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韦兵;卢建树;贾玉庆;孙大辉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的手术时机及方式,以期为临床治疗急诊老年急性胆囊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6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治疗方式、手术时机、预后情况.结果 终治愈161例,死亡6例,死亡率3.59%;其中非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者30例,平均住院时间(18.42±7.30)d,死亡率11.76%;134例手术治疗,住院时间平均(12.16±3.19)d,死亡率1.49%,非手术治疗患者死亡率、住院时间高于(长于)手术治疗患者(P<0.05).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死亡率2.52%,住院时间(13.12±4.26)d,非结石性胆囊炎死亡率2.08%,住院时间(12.47±3.45)d,死亡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发病至手术时间≤72 h者共105例,患者术后死亡率0.00%,切除胆囊术后病理检查主要为化脓、水肿及坏疽,住院时间平均为(10.82±2.78)d;从发病至手术时间>72 h者29例,术后2例死亡,死亡率6.90%,胆囊病理表现主要为坏疽及穿孔,住院时间(14.82±5.31)d,不同手术时机患者在死亡率、住院时间及胆囊术后病理检查分类方面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应在入院后根据病情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早期及时行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庚壮;李霆;石利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糖尿病患者需要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为肠降血糖素的一种,可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分泌[1],艾塞那肽为第一个研制成功的GLP-1受体激动剂,已经正式应用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为应用为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本次研究目的在于比较艾塞那肽和二甲双胍的降糖疗效,以及它们对体重、胰岛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晓媛;孟姝含;霍珊;张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现状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观察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病因、透析龄、血管通路、血压、超滤量、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钙、磷、透析充分性、EPO使用情况.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相似.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是透析患者ESRD的主要原因.70%患者达到充分透析.透析前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占54%,透析前血压<110/60 mmHg的患者占7%.14%的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可达到11 g/L的目标值,82%的患者使用EPO.25%的患者血浆白蛋白>40 g/L.高磷现象较普遍.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因主要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仍需关注血液透析患者贫血、血压、营养、高磷等方面.
作者:赵华;常明;刘书馨;刘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于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间老年脑干梗死患者共计103例,同时选择非脑干梗死老年人群100例,对两组人群的糖尿病、心脏病、甘油三酯、胆固醇、吸烟、酗酒、血压情况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脑干梗死与上述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随访,检测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高甘油三酯血症(OR=0.37)、糖尿病(OR=6.49)、吸烟(OR=1.24)三个因素与脑干梗死关系密切,高收缩压患者具有易患脑干梗死的趋势,但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OR =0.4)、舒张压(OR=5.7)、糖尿病(OR =8.6)、甘油三酯(OR=0.329)等因素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结论 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可能是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可以积极对原发病予以治疗,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好的预防脑干梗死.而血压情况、糖尿病、高甘油三酯则影响患者预后状况.
作者:宋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恶性胶质瘤LN215细胞及其单克隆细胞经TRAIL诱导凋亡的百分率及BID和SMAC蛋白的表达与凋亡抵抗机制.方法 培养LN215细胞及筛选单克隆细胞,应用酸性磷酸酶法检测LN215细胞及单克隆细胞经TRAIL诱导凋亡的百分率,Western印迹检测BID和SMAC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出5株(1、6、17、13、32)单克隆细胞.LN215和单克隆细胞经TRAIL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在-10.2% ~55.7%之间波动,BID和SMAC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相关.结论 LN215和单克隆细胞经TRAIL诱导凋亡与BID和SMAC表达量密切相关.
作者:张艳春;于洪泉;王猛;赵东海;金宏;齐玲;刘兴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射频热凝毁损三叉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肯定,需经皮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节才能进行有效毁损.由于卵圆孔位置深在,解剖差异较大,操作上有一定难度[1].本文观察应用双定位CT引导穿刺,射频热凝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三叉神经痛患者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60~ 90(平均63岁);左侧7例,右侧18例.疼痛分支:三叉神经第Ⅱ支(V2)7例,V3支17例,V2+ V3支1例.病程3个月至12年,平均4.7年,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22例.都有连续服用卡马西平和(或)苯妥英钠史,22例接受过三叉神经周围支的神经阻滞术,3例接受过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等.
作者:胡世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糖尿病足部感觉检测是一种简单、方便,同时又是比较经济的监测方法.74%的美国糖尿病患者能够自我足部感觉监测,87%的患者自我检测的结果与医护人员的检测结果是相符合的[1],因而美国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要低.在国内,足部感觉检测还没有得到普及,仅仅停留在医护人员评估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发生的辅助方法,在护理领域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标准的检测体系[2].我科对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感觉检测及治疗、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何俊;许良银;陈其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老年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维持性HD且伴有皮肤瘙痒的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为(HD)组、HD-血液灌流(HP) (HD-HP)组和高通量透析(HPD)组,每组各21例.于首次透析前、后和透析12w后观察尿素氮(BUN)、肌酐(SCr)、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及可视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 3组透析前后及治疗12w后BUN、Cr、血钙和Kt/V值差异不显著(P>0.0.5).HPD组和HD-HP组首次透析后及12 w后的血磷、PTH和β2-MG与透析前及HD组差异显著(P<0.05),但HPD组和HD-HP组差异不显著(P>0.0.5).12w后3组的VAS评分较透析前均降低(P<0.05),以HPD组和HD-HP组显著,与HD组差异均显著(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HPD和HD-HP均显著减低血磷水平、清楚PTH,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而且两种方法效果相近,均可作为治疗维持性HD老年患者皮肤瘙痒的有效血液净化方式.
