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病人安全用药

何占虎

关键词:老年病人,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病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又直接影响着组织特别是靶器官中有效药物浓度维持的时间,影响了药物的疗效.此外,老年病人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治疗中应用药物品种较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率相应增高.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护理干预

    现代护理工作以人为中心,维持人的心理佳状态是保持健康和战胜疾病的根本,而心理护理的开展能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内在潜力,具有重要的医疗预防价值.以往的单纯进行躯体的护理已不能适应现代医疗的需要,更需强调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既往人们认为人体无病就是健康,而现在人们认为只有心理健康和机体无病才能称之为健康.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干预.

    作者:高艳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高血压患者101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101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西医治疗与对照组采用中医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显效62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对照组显效38例,有效27例,无效30例.结论 西医综合治疗高血压有效、安全、便捷,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用于伴有糖耐量减低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照组服用比索洛尔.2组均不用降糖药物,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压、餐后2h血糖、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肌酐(Cr)比值的变化,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变化(P<0.01);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餐后2h血糖降低明显(P均<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组治疗后UmAlb/Cr比值下降.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用于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不仅降压疗效好,且降压的同时能明显降低餐后2h血糖水平,可作为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军;杨小月;鲍玲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18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18倒患者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精神障碍、视物模糊、抽搐、脑膜刺激症、病理反射等,给予相应的临床症状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结论 对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加强护理,可避免发生护理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殷红;俞敏华;胡新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多巴胺与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多巴胺与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巴胺与硫酸镁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采用多巴胺与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配德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学生营养改善效果研究概况

    为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许多国家针对学生人群制定了以国家法规为基础的营养改善政策和营养改善项目,专门用来保障和促进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现对目前国内外有关学生改善效果的研究进行一个概括.

    作者:黄运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责任制对血液透析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责任制对血液透析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03月至2011年03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病人77例,按照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实验组42例.2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透析次数、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相似性.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且责任到人.结果 实验组病人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责任制显著提高了实验组病人服药依从性,改善了实验组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瑞莲;厉进雪;丁志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胎膜早破与难产处理临床探讨

    目的 了解胎膜早破与难产关系.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胎膜早破产妇发生难产的原因,同时与未发生胎膜早破产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56例胎膜早破产妇中,有32例出现难产,难产率为57.1%.结论 临床积极分析处理胎膜早破,及时发现难产,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减少母婴产生并发症.

    作者:卢楚红;黄乔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关于妇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实施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有关于妇产科的健康教育内容以及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至2011年入院的500名孕妇进行的健康教育情况,做出评价和总结.结果 实施了健康教育之后,能提高孕产妇的对孕产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和照顾,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提高孕妇在围产期的健康质量.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满意程度,有利于优生优育的目标的达成.

    作者:罗芬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胃镜检查对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胃镜检查对冠心病患者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7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结合症状采取相对应的治疗与预防措施.结果 在胃镜检查的过程中,缺血患者比无缺血患者平均心率快,缺血发生率较高.结论 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具有潜在危险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比较常见,而有症状心肌缺血较罕见.虽然胃镜检查过程中心肌缺血发生率很高,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胃镜检查是安全的,在进行胃镜检查前可服用镇静剂来降低心动过速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作者:崔生贵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传统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缺陷与解决方案

    静脉留置针是近几十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穿刺置管技术,一直以来医护人员均采用高浓度的肝素钠注射液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后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封管.但实践证明,这种封管方法存在诸多缺点,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安全方面的风险.本文通过试验,从可见异物及微生物学2个方面评价了传统封管方法带来的安全隐患.一种新型的低浓度等渗肝素钠注射液(枫管叶R)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具有更好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作者:吴素琴;隋锡武;张铂钧;李松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中医调周治疗黄体功能不健不孕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中医调周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健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我院不孕门诊就诊的黄体功能不健不孕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克罗米芬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依据月经周期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中医调周治疗.结果 治疗开始后1年内治疗组妊娠率为60.0%,对照组为43.3%,2组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在月经不调、痛经、经前乳房胀痛等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调周法可显著改善患者黄体功能,提高受孕率.

    作者:黄习韬;唐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医院药剂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药剂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科室之一,也是影响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关键部分.但是,因为各种各样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我国目前的药剂管理发展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是相对滞后的,这种滞后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患者对医疗服务不断提高的要求.所以怎样转变原有的观念,提高医院药剂科对药剂的管理,就成了现在药剂工作人员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我们对医院药剂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进而提高药剂的科管理水平与药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郭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阵发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和缬沙坦治疗.在治疗后第8、12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后第8、12个月观察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预防房颤复发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够维持窦性心律,并且具有延缓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作者:范凯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工作中的方法和体会

    风险管理是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有效回避护理风险,降低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明确护理风险职责,加强护理业务建设,规范护理过程的管理,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纠纷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继霞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溶栓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1],因为80%~90%的急性脑梗死是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尽早恢复梗死区域血液灌注才有可能挽救缺血脑组织,避免缺血脑组织的坏死.现将我科2011年1~8月对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内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峦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糖尿病诊断价值的Meta探讨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糖尿病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Meta分析方法,统计分析近10年来有关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糖尿病诊断价值的具有分析价值的10篇文献.结果 妊娠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结论 Meta分析方法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用来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选及诊断.

    作者:乔晓亮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异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异构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右心房异构患者10例,对其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右心房异构的患者均有多种心脏器官的畸形.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脏器和血管形态及位置具有独特的价值,是目前诊断右心房异构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林海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及对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1)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显著,尤以治疗第4周后变化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本组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E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ET水平逐渐恢复正常水平,第4周开始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第8周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3)本组患者出现面色潮红2例,头晕2例,乏力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理想,且能够有效改善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高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预后亚低温治疗的疗效分析

    探讨对心搏骤停复苏后病人亚低温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亚低温治疗作为心搏骤停病人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就对成功救治心肌梗塞患者后的亚低温治疗疗效进行探讨.亚低温治疗是心搏骤停病人复苏后促进脑部功能恢复的重要治疗方法,配合有效的监护及并发症防治等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陆文龙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