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龙
胎儿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是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是当前剖宫产的主要适应证之一.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医务人员要严密观察孕产妇生命体征,选择合适的生育方法.
作者:胡迪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咳嗽咳痰症状的持续时间、发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雾化吸入联合振动式排痰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能湿化气道、辅助排痰、增强肺通气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黎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寻找CAP患者的典型病原体和非典型性病原体,以及他们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分布状况,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不同人群和不同季节肺炎患者的痰液、支气管刷物、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茵多重PCR检测.结果 88例患者中,多重感染10例,细茵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居多.典型病原体常见,以肺炎链球菌多.非典型病原体中,以支原体是多.结论 典型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非典型病原体以支原体为主.时间上和年龄上都有差异,夏季比较少典型病原体,春季比较少非典型病原体,6~14岁人群较容易发生非典型病原体.
作者:郑慧敏;曹桂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医学认为人的发育成长和衰老是由肾气的盛衰所支配的,故老年人全身和大脑的构造形态和生理功能都会受到肾气衰退的影响,老年性失眠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表现而已.由于“肾藏精生髓,通于脑”,肾精不足则致脑髓失养,生理功能紊乱而致失眠,故补肾填精应是治疗老年失眠症的基本治法.从传统的中医药中寻求有效的方法和药物,并给予及时的早期干预,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春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冠心病中的血栓事件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甚至发生死亡的重要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并发症发生中的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抗栓治疗已经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基石.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两联抗血小板治疗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栓事件的标准治疗方案,被许多指南所采纳[1~2].
作者:廖达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7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 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及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张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90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中护理,治疗组患者进行系统性术中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进行系统性手术护理干预,能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永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咪唑斯汀对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方法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摩拉生物物理检测治疗仪检测过敏原,全部阴性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治疗4周,咪唑斯汀组总有效率95.6%.氯雷他定组总有效82.6%,2组比较,x2=5.9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咪唑斯汀组22.9%,氯雷他定为25.8%,2组比较x2=0.16,P>0.05.结果 咪唑斯汀治疗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好,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不良反应2组均较轻,统计学上无差异.结论 味唑斯汀治疗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曾建中;贾叙锋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广藿香饮片的定性及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对已经收集到的3批广藿香饮片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广藿香中百秋李醇(C15H260)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广藿香饮片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专属性强;根据含量测定结果,初步拟定限度: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百秋李醇(C15H260)不得少于0.10%.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实用,可作为建立广藿香使片的质量标准的依据.
作者:李广兰;欧国灯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法医临床鉴定是当前公安刑事执法与公安行政执法的主要工作组成部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利益、权利,保证司法诉讼等具有重中之重.但鉴定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当事人及办案单位对鉴定时限不满意、对鉴定结论不满意以及对法医学鉴定与医学鉴定的区别认识不清等方面问题.笔者就上述相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作者:杨杰;瞿世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针刺方法对于中风失语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82例中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针刺治疗)与对照组(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显著优于对照组73.17%,2组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方法对于中风失语症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吴红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加用乌拉地尔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拉地尔,2组各12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58.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用乌拉地尔后对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大为提高.
作者:李学英;杨丽君;刘彤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儿童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及日常调理方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体检儿童200名,分析其检查资料,根据WHO用于对人类死亡危害大的疾病所提示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依据被测者的实际检测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0名儿童中亚健康状态的为69.5%,分析其形成原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日常调理.结论 儿童亚健康现象非常严重.所以明确亚健康的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儿日常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应用多巴胺实施静脉保护,减少多巴胺外渗的方法.方法 将100例分为观察组(2条静脉通路交替输液)和对照组(一条静脉通路持续输注)各50例,观察输液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 2条静脉交替使用,可减轻对局部血管的不良刺激,为患儿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作者:邓月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采血时间和采血体位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检测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方法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我院60例患者采取立位和卧位各采集静脉血5mL,分别采入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内;对30名健康体检者(年龄19~42岁)先空腹12h采血5mL,一顿标准餐后1h再采血5mL,分别采入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内,离心后上机测定常规生化项目.结果 对各组实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的采血体位和采血时间对生化结果的一些项目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童绍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氟伏沙明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Y-BOCS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0.23%,对照组为58.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与盐酸帕罗西汀相当,但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或衰竭.
作者:吕建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本文分析了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优点和医学院校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困难,并结合我校教学管理现状提出了应对学分制管理的措施.
作者:孙展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18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0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采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还采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及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增加,且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大限度地满足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要求,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明利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掌握长沙县中学学生常见病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学生常见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按卫生部下发的《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技术规范》和《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之规定进行.对学生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结果 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率以视力低下为高,其次为营养不良,患病率低的为沙眼.常见病中营养不良、龋齿患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视力低下患病率则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且呈上升趋势.结论 中学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不容忽视,今后学校卫生工作要积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学生常见病的发病率,以保障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正常.
作者:欧贵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