作者: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老年人是足部疾病的多发人群,有很高比率老年人需要行足部手术.以往多采用腰部双阻滞麻醉,我们采用踝管内胫神经阻滞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把其与腰部双阻滞麻醉的效果作一比较.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2011年于我科就诊的老年患者66例(男40人,女26人,年龄60~ 82岁,平均72.5岁,ASA Ⅰ~Ⅲ级),择期手术,包括骨性关节炎,糖尿病足,各种足部肿瘤,跟骨骨刺,嵌甲,痛风,跟骨骨髓炎,跖趾关节置换等,随机分成两组,腰部双阻滞麻醉(A组)和踝管内胫神经阻滞麻醉(B组),每组33例患者.神经刺激器为德国BRAUN公司生产(Stimuplex HNS 11),刺激参数:频率1~2 Hz,输出电流1.0mA.局麻药为0.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溶液.
作者:黄涛;李修成;邹春平;杨茂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是目前无创性的心脏检查诊断模式,但是目前各家医院采用的扫描方式不一,对比剂用量明显偏大.本研究旨在针对Philips iCT探讨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如何降低对比剂用量.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使用Philips256层iCT,EZEM双筒高压注射器,选择我院2011年9 ~12月20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造影(CTA).以使用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不同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男66例,女34例,52~78(平均62.3)岁,体重50 ~ 87,平均(65.3)kg,对比剂用量40~50 ml,注射速率6.0 ml/s;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对比剂用量70~ 85 ml/s,注射速率5.0~6.0 ml/s;55~ 75(平均61.8)岁;体重47 ~ 91(平均68.8)kg,对比剂使用碘帕醇(370 mg/ml).两组体重、心率等因素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权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是从小鼠颌下腺分离出的细胞生长因子,对神经系统的正常细胞具有较强的营养作用.mNGF与人类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同源性高达90%[1],对损伤的神经具有较强的修复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NGF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佳药物[2].我院对收治的26例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mNGF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单百卉;巫毅;郑玉洁;朱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近年来用于动脉硬化检测的一种很好无创方法,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高血压指南已将其列为动脉血管功能评价的一个新指标[1].PWV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危险预测作用[2,3],但其与冠心病患者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就其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观察分析.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依照1979年WHO颁布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按住院顺序随机选取9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臂踝PWV(baPWV)的大小分为baPWV正常组40例,baPWV增高组58例.每例均抽血行脑钠肽(BNP)检查,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LDV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所有患者均排除高血压、脑卒中及糖尿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1.2方法baPWV测量:采用日本科林公司生产的VPI000动脉硬化自动测量仪,baPWV≥1 400 cm/s定义为增高[4].BNP检测: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购自美国Phoenix药物有限公司).LVMI与LVEF的检测:应用美国Agilent 公司生产的Sonos5500彩色超声仪,测出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和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根据De-vereux和Reichek方程得出左心室质量(LVM) (g)=1.04(LVD d+IVS+ LVPW)3-(LVD d)3]-13.6,再按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后得到LVMI (g)=LVM/体表面积.
作者:涂燕平;熊鹏锋;姚晓璐;雷梦觉;吴小和;龚爱斌;魏伟荣;王凌玲;邬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是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常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方法.笔者通过对176例经心内电生理(EPS)证实心动过速类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食管导联RP’间期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 AVN-RT)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76例既往有SVT发作史且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的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男性94例,女性82例,年龄16 ~65[平均(24±15.8)]岁,静息12导联心电图均正常.1.2 方法176例患者检查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48 h(或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检查前用Marquette公司生产的MAC5000型数字化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静息心电图以备对照(记录纸速选用25 mm/s),经口腔或鼻腔将四极电极导管送入食管,以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记录到大的正负双相(正相波略高于负相波)或直立P波为佳起搏部位[1].刺激仪选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输出脉宽10 ms[1],实际起搏电压为起搏阈值增加3 V[1].常规选用S1S1分级递增刺激法、S1S2、S1S2S3、S1S2S3S4负扫描(扫描步长-10 ms)刺激法诱发SVT.
