合哈乐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保列治和哈乐长期联合用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联合应用两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症状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以及血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5个月见效,前列腺体积缩小,残余尿量下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下降增加.结论 长期联合用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能稳定下降前列腺体积,减少前列腺源性血尿和手术干预的发生率.

    作者:杜文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及自身防护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的护士要求工作中反应灵敏、快捷、高效率,手术室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无菌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性亦相当淡,为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险性的认识和加强自身防护措施,笔者就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性和护士的自身防护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手术室护士提供参考.

    作者:韩玉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一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绝大多数发生在促排卵治疗后,由于助孕技术的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有增多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胸水、全身水肿、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本文笔者就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探讨.

    作者:焦艾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59例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讨59倒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本组不孕不育患者共59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将相关数据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分析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不孕不育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及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的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分,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不育患者出现偏执、恐怖症状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分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不孕不育患者较少出现偏执、恐怖症状.结论 不孕不育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刘素琴;杨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B超检测下无痛人流护理分析

    目的 目前我国怀孕选择人流的妇女越来越多,但是我国人流护理却不普及,造成了很多后遗症,本文提出了B超检测下无痛人流分析,以更好地照顾无痛人流的孕妇,让她们得到更好的照顾.以避免一些妇科病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2008年至2010年9月,在我们医院选取345倒早孕妇女进行B超检测下无痛人流护理与这期间30例没有进行无痛人流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对她们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副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系列数据说明对比结果.结果 通过345例进行无痛人流护理与30例没有进行无痛人流护理的对比而言,我们能够看出B超检测下无痛人流的护理,会大大减少了妇科病的发生,对患者身体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金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深静脉置管术临床应用及护理

    静脉穿刺置管术巳广泛用于临床应用,本文从实践应用出发,详细阐述该技术的目的 、用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护理事项.

    作者:石磊;杨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消栓通络分散片中芦丁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消栓通络分散片中芦丁的含量.方法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乙酸(45:5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55nm;流速0.5mL/min;柱温30℃.结果 芦丁含量在0.34~4.56μg线性范围内,r=0.9998;平均加样回收卒为98.67%,RSD=1.45%n=9).结论 实验表明,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黄伟;郭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DHS与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目的 比较DHS与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120例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HS)治疗,实验组给予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治疗.结果 2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x2=0.835,P>0.05),但实验组愈合时间(t=2.673,P<0.05)和总并发症率(x2=5.841,P<0.05)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新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应用超声观察吸烟与糖尿病患者股动脉斑块的关系

    目的 探讨吸烟与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15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股动脉(包括股总、股深、股浅动脉)进行动脉斑块的检测.结果 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除与公认的年龄增长有关外,吸烟者中斑块形成的构成比也随年龄明显增加,实质也是随烟龄增加.但吸烟者中斑块的构成比与不吸烟者中的斑块构成比之差则与年龄而减小.讨论吸烟与糖尿病患者股动脉斑块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即进一步证明吸烟是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一大因素.

    作者:姚晓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重症肌无力39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与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重症肌无力病人7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23例(58.98%),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痊愈16例(41.02%),总有效率71.7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西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明显,具有治愈快,治愈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英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透患者依从性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索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态度和依从性干预方法.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发宣传小册子,群体教育,并采取了3项活动.结果 2组的干预措施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患血液透析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态度和治疗依从性,且第2组干预措施的效果明显优于第1组.结论 医务人员在教育患者,改变其健康态度时,应更注重纠正其负向的观点,矫正其错误的态度,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吴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抗原表达与核染色体异常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初探

    目的 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抗原表达和染色体异常的一般表现.方法 对51例CLL患者做抗原表达分析,并对之作染色体异常检测.结果 51例CLL患者中,CD19、CD23阳性率高为23.5%.CD19和CD5的阳性对诊断有价值.而染色体异常的18例患者中,男女核型异常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LL患者诊断上,抗原表达测定和核染色体异常,对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李学军;罗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例分析

    目的 总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病情况.方法 随访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存在高体脂含量、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脂肪肝.结论 血液粘稠可能是导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因素.

    作者:罗锦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