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慧
目的 研究和探讨羊膜腔灌注法对治疗羊水过少症状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进行羊水过少症状治疗的886例患者,按其意愿是否接受羊膜腔灌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和相关体征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羊膜腔灌注法对治疗羊水过少症状通过增加羊水量可解除脐带受压,使胎心减慢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南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使用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30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法,为患者给予各种治疗方式,如中西医结合、微创、引流、血液净化等方法.对比2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全部治愈,无死亡比例出现.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2组患者在禁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治疗组需要时间更短.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浩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59倒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本组不孕不育患者共59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将相关数据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分析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不孕不育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及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的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分,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不育患者出现偏执、恐怖症状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分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不孕不育患者较少出现偏执、恐怖症状.结论 不孕不育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刘素琴;杨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栀黄冰片散外敷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予栀黄冰片散外敷大椎穴,对照组采用常规退热贴贴大椎穴,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痊愈41例,显效32例,总有效率达93%;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23例.总有效率为78%.治疗组在痊愈、显效及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栀黄冰片散外敷治疗外感发热,具有经济,简便.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且临床上患者更易于接受,一般中小型基层医院亦可施行,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耿介;陈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40例健康体捡者的胶囊内镜检查情况分析,评价胶囊内镜检查中年龄和性别对胃肠运行时间的影响,以及影响胶囊内镜完成小肠检查的因素.方法 对40例健康体检者行饮食及肠道准备后吞服胶囊内镜检查,统计胶囊内镜通过胃及小肠的时间,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完成全小肠检查,胶囊内镜检查中胃平均排空时间为(34.4±13.2)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218.5±43.5)min.年龄对小肠通过时间有影响(P<0.05),性别对消化道转运时间无影响(P>0.05),年龄<30岁检查组与年龄>1岁组消化遗转运时间有明显差异,消化道疾病,高龄是影响胶囊内镜不能完成小肠检查的原因.结论 在胶囊胃镜检查中,性别对胃肠转运时间无影响,年龄对消化道转运时间(无论是胃转运时间还是小肠转运时间)均有影响,年龄越大,转运时间越长.
作者:何洁;李小华;邓燕;杨伟群;罗忠金;林峰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越来越多,对于其的治疗,因其创伤严重且并发症多,现多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1].既往采用DHS及Gamma钉容易出现难以克服的松动及骨折不愈合而导致手术失败,自20O6年6月至2010年4月,我们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卫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比手术观察了解尿道损伤治疗疗效的临床体会.方法 比较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组30例和开放性手术组30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情况.结果 尿道会师术全部成功,开放手术组26例手术成功.尿道会师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开放手术组(P<0.01或0.05);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组术后留置导尿管约3~4月,拔除导尿管后作不定期尿道扩张.结论 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疗效好的特点.
作者:周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汞中毒有3个典型的临床特征,即易兴奋症、口腔-牙龈炎及震颤[1].临床上常以口腔病变及手指震颤作为判断汞中毒的临床依据[2].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本文报告1例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汞中毒,以提高对汞中毒的认识.
作者:刘璐;谢林伸;伏代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精神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相关性.方法 154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1例,给予阿普唑仑加伊托必利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73例,单用伊托必利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上腹胀满、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的变化.结果 阿普唑仑加伊托必利治疗FD,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精神因素与FD的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加用阿普唑仑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周志鸿;吴细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3)08-4班(59人)为实验组,(3)08-5班(55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分别对2组学生采用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理解应用型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在培养学习兴趣、能力、素质方面优于LBL教学法(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P<0.05).
作者:李旭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阿奇霉素治疗)和对照组29例(头孢曲松钠按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28/29),对照组为79.31%(23/29).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会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态度和依从性干预方法.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发宣传小册子,群体教育,并采取了3项活动.结果 2组的干预措施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患血液透析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态度和治疗依从性,且第2组干预措施的效果明显优于第1组.结论 医务人员在教育患者,改变其健康态度时,应更注重纠正其负向的观点,矫正其错误的态度,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吴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特重度烧伤患者心理异常活动越来越广泛,总结部分临床经验,并提出今后需要注意问题.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6年至2010-午5年间12例重度烧伤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措施,效果较好.结论 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救治同时,采取心理干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吴彤;王丽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造成胰腺炎的原因主要有酗酒,创伤,胆道疾病等等.国外引起胰腺炎的原因主要为酒精中毒,而我国与此不同,主要是由于胆结石致胰液引流不畅,反流而使胰腺发炎.近这些年,我国胰腺炎发病率有所升高,我们有必要对胰腺炎的研究进行深入.
作者:王继红;闵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超级耐药菌在人体中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药物对细菌的治疗认识.下面探讨超级耐药菌的发展情状况和人们在传统观念的认识的局限性,促进医务人员对超级耐药菌的关注和理解,用好抗生素,防止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作者:董丽;刘彦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结合临床实或经验,探讨目标性健康教育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乳腺癌患者共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目标性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情况,评价目标性健康教育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取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自理、社交活动、心理状态、掌握疾病知识、积极参与治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刘付良燕;叶明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血糖昏迷的常见病因,并总结其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79例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发生低血糖昏迷的病因,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目前低血糖昏迷发生率糖尿病患者多余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速确诊低血糖昏迷并进行积极抢救,同时采用科学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及时缓解病情减轻并发症,还能避免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萍;何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静脉穿刺置管术巳广泛用于临床应用,本文从实践应用出发,详细阐述该技术的目的 、用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护理事项.
作者:石磊;杨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不同年龄组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方法 6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和中年组,每组32例,2组均给予拉米夫定片100mg/次,1d1次,疗程2年以上,观察持久应答反应.结果 青年组持久应答率为78.13%(25/32),中年组为40.63%(13/32),2组有明显显著性差异(x2=11.25,P<0.01).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青年组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较好.
作者:祝斌华;吴细明;祝志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病情况.方法 随访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存在高体脂含量、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脂肪肝.结论 血液粘稠可能是导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因素.
作者:罗锦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