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分析

齐秋萍;施蓉莉

关键词:女性, ST-T改变, 冠心病
摘要:目的 分析正常女性出现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ST-T改变120倒女性患者年龄在20~60岁.结果 冠心病35例其余均无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结论 女性心电图出现ST-T改变可有假阳性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定为冠心病,还有很多种情况可以出现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颌面部感染原因及治疗

    口腔颌面部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起始端,长期与外界相通,是人体的暴露部分,各种细菌在这些部位聚集、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感染.文章主要探讨了该部位的感染原因及其治疗.

    作者:任慧;王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异丙嗪、参麦注射液治疗眩晕症1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探讨异丙嗪和参麦注射液用于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眩晕患者12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0倒,治疗组用25mg异丙嗪注射液肌内注射,并用40mL参麦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而对照组给予0.2g丁咯地尔注射液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1个疗程为7d.观察2组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显效率为75.8%,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眩晕的治疗,异丙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的疗效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福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皮肤性病教学中自主学习应用探究

    皮肤性病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出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优秀的医护人员,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特别强的课程.自主性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主要方式是通过在教学中模拟科学研究的情境,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主体性人格,自主性学习是一个侧重于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过程.

    作者:陈兴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原因与护理

    目的 分析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产生便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方法 对156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排便情况的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64.36%.结论对于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便秘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单向软套管式探针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研究单向软套管式探针在治疗泪道阻塞中的疗效及全面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泪道阻塞患者100例,共126眼,其中婴幼儿36眼,成人90眼.将100例为患者随机分为2组,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婴幼儿各26眼,成人各45眼,护理组患者术前术后全面护理,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共126眼治愈1101眼,好转7眼,无效8眼.护理组治愈58眼,好转4眼,无效1眼,治愈率92.0%,总有效率98.4%.对照组治愈52眼,好转3眼,无效8眼,治愈率82.5%,总有效率87.3%.2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眼部刺激2眼,泪小点红肿5眼,无眼部水肿;对照组眼部刺激7眼,泪小点红肿13眼,眼睑水肿4眼.护理组的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单向软套管式探针治疗泪道阻塞有很好的效果,合并全面护理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黄海梅;林雨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0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较理想方法.方法 选择粘连肠梗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疗法.结果治疗组肛门排气、排便及出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较对照治疗效果明显(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西医保守治疗能明显缩短治疗疗程、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张鹏;李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联合抗生素治疗肺脓肿6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联合抗生素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确诊为“肺脓肿”的住院患者66倒,年龄19~68岁,平均(44.5±4.3)岁.平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3倒,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33例,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结果 实验组治愈24例,显效7例,有效2例,显效率93.9%;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8倒,有效7例,显效率78.8%.2组患者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及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联合抗生素治疗肺脓肿效果显著,痛苦小,疗程短,是治疗肺脓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仁义;官振标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并探讨中药饮片处方调配中出现差错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及对策,旨在提高中药饮片调剂的质量,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方法 将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期间记录在册的103次中药饮片调剂差错事故进行整理分类,具体分为错配、多配、漏配、发药差错、用法用量差错以及其他差错等六类进行分析.结果 在全部103次中药饮片调配差错事件中包括:漏配62例(60.2%),错配18倒(17.5%),多配10例(9.9%),用法用量差错7倒(6.9%),发药差错2倒(1.8%),其他差错4例(3.7%).结论 药剂人员一定要认真遵守处方调配规程,时刻以病人为中心,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努力减少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差错,在实际处方调配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终为病人调配出疗效佳的药物.

    作者:沈晓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方法研究

    目的 比较专科护士临床培训不同方法的培训效果,寻找临床专科护士培训佳方法.方法 将我院按统一条件招收的血液净化专科培训学员,1组(56名)用分段(A)方法培训;另1组(56名)用连续(B)方法培训.2组学员理论授课和操作培训时间、内容相同.采用相同的理论考题和操作项目及评分标准进行考试.分别计算2种方法培训学员的理论和操作平均成绩并进行2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 用2种方法培训学员各阶段的理论和各项操作考试平均成绩统计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表3).从操作考试来看,分段培训方法不同阶段考试分数均低于连续培训方法(P均<0.01);而理论考试则相反,各阶段的考试成绩分段培训方法均高于连续培训方法(P均<0.05).结论 2种方法培训学员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合格(60分以上).但理论和操作培训效果各自存在不同的优势,临床专科护士培训时可据情择重选用.

