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内科昏迷71例临床分析

蔡少龙

关键词:昏迷, 急诊内科,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总结急诊内科昏迷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近1年来急诊内科收治的71例昏迷患者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 71例患者经急诊常规抢救、紧急情况抢救等处理后,抢救成功60例,抢救成功率84.5%;死亡11例,死亡率15.5%.结论 对昏迷患者尽早做出正确诊断及尽早给予正确恰当的治疗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门诊部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再造服务流程

    本文介绍我院门诊部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后的服务流程概况及阐述应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后医疗服务流程的特点和优点.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后,我院门诊部的医疗服务流程更加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效率化.

    作者:杨云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 入选的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8例行保肛手术(保肛组),28例行Miles手术(Miles组),对2组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手术均取得成功.保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Milesi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2组的2年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排便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云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变脆,应变能力较差,如果不小心突然滑倒坐地或微小的扭转暴力等因素都可导致骨折,所以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方法 通过对72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行对症护理,并对潜在护理问题实施有效地辩证施护,结果 1例并发术后关节脱位,1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并发便秘,其余67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达到患者满意的效果.

    作者:蔡金桂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相关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心血管介入术后拔管反应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采用不同的拔管方法拔管,对出现的拔管反应及治疗方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直接拔管和局麻拔管的拔管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出现的拔管综合征通过积极的药物或者介入处理,95.4%的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刘凤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穿刺间隙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在不同穿刺间隙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我院11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Ⅰ组在L3~4进行穿刺麻醉,Ⅱ组在L2~3进行穿刺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 Ⅱ组患者的麻醉药物首次剂量、起效时间优于Ⅰ组,P<0.05,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在L2~3间隙进行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能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伟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难溶性药物给药策略的研究

    随着制药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剂型越来越多,如何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药物的疗效是现阶段解决难溶性药物给药策略的主要目标.临床常见的难溶性药物的剂型及所采用的制药技术为:纳米混悬剂、采用环湖精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微乳技术、嵌段共聚物胶束、脂质体技术等药物制剂,本文将国内外有关难溶性药物给药策略的研究途径进行了总结.

    作者:赵成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临床特点,分别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脊柱侧弯矫正率、JOA评分奉ODI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华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对比中国和加拿大急诊儿科的培训模式

    目的 通过比较国内外急诊儿科培训模式的差异,探讨改进我国部分医院急诊儿科的培训方法.方法 通过比较笔者接受加拿大儿科急救培训的经历和回顾典型的病例以及国内重大灾难性事件急救案例,分析2种急诊儿科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我国目前的部份医院的急诊儿科培训的方法,本句建议删除因为在文章的方法部分并没有这方面内容).结果 2种急诊儿科模式各有优缺点,在突发应急事件处理方面,加拿大模式占有优势,在专科处理方面我国的模式亦有优势.结论 可以在人群密集的大中城市,利用现有的资源参照加拿大模式,进行部份儿科急诊专科人员的全科培训,打造出一支快速高效的儿科急诊队伍,以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儿童急救工作.

    作者:林刚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年龄段原发性肝癌手术后复发灶经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不同年龄段原发性肝癌(HCC)术后复发灶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皮RFA治疗的HCC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0岁13例,40~60岁2例,60岁23例,对无瘤生存率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模型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 40岁治疗组的3、5个月无瘤生存率为38.5%,0,40~60岁治疗组的3,5个月无瘤生存率为53.6%,25.0%,60岁治疗组的3、5个月无瘤生存率为60.9%,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治疗HCC手术后复发灶,年龄与无瘤生存率相关,年龄约小越容易复发.

    作者:肖志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瘢痕子宫45例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目的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本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45例患者(观察组),与同期非瘢痕子宫妊娠自然阴道分娩的45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阴道试产45例,37例试产成功,成功率82%,2组观察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掌握好试产条件和禁忌证,实施阴道式试产具有安全可行性,并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蒲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组53例,单纯糖尿病组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即抽取同期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HCY、FBG、尿素氨、肌酐,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血浆HCY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DN病程有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测定有助于监测及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孟庆涛;张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改良Pemberton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73例分析

    目的 应用改良Pemberton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分析并探讨其疗效.方法 对于自2000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采用改良Pemberton手术治疗的73例90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后经3个月~10年,平均3.4年的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者67例85髋,占91.78%.结论 改良Pemberton手术在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级:(1)即使髋臼轻度旋转,便能获得较大的矫形效果,且有效避免了传统Pemberton手术因所旋转的髋臼Y形软骨薄而引起呈水平状而带来的点状负重的弊端.但本手术技术较难,并可改变髋臼的上下径,使髋臼容积减小,从而导致股骨头与髋白不匹配,髋臼需进一步塑形.(2)不用内固定,可避免二次取出内固定的小手术.

    作者:滕家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胃肠大息肉内镜金属夹结扎后高频电凝切除术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内镜金属夹结扎后高频电凝切除胃肠大息肉的临床效果,总结胃肠大息肉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本院收集的临床资料,设治疗组(高频电凝切除法)25例,观察组32例,进行对照性研究分析.结果 治疗组25例患者均一次治愈,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术中及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本手术方法简便、安全、痛苦少、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预防术中和术后出血的作用.

    作者:蔡凯敏;彭云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经皮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不稳定的腰椎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早上达成共识,目前基本手术方法均以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材料有很多种.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老年颅脑外伤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颅骨外伤患者的外伤及并发症治疗,总结其有效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 分析GCS在3~8分、60岁以上颅脑外伤患者108例,对其原有外伤及并发症进行综合诊治,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有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生存66例,死亡42例,死亡率为38.9%.结论 老年基础疾病、外伤损伤程度及并发症都与预后有关,应积极防治、诊治并发症,改善老年颅脑外伤患者预后,提高其存活率.

    作者:张照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鼻内镜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瘤的探讨体会

    目的 探讨鼻内镜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行手术治疗并随访24个月的临床资料.采用经传统手术者14例,经鼻内镜手术者12例,并将2种手术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传统手术和鼻内窥镜手术治愈和好转率及复发率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经鼻内镜切除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国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关于呼吸道相关分泌物的临床检查的研究

    文章结合笔者几年来的临床实际,就呼吸道相关分泌物的临床检查进行了分析和研讨,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呼吸波形对呼吸道分泌物监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肺结核的防治及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对肺结核的流行现状和我国肺结核的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一些肺结核的防治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肺结核的主要环节.临床加强心理疏导、控制饮食、增强体质及免疫力、保持患者心情愉快,可以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早期正规治疗与科学的护理是肺结核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杨雪青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盐酸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胶囊)和对照组(洛汀新:盐酸贝那普利))2组各45例,运用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的疗效及肾功能及尿蛋白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素氨、肌酐、血桨白蛋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前尿蛋白(g/24h)、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g/min)分别为(0.36±0.09)、(136.32±.32),治疗后分别为(0.16±0.10)、(64.53±50.56);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分别为(0.38±0.27)、(135.74±44.85)、治疗后分别为(0.20±0.43)、(134.06±41.08).观察组尿蛋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葛其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与单纯使用益母草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比较

    目的 寻找一种更有效、简便、实用的方法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方法 将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非高危妊娠、无前列腺禁忌证产产妇120例随机分2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与单纯使用益母草注射液对产后2h内阴道出血的疗效比较,实艳组60例,于胎头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ug并肌注益母草注射液1mL;对照组60例,于胎头娩出后肌注益母草注射液1ML.结果 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P <0.01).结论 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比单纯使用益母草注射液能更好地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防治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杨碧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