作者:徐金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叶酸和维生素(Vit) 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S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hcy模型组、叶酸+VitB12干预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2w后,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sICAM-1、SP-选择素水平,应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 Hhcy模型组Hcy、sICAM-1、SP-选择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叶酸+VitB12干预组(P<0.01),叶酸+VitB12干预组上述指标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Hhcy促进sICAM-1、SP-选择素的表达,叶酸和Vit B12能够显著降低Hcy,进而干预sICAM-1和SP-选择素水平,保护心肌.
作者:范云鹏;姜雅秋;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首选治疗方式,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多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第三代药物的双药化疗,如铂类联合紫杉类或长春瑞滨,但是5年生存率仍低于10%[1],因此如何提高肺癌化疗的疗效,延长生命周期是目前临床的研究热点.抑制血管生成药物是治疗肿瘤的新途径,其联合化疗正逐渐改变肺癌的治疗局面.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endostar,YH-16)由我国自主研发,为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能够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达到抑制肿瘤形成新生血管、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的目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恩度联合含铂类方案化疗能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客观疗效,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2],已被推荐为NCCN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晚期NSCLC治疗的一线药物.本文拟比较恩度联合化疗及单纯应用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
作者:汪力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结膜松弛症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缘张力高,造成松弛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及内、外眦部之间形成皱褶,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等症状的疾病[¨.结膜松弛症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常累及双眼.患者常有流泪、干涩、异物感等症状,甚至还可出现眼痛、结膜下出血,甚至边缘性角膜溃疡等.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还给患者造成美容上的缺陷.严重的结膜松弛症需要手术治疗,目前的手术方法较多,但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本文为改良的结膜梯形切除联合结膜巩膜固定术,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空白诱导组、左归丸诱导组、地黄饮子诱导组、右归丸诱导组、维甲酸(RA)诱导组、左归丸联合RA诱导组、右归丸联合RA诱导组、地黄饮子联合RA诱导组,不同补肾法代表方药含药血清孵育BMSCs,移植后7、14 d进行移植细胞神经标志蛋白的检测.结果 诱导BMSCs经静脉移植入大鼠体内后,阳性表达神经细胞的相关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estin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 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能够促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补阴类代表方左归丸和阴阳双补类代表方地黄饮子在体内诱导分化的效果优于补阳类代表方右归丸.
作者:刘永琦;王倩;颜春鲁;苏韫;张毅;范萍;吴晓晶;董介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动态变化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含水率的关系.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BI组(包括伤后6、24、48、72、168 h),复制大鼠液压打击模型,测定脑组织NE的含量、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 TBI组大鼠脑组织NE含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呈同步性变化,从6h开始升高,48 h达高峰,72 h逐渐下降,168 h仍高于对照组;TBI大鼠脑组织含水率72 h达高峰;TBI组大鼠脑组织NE含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率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BI大鼠脑组织内NE含量升高与大鼠伤后血脑屏障开放、脑组织水肿密切相关,NE增加可能是脑创伤后引起血脑屏障开放、脑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苏海;贺学农;陈皓;周昌龙;夏小辉;张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衰患者脑尿钠肽(BNP)监测对β1受体阻滞剂合理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5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表现,评估患者病情,制订治疗方案,考虑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使用时间、剂量;观察组根据患者BNP水平变化,控制美托洛尔使用时间、使用剂量.观察两组美托洛尔的使用时间及平均每天使用剂量、心衰复发、病死情况.结果 观察组美托洛尔启用时间[(6.7±2.4)d]明显小于对照组[(8.1±1.8)d](t=2.33,P=0.006),美托洛尔平均用量[(33.3±8.1)mg/d]明显大于对照组[(28.5±7.3) mg/d](=2.20,P =0.008).观察组心衰复发率12.0%、病死率8.0%,对照组的心衰复发率为20.0%、病死率为4.0%,两组的心衰复发率及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心衰患者BNP监测对β1受体阻滞剂合理使用的指导作用较大,有利于短期β1受体阻滞剂及时、有效、剂量准确地使用,值得在老年性心衰治疗中更广泛地应用.
作者:姜玲;丁立群;王礼彬;李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了解小同发育阶段影响记忆能力的基因的转录水平.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SD雄性2月龄和6月龄大鼠进行行为训练,记录大鼠在半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每天4次,共3d统计并分析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评估大鼠记忆形成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Arc蛋白的表达量,判断Arc与不同年龄大鼠学习能力的关系.结果 随着入水次数的增加,2月龄和6月龄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逐渐缩短(P<0.05或P<0.01),2月龄大鼠每天每次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比6月龄大鼠长;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2月龄大鼠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或P<0.001),6月龄大鼠停留时间也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至第2天、第3天6月龄大鼠停留时间已趋于稳定.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训练大鼠海马的Arc表达量高于未接受行为训练的对照组大鼠,且接受行为训练的6月龄大鼠Arc表达量高于2月龄大鼠.结论 6月龄大鼠形成记忆能力较强,较快形成长期记忆.不同月龄大鼠Arc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形成能力.
作者:叶保国;李新白;张文文;朱庆三;宋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