    作者:郑建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不同分ABCD4个治疗组,分别给予ATP、异搏定、心律平、西地兰治疗,观察4组患者的有效复律倒数、复律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ATP的有效转复率为96.43%,无效率为3.57%,复律时间为0.31~1min;发生不良反应1例;异搏定组的有效转复率为91.43%,无效率为8.57%,复律时间为2.5~37min,未发生不良反应;心律平组的有效转复率为93.55%,无效率为6.45%,复律时间为1.8~32min,未发生不良反应;西地兰组的有效转复率为94.12%,无效率为5.88%,复律时间为35~115min,未发生不良反应;转复率ATP组高,异搏定组低,复律时间ATP组短,西地兰组长,仅ATP组发生1倒,4组患者的有效转复率、平均复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TP适用于年龄较小、血压低、无窦房结和传导系统病变、无哮喘病史的患者,起效较快;心律平和异搏定的使用禁忌证是年龄较大、心肌病变严重、心功能较差、逆传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窦房结病变及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临床用药时注意避免;西地兰发挥作用时间较长,见效慢,适用于有心功能障碍但无预激综合征的患者.

    作者:叶茂;王天勋;邓小军;杨萍;何运舫;王姝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

    笔者根据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长期护理,总结了有效的护理经验.护理效果满意,以供参考.

    作者:金银慧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理性看待超药品说明书用药

    药品说明书是药品情况说明重要来源之一,是载明药品的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选用药品的法定指南.

    作者:严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关于脑梗死35例临床探讨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infarctionHI)是指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继发性出血,病理上表现为再通血管供血区点片状出血灶,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显示在原有的低密度区内出现散左或局限性高密度影.

    作者:卿厚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松江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 监测松江区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加强医护人员手消毒意识,提高手卫生质量,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方法 按上海市医疗机构监测方案,采用现场抽样检测的方法,对我区21所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结果 经2006年至2010年连续监测5年共计443件样品,手卫生合格率依次为92.41%.95.24%、95.45%、95.79%、95.87%.结论 本区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较高,但一些门诊医护人员仅用流水洗手,洗手频率和依照程序洗手的比倒不高.

    作者:赵腾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锥孔引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锥孔血肿引流术,探讨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头颅CT片血肿大层面选择穿刺点,引流管斜穿入血肿腔内引流,CT复查血肿消失后拨管.结果86倒患者中,全部恢复玉作生活能力,3例复发,再次手术治愈.

    作者:胡立峰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晕厥的辨证施护

    晕厥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征的一种症状[1].主要是由于气机逆乱,升降失常,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所致.气机逆乱又有虚实之分.实证包括:肝气上逆;气血上壅;气逆痰壅;气逆食滞;暑邪郁闭.虚证包括:气虚晕厥;血虚晕厥.护理上应注意病情观察,做好发病时的护理、苏醒后的护理、投药护理,并做好预防宣传工作,防止晕厥发生.

    作者:赵丽伟;魏丹丹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按病种付费”控制医药费过快增长的探讨

    按病种分组(DRGs)付费,是一种打包付费制度,也是国际公认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目前,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付费方式.按病种分组(DRGs)付费主要是根据患者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等多种因素,将诊断相近、治疗手段相近、医疗费用相近的住院患者,分入若干病组予以定额付费.按病种付费意在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是国际上较为认可的付费机制,但在我国仍处在探索阶段.

    作者:张建利;查兰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102例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2倒,男性65例,女性57倒.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61倒患者,实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结果 实验组采用缬沙坦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有效率91.8%,对照组有效率75.4%,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R、Scr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BUN、SBP、DBP、FBG、血钾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对肾组织无毒害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碧坚;张万君;蔡宇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因人制宜的护理及有特点的心理护理.结果 对老年性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结论 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对老年性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不同特点的心理护理,也是必要的.通过我们的护理,使他们的血压得到控制,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涂巧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急性肾功能表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突然肾功能衰退及尿毒症,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不可逆性不同,大多数形式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可逆性肾功能衰竭.文章主要探讨了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护理对策.

    作者:闵照琴;侯颖慧;杜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