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邹方旭;邹映辉;杨怀清
病史摘要例1患者女性,14岁,学生.发热、头痛、纳差、乏力及消瘦1月余.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39~40℃、头痛,纳差、乏力,不咳嗽无痰.T36.7℃.营养差、消耗性病容.口唇无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听诊(一),肝脾不大,白细胞12.9×109/I、中性粒细胞0.838、血沉15 mm/h、血结核抗体阳性、多次痰找TBG、脑脊液脑压升高.胸片示两肺野散在结节状阴影,大小不一,分布不均,以两肺上中野较密集.诊断: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合并早期结脑.给予2HRPZ抗痨、消炎及激素对症治疗,症状明显缓解.
作者:刘武新;哈力木拉提;刘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前,肺癌的诊断仍存在不少难题.流式细胞仪(FCM)对细胞DNA含量分析显示约90%的肿瘤可出现异倍体细胞,这个方法为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1,2].我院自2000年起对因肺病变而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患者的纤支镜毛刷洗涤液进行FCM细胞DNA分析,以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学仁;邱东华;崔恩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外结核由于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1963~1968年报道,美国肺外结核占结核病的17.5%.为提高对其诊断,现将我院1986年6月至2002年12月确诊的275例肺外结核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建华;吴高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朗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即肺嗜酸性肉芽肿(EG),是组织细胞增多症X的一种亚型,为少见肺部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现报告2例,并结合有关文献探讨PLCH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
作者:赵明栋;蔡后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切除手术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均有较大的影响,术后可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国内报道[1]其发生率为0.58%,Borgeat等[2]指出开胸术后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并发症.现对我们自1995年10月~2001年10月间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者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于宏伟;谢文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前,普遍认为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方法,但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影响糖代谢及继发类固醇糖尿病.我们随访32例长吸入布地奈德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并对其中5例作了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阿迈;高旭海;王步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统计,以北京近郊区为例,1992年肺癌发病率为37.6/10万,预计2001年达64/10万.其中80%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作者:许长春;李海芝;朱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是一种严重危及人民身体健康的重症肺结核病.它具有疗效差、病死率高、传染期长、药物副反应大及治疗费用昂贵等特征.耐多药肺结核病既是引发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卷土重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是结核病治疗中的难题.因此,有效的治疗和控制MDR-TB的传播是当前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采用化疗,免疫制剂、外科手术等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寿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96年5月~2002年8月,我们抢救成功呼吸心跳骤停患者22例,现就心肺脑复苏中的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王琥;陶仲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自从2002年11月中旬首先在中国广东某地出现以来,目前已在中国内地其他地区、香港、台湾以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
作者:周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0年2月~2002年1月我们将住院3月以上资料较完整的结核性胸膜炎159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刘琳;刘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气管肿瘤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确诊者多为中晚期,增加了围术期处理的难度和风险,特别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等实施过程中的风险.2002年11月我们成功完成了1例气管肿瘤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切除吻合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宜江;许栋生;杨如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因其临床症状及X线胸片表现与肺结核病极其相似,极易导致临床医生的误诊误治.
作者:殷玲丽;刘颖;陆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哮喘病是儿童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吸入疗法是哮喘病治疗的方式之一.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对40例哮喘病患儿采用爱喘乐加备劳特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院近年来肺结核化疗初期发生类赫氏反应25例.临床资料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1~65岁,平均30.5岁.25例均为初治病例,其中肺门淋巴结核1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1例,浸润性肺结核病16例,结核性胸膜炎7例.
作者:朱冠应;周春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病毒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因及病理成人时期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非典),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病毒A及B,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及呼吸合胞病毒(RSV)占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8%,由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的则更多.CAP病毒性肺炎(Com-munity-quired viral pneumonia)中50%以上是由流感病毒A和RSV引起,余外较少见的或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慢性消耗性疾病、脏器移植、骨髓移植等并发的则由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水痘病毒、麻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B病毒等引起.
作者:陶仲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2年收治肺结核病患者154例,其中重症肺结核病18例,现就其病因及治疗方案.分析如下.
作者:张庆和;李业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从2003年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向全球正式提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概念,呼吁医务人员和旅行者注意SARS的症状.4月16日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体.5月1日首批评议的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刊出,六天以后WHO专家确认过度免疫反应是导致SARS患者死亡的决定因素.2003年5月8日全球已报告超过7000名SARS病例,其中500例死亡.
作者:罗慰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注治疗肺结核病由于将药物灌注于靶(叶/段)支气管或病变支气管腔内,使病灶内药物浓度增高,直接杀灭细胞内外的结核菌,促进病灶吸收,缩短空洞闭合的时间.对于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患者口服或静脉化疗药效常不理想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治疗过程较复杂、介入治疗次数多,一般患者不易接受和配合,故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工作,使其顺利地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听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96年2月~2002年10月,我科采用套管针导入细硅胶导管吸引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如玺 刊期: 2003年第04期